28.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由?29.棉花整枝打权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30.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31.根据已学过的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说明植物体是一统一的整体。参考答案要点和提示1.答案要点:(1)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2)顶端分生组织产生初生结构,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叶和生殖器官。(3)侧生分生组织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4)禾本科植物等单子叶植物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等因叶基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叶剪后仍伸长。2.答案要点:(1)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2)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在根中最初由中柱鞘转变而成,而在茎中则常由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转变而成,以后依次产生的新木栓形成层遂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3)形成层一般也被认为是次生分生组织。根中的形成层由维管柱内的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转变而来,茎中的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由维管束中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转变成)和束间形成层(由髓射线中的薄壁细胞转变成)组成。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3.答案要点:(1)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无胚乳。(2)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a.种皮:保护胚:有些植物的种皮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阻正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有些植物种皮形成翅、丝状毛等,有助于种子散布。b.胚乳:供应胚发育成幼苗时所需营养。c.胚:新一代植物体的形。(3)果实由果皮组成,果皮来自子房壁,有些果实还包括花托、花序轴等部分。(4)果皮的作用:a.保护种子:b.有些果实含抑制性物质,使种子休眠,其意义与种皮的相同;c.帮助种子散布。4:答案要点:(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26
26 28.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29.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30.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1.根据已学过的植物形态解剖学的知识,说明植物体是一统一的整体。 参考答案要点和提示 1.答案要点:(1)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 顶端分生组织产生初生结构,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叶和生殖器官。 (3)侧生分生组织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4)禾本科植物等单子叶植物借助于居 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等因叶基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叶 剪后仍伸长。 2.答案要点:(1)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 来的成熟状态,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2)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在根中最初由中柱鞘转变而成,而在茎中则常由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转变而成,以后依次 产生的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 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 (3)形成层一般也被认为是次生分生 组织。根中的形成层由维管柱内的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转变而来,茎中的形成层由束中 形成层(由维管束中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转变成)和束间形成层(由髓射线中的薄壁 细胞转变成)组成。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 3.答案要点:(1)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无胚乳。 (2)种子各部 分的作用是:a.种皮:保护胚;有些植物的种皮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阻止种子在不适 宜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有些植物种皮形成翅、丝状毛等, 有助于种子散布。 b.胚乳:供应胚发育成幼苗时所需营养。 c.胚:新一代植物体 的雏形。 (3)果实由果皮组成,果皮来自子房壁,有些果实还包括花托、花序轴等部分。 (4)果皮的作用:a.保护种子;b.有些果实含抑制性物质,使种子休眠,其意义与种皮 的相同;c.帮助种子散布。 4.答案要点:(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 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 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
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5.答案要点:(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6.答案要点:(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7.答案要点: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种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吸收作用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8.答案要点: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1)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腾作用。(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类似根),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9.答案要点:(1)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2)外起源者有: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10.答案要点:(1)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2)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住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一部分)、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树脂道。27
27 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 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 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 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 5.答案要点:(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 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 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 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 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 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6.答案要点:(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 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 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 b.裸 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7.答案要点: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种程可表示为: 土壤溶液吸收作用 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 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蒸腾作用→大气 8.答案要点: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 (1)三者不同点:主要 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 腾作用。 (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类似根), 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 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 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 9.答案要点:(1)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 (2)外起源者有: 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部分)。 10.答案要点:(1)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 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 (2)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 住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一部分)、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 树脂道
11.答案要点: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12.答案要点:(1)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复合组织。(2)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维管系统是连续地穿子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组织系统。13,提示:从花各部分的数目、排列方式、对称性和子房位置等四方面的变化加以概述。14.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15.答案要点:(1)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略)。(2)通过减数分裂可保证有性生殖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在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16.提示:(1)相似:减数分裂ⅡI与有丝分裂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复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2)不同:a.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b.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否:c.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离。17.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18.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萼),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19.答案要点:(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囊的形成(核分裂);(3)8核胚囊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4)具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的形成。28
28 11.答案要点: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 位置、数量上不同。 (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 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 (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 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 12.答案要点:(1)维管组织是植物中形成维管系统的特化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 部两种复合组织。 (2)维管束为成束状的维管组织。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即初生木 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共同组成维管束。 茎中维管束根据有无束中形成层而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初生木质部和初生 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四类。 维管柱指茎或根中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单子叶植物茎中多无维管柱。 中柱:过去把维管柱称中柱。但因多数植物的茎与根不同,不存在内皮层和中柱鞘,皮层 与中柱间的界限不易划分,现多用维管柱取代中柱一词。 维管系统是连续地贯穿于 整个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组织系统。 13.提示:从花各部分的数目、排列方式、对称性和子房位置等四方面的变化加以概述。 14.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 15.答案要点:(1)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略)。(2)通过减数分裂可保证有性生殖后代 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 产生变异。在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 16.提示:(1)相似:减数分裂Ⅱ与有丝分裂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 复 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 (2)不同:a.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b.染色 体数目减半与否;c.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 离。 17.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 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 18.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 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 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萼),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 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 19.答案要点:(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囊的形成(核分裂);(3)8 核胚 囊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4)具 7 个细胞的成熟胚囊的形成
20.答案要点:毛竹茎等竹材具坚实的木质特性,因为它们(1)机械组织特别发达:(2)原生未质部的腔隙被填实;(③)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21.答案要点: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的未板上应显示出维管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射线应呈现砖墙状。22.答案要点:"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未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23.答案要点: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24.答案要点:(1)顶端优势的定义:(2)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顶端优势的抑制,如果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25.参看本书第二部分"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中问答第1题参考答案。26.答案要点:(1)幼苗的类型:(2)对手子叶出主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对手子叶留士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应适当。27.答案要点:植物移裁,即使是带土移裁,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未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28.答案要点: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通常总是缺氮的),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29.答案要点:(1)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会枝:(2)单轴分枝的枝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题即成为如何区别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4)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30.答案要点:(1)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根瘤和菌根对植物的意义(即共生关系);(3)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菌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29
29 20.答案要点:毛竹茎等竹材具坚实的木质特性,因为它们(1)机械组织特别发达;(2)原 生木质部的腔隙被填实;(3)基本组织是厚壁组织。 21.答案要点: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的木板上应显示出维管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射线应呈 现砖墙状。 22.答案要点:“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 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 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 23.答案要点: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 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 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 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 24.答案要点:(1)顶端优势的定义;(2)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顶端优势的 抑制,如果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 25.参看本书第二部分“植物的繁殖、花”复习题中问答第 1 题参考答案。 26.答案要点:(1)幼苗的类型;(2)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对于子叶留土 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应适当。 27.答案要点: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 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 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 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 28.答案要点: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 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中通常总是缺氮 的),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 轮栽。 29.答案要点:(1)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会枝;(2)单轴分枝的枝 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题即成为如 何区别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4)单轴分枝的枝多 位于植株下部。 30.答案要点:(1)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根瘤和菌根对植物的意义(即共生关系);(3) 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菌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 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
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31.答:①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不仅在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上、起源上也是相互联系的。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均由膜构成,各类细胞器的膜在成份、功能上虽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在生理功能上,细胞内的这些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统称为内膜系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区域化的作用。内膜系统与质膜相连,通过胞间连丝也互相沟通,这就提供了一个细胞内及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的运输桥梁,从而使多细胞有机体成为协调的统一体。②植物的每一器官都由一定种类的组织构成。功能不同的器官,其组织类型也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器官除了具有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外,同时在内部结构上也必然是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这就是"组织系统":即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③植物的根、茎、叶构成了其营养器官,其中根茎过渡区的存在,说明了根与茎是一种连续的植物体轴。这样,茎与叶、根、枝的维管组织是相连续的,整个植物体的维管组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花通常指被子植物的能育茎端及其附属物,它是一种适合繁殖作用的变态枝。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和其营养器官也是密切联系的,花的解部结构亦与茎、叶的解部结构相似(如花萼就与叶结构类似)。综合上述,从解部结构上看,植物体确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1.11“植物形态解学”考试模拟试卷年级学号系别姓名二三四六题号I五总分得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凯氏带2.细胞器3.异形叶性4.无融合生殖5.双受精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写“+”,反之写“_”)(每小题1分,共10分)1:初生未质部成熟方式,在根中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2.根毛与侧根在发生上是相同的。3.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不出现胚乳组织。30
30 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31.答:①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不仅在功能上密切联系, 而且在结构上、起源上也是相互联系的。绝大多数的细胞器均由膜构成,各类细胞器的膜 在成份、功能上虽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在生理功能上, 细胞内的这些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结果,这个膜系 统称为内膜系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区域化的作用。内 膜系统与质膜相连,通过胞间连丝也互相沟通,这就提供了一个细胞内及细胞间的物质和 信息的运输桥梁,从而使多细胞有机体成为协调的统一体。②植物的每一器官都由一定种 类的组织构成。功能不同的器官,其组织类型也不同,排列方式也不同,但植物体是一个 统一的有机体,各器官除了具有功能上的相互联系外,同时在内部结构上也必然是具有连 续性和统一性的,这就是“组织系统”:即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基本(组织) 系统。③植物的根、茎、叶构成了其营养器官,其中根茎过渡区的存在,说明了根与茎是 一种连续的植物体轴。这样,茎与叶、根、枝的维管组织是相连续的,整个植物体的维管 组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花通常指被子植物的能育茎端及其附属物,它是一种适合繁殖 作用的变态枝。植物的繁殖器官(花)和其营养器官也是密切联系的,花的解剖结构亦与茎、 叶的解剖结构相似(如花萼就与叶结构类似)。综合上述,从解剖结构上看,植物体确实是 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1.11“植物形态解剖学”考试模拟试卷 系别 年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凯氏带 2.细胞器 3.异形叶性 4.无融合生殖 5.双受精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写“+”,反之写“-”)(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在根中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2.根毛与侧根在发生上是相同的。 3.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不出现胚乳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