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捷,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基于IA-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 第4章 汇編语言程序设讣 4.1分支程序结构 4.2循环程序结构 4.3子程序结构 4.4 Windows应用程序编程 4.5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
钱晓捷,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基于IA-32处理器和32位汇编语言 第 4 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分支程序结构 4.2 循环程序结构 4.3 子程序结构 4.4 Windows应用程序编程 4.5 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
薇41分支程序结构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形成分支、循环、调用 等程序结构是很常见的程序设计问题 高级语言采用IF等语句表达条件,并根据条 第件是否成立转向不同的程序分支 版汇编语言需要 ●首先利用比较CMP、测试TEST、加减 亚运算、逻辑运算等影响状态标志的 出 指令形成条件 社·然后利用条件转移指令判断由标志 表达的条件,并根据标志状态控制程序 转移到不同的程序段
微 机 原 理 与 接 口 技 术 · 第 4 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4.1 分支程序结构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形成分支、循环、调用 等程序结构是很常见的程序设计问题 ➢高级语言采用IF等语句表达条件,并根据条 件是否成立转向不同的程序分支 ➢汇编语言需要 首先利用比较CMP、测试TEST、加减 运算、逻辑运算等影响状态标志的 指令形成条件 然后利用条件转移指令判断由标志 表达的条件,并根据标志状态控制程序 转移到不同的程序段
概411无条件转移指令 理程序代码在代码段 ●CS:指明代码段在主存中的段基地址 术 EIP:给出将要执行指令的偏移地址 第程序顺序执行,处理器自动增量EIP >程序控制转移,EIP随之改变 程序转移到另外的代码段,EIP和CS都改变 >控制转移类指令:改变EIP(有些也改变 社CS),即改变程序执行顺序(实现程序控制 转移)的指令 本章学习控制转移类指令
微 机 原 理 与 接 口 技 术 · 第 4 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4.1.1 无条件转移指令 ➢程序代码在代码段 CS:指明代码段在主存中的段基地址 EIP:给出将要执行指令的偏移地址 ➢程序顺序执行,处理器自动增量EIP ➢程序控制转移,EIP随之改变 ➢程序转移到另外的代码段,EIP和CS都改变 ➢控制转移类指令:改变EIP(有些也改变 CS),即改变程序执行顺序(实现程序控制 转移)的指令 本章学习控制转移类指令
薇1.转移范围 理段内转移 置·在当前代码段范围内的程序转移 术 不需更改CS,只要改变EIP(偏移地址) 第·近转移(Near):32位近转移NEAR32,16位近 转移NEAR16 ●短转移( Short):转移范围在127~-128字节 亚>段间转移 版·从当前代码段跳转到另一个代码段 ●需要更改CS(段地址)和EIP(偏移地址) 远转移(Far):48位远转移FAR32,32位远转 移FAR16
微 机 原 理 与 接 口 技 术 · 第 4 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1. 转移范围 ➢段内转移 在当前代码段范围内的程序转移 不需更改CS,只要改变EIP(偏移地址) 近转移(Near):32位近转移NEAR32,16位近 转移NEAR16 短转移(Short):转移范围在127~-128字节 ➢段间转移 从当前代码段跳转到另一个代码段 需要更改CS(段地址)和EIP(偏移地址) 远转移(Far): 48位远转移FAR32,32位远转 移FAR16
2.指令寻址方式 理>相对寻址方式 接 提供目标地址相对于当前指令指针EIP的位移量 技 目标地址(转移后的EIP)=当前EIP+位移量 术 相对寻址都是段内转移,最常用、最灵活 第 4>直接寻址方式 目标地址=目的地址=转移地址 ●直接提供目标地址 机 械 目标地址(转移后的CS和EIP)=指令操作数 业>间接寻址方式 版 指示寄存器或存储单元 社 目标地址来自寄存器或存储单元、间接获得 寄存器间接寻址:用寄存器保存目标地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用存储单元保存目标地址
微 机 原 理 与 接 口 技 术 · 第 4 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 指令寻址方式 ➢ 相对寻址方式 提供目标地址相对于当前指令指针EIP的位移量 目标地址(转移后的EIP)=当前EIP+位移量 相对寻址都是段内转移,最常用、最灵活 ➢ 直接寻址方式 直接提供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转移后的CS和EIP)=指令操作数 ➢ 间接寻址方式 指示寄存器或存储单元 目标地址来自寄存器或存储单元、间接获得 寄存器间接寻址:用寄存器保存目标地址 存储器间接寻址:用存储单元保存目标地址 目标地址=目的地址=转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