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0 all enthalpy)或千基遥势(kJ/kg绝干气体) lkg绝干气体及所含湿份蒸汽所具有焓的总和 +hi 由于焓是相对值,计算焓值时必须规定基准状态和基准温度 若取0℃C下的绝干气体和液态湿份的焓为零,则 H=(ce+ HCn)t+rH=Cut+roh 显热项 汽化潜热项 对于空气-水系统 005+1.884H)t+2491.27H
湿焓iH (Total enthalpy) 或干基湿焓 (kJ/kg绝干气体) 1kg 绝干气体及所含湿份蒸汽所具有焓的总和 由于焓是相对值,计算焓值时必须规定基准状态和基准温度, 若取0℃下的绝干气体和液态湿份的焓为零,则 对于空气-水系统: H g Hiv i = i + i H = (cg + Hcv )t + r0 H = cH t + r0 H i H = (1.005+1.884H)t +2491.27H 显热项 汽化潜热项
千娆过程的基本律 物料湿分的表示方法 湿物料是绝干固体与液态湿分的混合物。 湿基湿含量w:单位质量的湿物料中所含液态湿分的质量。 物料所含液态湿份的质量W 湿物料的质量 G。+Wr 2千基湿含量X:单位质量的绝干物料中所含液态湿分的质量。 物料所含液态湿份的质量W X 绝干物料的质量 换算关系 1+X 工业生产中,物料湿含量通常以湿基湿含量表示,但由于物 料的总质量在千燥过程中不断减少,而绝干物料的质量不变, 故在干燥计算中以干基湿含量表示较为方便
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 湿物料是绝干固体与液态湿分的混合物。 湿基湿含量 w:单位质量的湿物料中所含液态湿分的质量。 干基湿含量 X:单位质量的绝干物料中所含液态湿分的质量。 换算关系: 物料湿分的表示方法 c T T G W W w + = = 湿物料的质量 物料所含液态湿份的质量 c T G W X = = 绝干物料的质量 物料所含液态湿份的质量 X X w + = 1 w w X − = 1 工业生产中,物料湿含量通常以湿基湿含量表示,但由于物 料的总质量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减少,而绝干物料的质量不变, 故在干燥计算中以干基湿含量表示较为方便
湿份在气体和固体间的平衡关系 湿份的传递方向(干燥或吸湿)和限度(干燥程度)由湿份在 气体和固体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决定。 P X Xr X 平衡状态:当湿含量为X的湿物料与湿份分压为p的不饱 和湿气体接触时,物料将失去自身的湿份或吸收气体中的湿 份,直到湿份在物料表面的蒸汽压等于气体中的湿份分压。 平衡湿含量:平衡状态下物料的湿含量。不仅取决于气体的 状态,还与物料的种类有很大的关系
湿份在气体和固体间的平衡关系 湿份的传递方向 (干燥或吸湿) 和限度 (干燥程度) 由湿份在 气体和固体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决定。 p X ps Xh 平衡状态:当湿含量为 X 的湿物料与湿份分压为 p 的不饱 和湿气体接触时,物料将失去自身的湿份或吸收气体中的湿 份,直到湿份在物料表面的蒸汽压等于气体中的湿份分压。 平衡湿含量:平衡状态下物料的湿含量。不仅取决于气体的 状态,还与物料的种类有很大的关系。 X* p
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与物料没有任何形式的结合,具有和独立存在 的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能力。 结合水分:与物料存在某种形 式的结合,其汽化能力比独立 存在的水要低,蒸汽压或汽化o 非结合 能力与水分和物料结合力的强要/合水分水分 弱有关。 0 湿含量X 结合水分按结合方式可分为: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溶 涨水分(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和化学结合水分(结晶水) 化学结合水分与物料细胞壁水分以化学键形式与物料分子 结合,结合力较强,难汽化;吸附水分和毛细管水分以物 理吸附方式与物料结合,结合力相对较弱,易于汽化
结合水分:与物料存在某种形 式的结合,其汽化能力比独立 存在的水要低,蒸汽压或汽化 能力与水分和物料结合力的强 弱有关。 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与物料没有任何形式的结合,具有和独立存在 的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能力。 湿含量 X Xh 相对湿度 非结合 结合水分 水分 0 1.0 0.5 结合水分按结合方式可分为: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溶 涨水分(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和化学结合水分(结晶水)。 化学结合水分与物料细胞壁水分以化学键形式与物料分子 结合,结合力较强,难汽化;吸附水分和毛细管水分以物 理吸附方式与物料结合,结合力相对较弱,易于汽化
平衙水分和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低于平衡湿含量x的水分。是不可除水分。 自由水分:高于平衡湿含量X*的水分。是可除水分。 干燥过程:当湿物料与不饱 和气体接触时,X向X*接近,10 干燥过程的极限为X*。物料 结合水分 1非结合 水分 的X*与湿气体的状态有关, 叫 2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不同,术05 平衡水分 国科的X*不同。欲使物料减湿 自由水分 至绝干,必须与绝干气体接 触 湿含量X 吸湿过程:若ⅩYn,则物料将吸收饱和气体中的水分使湿 含量增加至湿含量Xn,即最大吸湿湿含量,物料不可能通 过吸收饱和气体中的湿份使湿含量超过Xo欲使物料增湿 超过Y,必须使物料与液态水直接接触
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低于平衡湿含量 X* 的水分。是不可除水分。 自由水分:高于平衡湿含量 X* 的水分。是可除水分。 吸湿过程:若 X<Xh ,则物料将吸收饱和气体中的水分使湿 含量增加至湿含量 Xh,即最大吸湿湿含量,物料不可能通 过吸收饱和气体中的湿份使湿含量超过 Xh。欲使物料增湿 超过 Xh,必须使物料与液态水直接接触。 干燥过程:当湿物料与不饱 和气体接触时,X 向 X* 接近, 干燥过程的极限为 X*。物料 的 X* 与湿气体的状态有关, 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不同,物 料的 X* 不同。欲使物料减湿 至绝干,必须与绝干气体接 触。 湿含量 X Xh 相对湿度 非结合 水分 结合水分 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 X* 0 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