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使“虚无”来到世上… (37) (三)“自为的存在” (40) 五、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 简评萨特的本体论…………(43) 第三章张扬自由原则的意识理论………………(47) 、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反思… (47) 围绕“反思前的意识”的哲学思考 (51) (→)批评传统意识理论的种种弊端……… …(51) 二)萨特与柏格森等人在意识观上的差异…… (55) (三)萨特的意识究竟是什么…………………………(57) (四)意识的意向性… (60 第四章“自由先于本质” 萨特论自由…… 66 一、绝对自由 萨特人生观的核心………………………(66) (一)人永远是、完全是自由的,否剜就不存在……(67) (二)萨特自由观的来源……… ……………(69) (三)“绝对自由”评析…………………… (73) 二、选择和行动的自由…………………(78) (一)自由是对存在的选择 (79) (二)对自由的两种基本态度:焦虑和自欺……………(83) (三)选择是荒谬的…………… (87) 四)行动是人的一切……………… (90)
第五章自由是所有本质的甚硼 —萨特论绝对自由与“处境” 98) 人的存在是超越“处境”……………………(98) (一)我的“位置”……………………………(100) (二)我的“过去 三)我的“固”…… …………(103) (四)“邻人” ………(107 (五)“死亡”……………………………(110) 我和“他人” (113) 三、憎恨: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118) 四、价值与货任……………… (123) 第六章“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代《存在与虚无》小綪 130)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前身………………(131) “不可还原”的“自由项”…………………(134) 三、人之成为上帝的欲望注定要失败……(138) 后记…… …(143)
第一章《存在与虚无》和它的作者 、哲学家泉·战士·人 1980年4月19日,巴黎的一辆柩车在一片啜泣声中,缓 缓穿过人众六万的送葬队伍,驶进了蒙巴那斯公墓,本世纪 法国最着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国际社会活动家—保罗 萨特将永远地在这里安息。这一感人的场面,在法国历史 上,悬自上世紀的伟大作家雨果逝世以来绝无仅有的。萨特 的逝世,在世界各地郁引起了巨大反响,众多国家的各界人 士週过恨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纷纷发表谈话或撰 写文章,麦达他们的哀思。作为一个普通的法国人,萨特既 无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又无流芳千古的不朽政绩,如此牵 动着人们的心并为之风狂的,仅仅只是一个负有历史责任感 的知识分子,以其坎坷的经历和不懈的斗志,伴随着20世纪 的变幻风云;以其冷峻的眼光对西方社会生活所作的认真的 审视;以其深邃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人的自由问题以其 火一般的热情,积极为正义的寡业助成、呐,这一切,理 所当然地引起了世人对驴特及其思想的浓厚兴趣,这也正是 萨特的魑力所在。 1905年6月21日,萨特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海军军官
家庭。他两岁丧父,三岁右眼失明,十二岁时母亲改嫁,这 切都使萨特不幸的童年时代笼罩上了一层阴暗悲戚的气 氛。萨特感到,母亲的改嫁,“使我割断了与她在情感上的 内在联系”,之与继父关系不和睦,使他深感“在我们之 间有一种根本敌对的情绪”。①所幸抚养他的外祖父老施韦 泽是一位学识渊博、工作勤奋的教师,他的藏书室,使萨特 得以暂时摆影悲凉、孤独的氛围,与书籍结为挚友。萨特如 饥似渴地读福楼拜、莫泊桑,读雨果、伏尔泰,从他们的作 品中,认识人和人生,吸取智慧的养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 这些经历,使萨特逐渐形成了倔强的性格和据救人类于痛苦 之中的富于浪漫色彩的理想。1924年,萨特以第七名的成绩 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四年的大学生活,他是 在博览群书中度过的。他读了柏格森、倒卡尔、弗洛伊德 叔本华、尼采、卢梭等人的著作,还读了马克思的部分著作。 1929年,萨特在全国教师资格会考中名列前茅,当了一名哲学 教师,并结识了他后来的终身伴侣波伏娃。1931年春,他赴 勒河弗尔中学,执教哲学。1933年9月,萨特作为官费生赴柏 林法兰西学院,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 探讨黑格尔和基尔凯郭尔的学说,开始形成他的存在主义哲 学慰想。1934年10月萨特学成回国,继续在中学任教。1939 年9月,德国法西斯的炮火,中断了他的教师、学者生涯,萨 特应征入伍,走上了法兰西民族抗击杀特勒侵略军的战场。 如果说在此之前的萨特,对政治持不介入”的态度,那末 ①A.马蔼塞:《爱情和思想,西蒙那·铿·波伏和保〗·脚特的共 同低务》,纽约1877年版,第87—3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把他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 从此,萨特不再是历史激流的观渤者,而是一位投身时 代洪波,为实现他的自由理想而进行政治活动的战士。战争 时期,他是戴高乐将军麾下的游击队“编外”战士。同梅 洛·庞蒂等人一起,他在知识分子中组织了“社会主义和自 由”的团体,进行抵抗活动,并以自己手中的笔,开辟了 个特殊战场,写出了《苍蝇》等作品;用他的“绝对自由” 学说,鼓动人民抗击法西斯,为自由而战。战后,他则作为 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在他创办于1945年的《现代》杂志 上,以其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对法国和世界上的政治事件频 频发表有影响的评论。他坚决反对法国政府所奉行的殖民政 策;强烈抗议美国的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亲自主持“战犯 审判法庭”,调查并声讨美帝侵略越南的罪行!直率地谴责 苏联出兵侵略捷克和阿富汙积极支持并参邡了1968年法国 学生和工人造反掀起的“五月风杀”……。难怪战后与他分 扬镳的加缨说他“总是把自己的坐椅放在顺平历史前进的 方向。”萨特就是这祥,以自己的满腔热忧和实际行动 捍卫了他的自由原则,赢得了国际声誉。 诚然,不能因此就认为萨特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 萨特的杜会主张是“要求自由”而“不要求政权”,带有无 政府主义的色彩;他批判苏联模式的弊端,却把无产阶级专 政本身说成是“官你主义、恐怖主义和个人迷信不可分解的 绪合体”。②他后期的哲学思想虽曾转向马克思主义,但就 ①转引自《萨特研究》,屮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②萨赞:《雜证理性批判》,转引自徐崇温等人著《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人民出版社1882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