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核分人2014年邯郸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模拟考试(一)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题号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第一部分 (1-7题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cu1(分天然,就像葵花总是追寻太阳,听 从的是心的召()唤;这份爱热烈奔放, 正是这份爱让经 典穿越岁月,历久弥香,在或平淡或艰难的日子里,我们都能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籍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纯cu()2召(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4、)唤 算(0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1分)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历久弥香”中,“弥”的意思是 (1分)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决毗入归鸟,(杜甫《望品》)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训头·明月”对有》) 到乡翻似烂柯人,(白居易《酬乐尺扬州初逢上见赠》) (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竹酒》)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 ,“(《鱼找所欲也》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司机急于赶路,他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小道行驶,不料出了车祸 B.只有勤奋务实地打好基础,好高窍远地追求心中的目梹,梦想和希望才>现 C.任何劝说都无济于事,因为他已决定接受这一挑∵, D.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石桌上放着一架袖珍收音机,哼哼呀呀的小曲飘散在产里, ②那梨花一团团一簇族,像是要从树丫上溢下来似(2 语文试题第1页(共8
③靠树有个谁白,一只小花猫卧在臼旁,睡服保恰地享受着小曲的悠扬 ④院内有一棵梨树,树上开着雪白雪白的梨花 ③树下有个用石头垒成的桌子,周围还有五个石凳 A.④2O③6B60③c600OQD.③oaO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只有在探索的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科学的顺峰 B.我的家乡虽然不是南吕,但是很熟悉,)下 C.中国人民从来就是伟大、勇敢、劲劳的民族, D.我校两个初中二年级的篮球队正在进行友比赛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及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是宋自清的效文,作者在开篇勾勒出春天的总体轮廓后,接着依次从春草、春 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B.《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这部书是他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讲述 了阿摩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量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配七八十年代微罗斯下层人 民的生活状况 C.《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文章言辞丛切质朴,表 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D.祥子是老舍笔下人物,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第一次,辛苦 买的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大兵抢走了:后来,样子终于有了自己 的车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材料一】行为习惯对 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交通习惯的养成0 是安全的有效保降,立德 雷盲 中学对在校的1000名学生进 行了交通行为习惯现状的调 是否国红灯是否走马线是否车还是否越护 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材料二】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次聚会上,记者满怀好奇地询问教成功的,得 到了出人意科的回答:“我现在的成来自于在幼儿园时养成的良好习惯,我终身受益。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分) 从材料二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答 文试题第2页(共8页
第二部分 得分评卷人 8-23题46分) 、阅读下文,回答8~9题,(6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露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沙场秋点兵”一句展现的画面,(3分) 9.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复杂情感?(3分) 答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14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漓绿潭,回清倒彩绝多生怪柏,悉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洞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嗚三声泪沾! (节选自郵道元《三峡》) 10.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2分) (1)沿测阻绝溯 (2)不以疾也疾 1l.选文中三峡在不同季节里各有怎样的特征?(3分) (二)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恩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抑其不善,而著其基人之视己,见其肝 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于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胖°,艹于必诚 其意 (《大学》节选) 【注释】①诚其意:使意念真诚,②(qie)通“”,满足,③慎其独在己独处时也受课 随便,④厌然掉(y6n)其不善:躲躲闪闪地掩藏自己的坏处,⑤著:显示,Ca:安舒 1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然”与例句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兽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优患,死于安乐》) D.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答 4.选文围绕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的问题,强调了哪些做人原则?(2分) 答: 8分评卷人三阅读下文,回答1518题,(1分) 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①多年前,圣诞节通过青年一代悄悄潜入中国,如今竟然已成为大城市一年一度的狂欢 节,中国的圣诞节更像是某种新潮聚会,狂欢、放松、发泄,也许还有对某种西方式生活的 向往,与信仰没多少关系 ②浓墨重彩地营造节日氛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风俗、文化,甚至施政风格。崇尚返璞 归真、素面朝天的中国传统节日被夸张化的符号粉饰取代,这一套平已令人厌倦,有些单位 聪明地将定要挂的节日标语做成永久性的,到时就将同一个牌子搬出来便可了事。姑且不 论有什么意思或效果,单就这种营造节日氛围的习惯造成的巨大浪费,就是难以估量的,而 这样巨大的浪费,导致的是人们对节日的反感冷淡。或许这就是圣诞节在民间蓬勃兴旺的原 因,圣诞节好玩,怎么玩都行,唯独没有“热烈庆祝圣诞节”这种大标语 ①最近40年,一些传统节日逐渐恢复,但是已经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比如春节 人们千辛万苦地回到家里,仅仅是为了吃上一顿,几平所有的节日都成了旅游活动、黄金周 购物休闲活动。节日成了假期。但是,就像圣诞节不仅仅是假期、狂欢,而确实像宗教仪式 一样,春节、中秋、端午,也不仅仅是购物、旅游、聚餐。过节就是过节,绝不是仅仅利用 这个机会去购物、旅游 ④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有其类似宗教节目的仪式、含义和细节。这些仪式有家庭规模的 家族规模的、材庄规模的、乡镇规模的……过节就是过节,真过节的话,在“画节日中” 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战、怀念好友旧事,或闭门思远,或饮酒《、》 也是没有时间旅游购物的,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来也,以竹市的 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纪念成为仙人的古代诗人,中秋怀念亲人……所有 节日都是要回到对先人。历史、经验的纪念、沉思上,我至今记得少年时,哮到春节,贴好 父亲撰的春联,放过炮仗,给父母磕头之后,父亲总要把家谱、家族的故事一一道来,那意 思一般都是:我家祖上清白做人的家风,不要到你这一代失传啦 ③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了节日的民族如同失去了图腾的流浪者,窃以为。2 将传统节日法定化还不够,还要恢复节日的风俗和内涵,这雪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和建 ④如果所有的城市设计只考虑如何购物,如何卖房子,如何开汽车,而不考历史和文 化,城市必然肤浅乏味。曾经听一位西方设计师说城市设计,他第一考虑艹教堂的位 在台北,我发现这里的传统节日过得有声有色,庄严中正,因为市中心的龙山寺一直都在, 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那是台北人气最旺的地方,在西方,把圣诞节当做购物狂欢时间的只是少数的拜物者,传统 节目承载着民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节日的细节浸润着民族的血脉精神。但愿我们中华 民族的后代,过好自己的每一个节日 15.针对中国传统节日失去本来面目这一现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分) 16.结合②③④段文字,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需要全社会对节日的反思和重建”的原因。(3分) 17.仔细研读第④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内涵,(3分) 18.阅读选文最后一段,就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出答案。(3分) 答: 得分评卷人 、阅读下文,回答19~23题,(15分) 行走的风景 查一路 ①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我会常常想起货郎。一条勵黑发亮的扁担,一面像小姑娘 摇着发辫的手摇鼓,一副光亮的货架……货郎的足迹已远,而我追逐着那激越的鼓点,从 个孩童进入了成年,A像消失在乡村田野上的风,像一块钟表停在了过去的莱段叶间,像二 种过去的语言在追迷往事,不熊忘怀的,是货郎撩心弦的行走,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 的记忆 ⊙乡村中踏实的睡眠,常常被货郎的鼓声唤醒,乡村是寂静的,总在等待货郎带来生机 鼓声由逃及近,女人们像母雀瞅见了金黄的谷粒,扑腾着双翅汇集到老槐树的脚下一一货郎 歌脚的地方,手拿针头线脑、几尺头绳,一匹花布,与见多识广的货郎说东道西,讨价还价, 叽叽喳噎地评点着货郎带来的新物件和村外一路的新鲜事,在星星点点朴素愿望的满足中获 得满心的快乐。孩子们则围绕着货架,拥挤着、询问着、尖叫着、欢呼着……在他们眼里, 乡村贫寒的生活中所有对于快乐的向往,就锁在货郎玻璃面的货架里面,货架里面的物什在 玻璃下面闪动着神秘的光亮,通向村外,通向未知,通向他们没有经历的新鲜感受。能够发 出爆响的火纸,一含就化的水果糖,五颜六色的玻璃球,会飞的小气球枘构成了乡村孩王 生活中最具诱惑力的念想,他们积攒着每一枚硬币,用预备好的每一枚硬币迎来激越的鼓声 远远的吆喝近了:破鞋底破鞋壳废纸猪鬃鸡毛鸭毛兑糖换针哪……为了这一声吆喝,为了元 现这一声吆喝,孩子的目光搜遍了村寨山野、地头田塍的每一个角落,发现的眼睛,让贫瘠 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