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母细胞小孢子D孢原细胞造孢细胞27减数分裂发生在的过程中。A花粉母细胞小孢子B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小孢子C孢原细胞造孢细胞D造孢细胞28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CA纤维层B中层C绒毡层D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29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0A中层B绒毡层C纤维层D造孢细胞30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A纤维层B中层C表皮D绒毡层31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A珠孔B珠被C反足细胞D助细胞32珠柄、合点、珠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胚珠叫A倒生胚珠B横生胚珠C直生胚珠D弯生胚珠33花药绒毡层细胞来自A表皮细胞B初生壁细胞(周缘细胞)C造孢细胞(造孢组织)D中层细胞34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A初生壁和次生壁B果胶层和初生壁C外壁和内壁D果胶层和次生壁35花粉外壁与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A蛋白质B纤维素C孢粉素D蛋白质与孢粉素36胚珠在珠柄上的各种着生方式中以最为习见。A直生胚珠B倒生胚珠C横生胚珠D弯生胚珠E拳卷胚珠37珠被常为A一层B二层C三层E缺如D一层或二层38造孢细胞经过形成大孢子母细胞。A有丝分裂B减数分裂C细胞融合D生长39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C四孢型A单孢型B双孢型40胚囊中的卵器指A卵细胞B1个卵细胞和2个助细胞6
6 D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27 减数分裂发生在_的过程中。 A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 B 造孢细胞 花粉母细胞 C 孢原细胞 造孢细胞 D 造孢细胞 小孢子 28 花药的药室内壁即是_。 A 纤维层 B 中层 C 绒毡层 D 纤维层、中层和绒毡层的总称 29 花粉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_。 A 中层 B 绒毡层 C 纤维层 D 造孢细胞 30 与花药开裂有关的结构是_。 A 纤维层 B 中层 C 表皮 D 绒毡层 31 下列何种结构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_ A 珠孔 B 珠被 C 反足细胞 D 助细胞 32 珠柄、合点、珠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胚珠叫_。 A 倒生胚珠 B 横生胚珠 C 直生胚珠 D 弯生胚珠 33 花药绒毡层细胞来自_。 A 表皮细胞 B 初生壁细胞(周缘细胞) C 造孢细胞(造孢组织) D 中层细胞 34 花粉粒的壁分两层,即_。 A 初生壁和次生壁 B 果胶层和初生壁 C 外壁和内壁 D 果胶层和次生壁 35 花粉外壁与内壁差别之一在于外壁含有_。 A 蛋白质 B 纤维素 C 孢粉素 D 蛋白质与孢粉素 36 胚珠在珠柄上的各种着生方式中以_最为习见。 A 直生胚珠 B 倒生胚珠 C 横生胚珠 D 弯生胚珠 E 拳卷胚珠 37 珠被常为_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一层或二层 E 缺如 38 造孢细胞经过_,形成大孢子母细胞。 A 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细胞融合 D 生长 39 被子植物胚囊的发育类型中,最普遍的是_。 A 单孢型 B 双孢型 C 四孢型 40 胚囊中的卵器指_。 A 卵细胞 B l 个卵细胞和 2 个助细胞
C一个卵细胞和二极核D卵细胞和三反足细胞E二助细胞41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_。A卵细胞B助细胞C中央细胞D反足细胞42胚囊内的次生核是指融合的0B极核A助细胞C反足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43研究表明,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进人胚囊。C极核A助细胞B反足细胞D,次生核个卵细胞。44一个造孢细胞最终可产生A-B二C四D八个胚囊。45一个胚珠通常能产生B二C四D多A-46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A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B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C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D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47开花期是指B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A一朵花开放的时间C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D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时间48在花药和胚珠中,染色体数为N的细胞或核有。A孢原细胞B造孢细胞C绒毡层细胞D卵细胞E营养细胞F花粉母细胞G助细胞H胚囊母细胞I中央细胞丁生殖细胞K小孢子L单核胚囊M反足细胞N大孢子0精子细胞P珠心细胞Q珠被细胞49风媒花一般0A花粉结成花粉块B花两侧对称C花具杠杆雄盘D多集成柔夷花序、穗状花序等50虫媒花一般0A具杠杆雄蕊B昼间开放C香味浓烈D花大而显著51下列细胞中属配子的是07
7 C 一个卵细胞和二极核 D 卵细胞和三反足细胞 E 二助细胞 41 成熟胚囊里最大的细胞是_。 A 卵细胞 B 助细胞 C 中央细胞 D 反足细胞 42 胚囊内的次生核是指融合的_。 A 助细胞 B 极核 C 反足细胞 D 精子和卵细胞 43 研究表明,_能产生分泌物,诱导花粉管迸人胚囊。 A 助细胞 B 反足细胞 C 极核 D,次生核 44 一个造孢细胞最终可产生_个卵细胞。 A 一 B 二 C 四 D 八 45 一个胚珠通常能产生_个胚囊。 A 一 B 二 C 四 D 多 46 卵细胞和助细胞均有极性,大液泡与核分别位于细胞两端,_。 A 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珠孔的一边 B 卵细胞和助细胞的核均位于近合点的一边 C 卵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助细胞的核近合点 D 助细胞的核位于近珠孔的一边,卵细胞的核近合点 47 开花期是指_。 A 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B 一个花序开放的时间 C 一株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 D 一株植物一生中从第一次开花开始到最后一次开花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48 在花药和胚珠中,染色体数为 N 的细胞或核有_。 A 孢原细胞 B 造孢细胞 C 绒毡层细胞 D 卵细胞 E 营养细胞 F 花粉母细胞 G 助细胞 H 胚囊母细胞 I 中央细胞 J 生殖细胞 K 小孢子 L 单核胚囊 M 反足细胞 N 大孢子 O 精子细胞 P 珠心细胞 Q 珠被细胞 49 风媒花一般_。 A 花粉结成花粉块 B 花两侧对称 C 花具杠杆雄盘 D 多集成柔夷花序、穗状花序等 50 虫媒花一般_。 A 具杠杆雄蕊 B 昼间开放 C 香味浓烈 D 花大而显著 51 下列细胞中属配子的是_
A精子B花粉中的生殖细胞C小孢子D营养细胞52花粉管萌发发生在A花粉散发之前B花粉散发时。C花粉落到柱头上后D受到助细胞分泌的物质诱导时53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发育成胚称A孤雄生殖B无配子生殖C无孢子生殖D营养繁殖54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称6A孤雌生殖B营养繁殖C无孢子生殖D无配子生殖55柑桔类植物可由珠心、珠被等处的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为A孤雌生殖B无配子生殖C无孢子生殖D无性生殖而产生。56多胚现象不会因A无孢子生殖B无配子生殖C孤雌生殖D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E一个胚珠中具多个胚囊57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A两性花B自交亲和C雌雄同熟D闭花传粉58自花传粉在植物学上是指的传粉,在果树栽培上指的传粉,在农业上指的传粉。A同一朵花内B同株异花内C同品种间DA和BEA、B和C59自花传粉现象在自然界得以保存,是因为它A比异花传粉进化B能增强后代生活力D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C能保持种系特征的稳定60决定柱头与花粉是否亲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A蛋白质B核酸C脂肪D糖类61多室复子房具有下例哪种胎座?C中轴胎座A边缘胎座B侧膜胎座D特立中央胎座五、填图题
8 A 精子 B 花粉中的生殖细胞 C 小孢子 D 营养细胞 52 花粉管萌发发生在_。 A 花粉散发之前 B 花粉散发时。 C 花粉落到柱头上后 D 受到助细胞分泌的物质诱导时 53 由助细胞、反足细胞或极核发育成胚称_。 A 孤雄生殖 B 无配子生殖 C 无孢子生殖 D 营养繁殖 54 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称_。 A 孤雌生殖 B 营养繁殖 C 无孢子生殖 D 无配子生殖 55 柑桔类植物可由珠心、珠被等处的细胞发育成胚,这种现象称为 A 孤雌生殖 B 无配子生殖 C 无孢子生殖 D 无性生殖 56 多胚现象不会因_而产生。 A 无孢子生殖 B 无配子生殖 C 孤雌生殖 D 一个受精卵分裂成几个胚 E 一个胚珠中具多个胚囊 57 自然界中,自花传粉的花不一定是_。 A 两性花 B 自交亲和 C 雌雄同熟 D 闭花传粉 58 自花传粉在植物学上是指_的传粉,在果树栽培上指_的传粉,在农业上 指_的传粉。 A 同一朵花内 B 同株异花内 C 同品种间 D A 和 B E A、B 和 C 59 自花传粉现象在自然界得以保存,是因为它 。 A 比异花传粉进化 B 能增强后代生活力 C 能保持种系特征的稳定 D 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60 决定柱头与花粉是否亲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_。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肪 D 糖类 61 多室复子房具有下例哪种胎座?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五、填图题
COS图1-27图1-26六、问答题1: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2.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3.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4.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6.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1.7.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9 六、问答题 1.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2.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 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3.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4.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5.简述花药的形成发育过程 6.简述胚囊的发育过程 1.7.2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图 1-26 图 1-27
1.繁殖(reproduction):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着就是植物的繁殖2.营养繁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有时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3.无性繁殖(asexualreproduction):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4.有性繁殖(sexualreproduction):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的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5.分离繁殖(division):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藥.匍茎等长成的新植株,人为的加以分割,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繁殖6.扦插(cutting):剪取植物的一段带1-2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相当时间以后,可以从插入的枝段.根段的切口处或叶片上长出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原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个体7.压条(layering):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的一种人工营养繁殖措施之一8.嫁接(grafting):将一株植物体上的枝条或芽体,移接在另一株带根的植株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一方法称为嫁接9.花(flower):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10.花柄(pedicel):花与茎连接的部分1l.花托(receptacle):在花柄的顶部,上面着生在花被、雄蕊和雌蕊。12.花被(perianth)::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13.花萼(calyx):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末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14.副萼(accessorycalyx):花萼外还有一层相当于苞叶的萼片,称副萼15.花冠(corolla):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方,是由若干称为花瓣(petal)的瓣片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结构上由薄壁细胞所组成16.距:此淡黄色花花瓣一侧延伸成细长管状物,在此花瓣侧延伸的管状物称为距17.雄蕊群(androecium):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18.雌蕊群(gynoecium):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10
10 1.繁殖(reproduction):植物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 从 它本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代,着就是植物的繁殖 2.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 有时 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3.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 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4.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由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的融合的 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5.分离繁殖(division):由植物体的根状茎.根蘖.匍匐茎等长成的新植株,人为的加以分 割, 使与母体分离,分别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长大的方法,称为分离 繁殖 6.扦插(cutting):剪取植物的一段带 1-2 个芽的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 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相当时间以后,可以从插入的枝段.根段的切口处或叶片上 长出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原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 个体 7.压条(layering):在新植株生成不定根后,再从母体上割离栽植的一种人工营养繁殖措 施之一 8.嫁接(grafting):将一株植物体上的枝条或芽体,移接在另一株带根的植株上,使二者彼 此愈合,共同生长在一起,这一方法称为嫁接. 9.花(flower):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 10.花柄(pedicel):花与茎连接的部分 11.花托(receptacle):在花柄的顶部,上面着生在花被、雄蕊和雌蕊。 12.花被(perianth)::花萼和花冠合称花被 13.花萼(calyx):位于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是花萼,它在花朵尚末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 的作用; 14.副萼(accessory calyx):花萼外还有一层相当于苞叶的萼片,称副萼 15.花冠(corolla):位于花萼的上方或内方,是由若干称为花瓣(petal)的瓣片组成,排列 为一轮或多轮,结构上由薄壁细胞所组成 16.距:此淡黄色花花瓣一侧延伸成细长管状物,在此花瓣侧延伸的管状物称为距 17.雄蕊群(androecium):一朵花中全部雄蕊的总称。 18.雌蕊群(gynoecium):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