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1年任麦克米伦财政和工业调査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内阁经 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恩斯还善于进行投资和金融投机,通过这些活 动,他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了50万英镑。他还担任了不少厂商的金融顾 问或董事。二次大战期间,他重进财政部作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 1941年起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4年以英国代表 团团长身份出席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5年作为英国首席代表参 加向美国谋求借款的谈判。1946年3月他出席国际化货币基金组织与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第一次会议,与美国财政部长发生尖锐的意见冲 突,并对会议的决议感到失望。回国后不久,即猝死于心脏病突发
1929-1931年任麦克米伦财政和工业调查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内阁经 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恩斯还善于进行投资和金融投机,通过这些活 动,他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了50万英镑。他还担任了不少厂商的金融顾 问或董事。二次大战期间,他重进财政部作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 1941年起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4年以英国代表 团团长身份出席在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945年作为英国首席代表参 加向美国谋求借款的谈判。1946年3月他出席国际化货币基金组织与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第一次会议,与美国财政部长发生尖锐的意见冲 突,并对会议的决议感到失望。回国后不久,即猝死于心脏病突发
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一生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其主要的经济著作有: 《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 《怎样筹措战争费用》(1940)等等。凯恩斯最重要和影响 最大的著作是他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摆脱了传统观念,否定了建立在萨伊法则 基础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一国短期的均衡收入和就业水 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萧条和 失业,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 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效 需求不足
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一生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其主要的经济著作有: 《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 《怎样筹措战争费用》(1940)等等。凯恩斯最重要和影响 最大的著作是他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摆脱了传统观念,否定了建立在萨伊法则 基础上的充分就业观点,论证一国短期的均衡收入和就业水 平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萧条和 失业,是因为“消费倾向” 、 “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 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有效 需求不足
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自动趋向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 因此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用政府的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 来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论》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并 把凯恩斯与斯密和李嘉图并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逐渐成 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曾纷纷采用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自动趋向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 因此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用政府的财政政策的货币政策 来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论》称之为“凯恩斯革命”,并 把凯恩斯与斯密和李嘉图并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逐渐成 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曾纷纷采用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凯恩斯的猜测 现在研究消费的经济学家依赖精致的数据分析 技术。他们借助于电脑分析由国民收入核算得到的 整体经济行为的总数据和由调査而来的个别家庭行 为的详细数据。但是,由于凯恩斯是在30年代进 行写作的,所以他既没有利用这些数据,也没有分 析大量数据所必须的电脑。因此,凯恩斯不能依靠 统计分析,只能根据内省和偶然的观察作出有关消 费函数的猜测
一、凯恩斯的猜测 现在研究消费的经济学家依赖精致的数据分析 技术。他们借助于电脑分析由国民收入核算得到的 整体经济行为的总数据和由调查而来的个别家庭行 为的详细数据。但是,由于凯恩斯是在30 年代进 行写作的,所以他既没有利用这些数据,也没有分 析大量数据所必须的电脑。因此,凯恩斯不能依靠 统计分析,只能根据内省和偶然的观察作出有关消 费函数的猜测
0< MPC <1 凯恩斯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猜测是边际 消费倾向—增加的1美元收入用于消费的数 量—在0到1之间。他写到:“使我们可以极有 信心地依靠的基本心理规律是作为一种规律 而且平均而言,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 加他们的消费,但增加量不会像收入增加那么 多。”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赚到额外的1美元时, 他一般会花掉一些,并把另一些储蓄起来
凯恩斯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猜测是边际 消费倾向—— 增加的1美元收入用于消费的数 量——在0到1之间。他写到:“使我们可以极有 信心地依靠的基本心理规律 ……是作为一种规律 而且平均而言,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人们会增 加他们的消费,但增加量不会像收入增加那么 多。”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赚到额外的1美元时, 他一般会花掉一些,并把另一些储蓄起来。 O MP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