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阶段评艨艟数百()如履平地 估(3/4)试题 ()雾凇沆砀() 、文言知识积累。(17分)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不见曦月()素湍绿潭②属引凄异 ()飞漱其间() ③沉鳞竞跃 ④吞天沃日
八年级语文阶段评 估(3/4)试题 一、文言知识积累。(17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不见曦 . 月( ) 素湍 . 绿潭 ( ) 飞漱 . 其间( ) 艨艟 . 数百( ) 如履 . 平地 ( ) 雾凇沆 . 砀(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①自非亭午 .. 夜分不见曦月 ②属引 .. 凄异 ③沉鳞 .. 竞跃 ④吞天沃日 ..
3.提炼出下面诗中关于“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 俗”的信息。(2分) 古风存 游山西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村游 夜叩门 陆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4.默写。(6分) 又一村
3.提炼出下面诗中关于“民 俗”的信息。(2 分) 游山西 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 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 夜叩门。 4.默写。(6 分)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 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 谈 衣。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 湖上5.赏析。(2分) 影子,惟长堤 痕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至塞上 粒而已。 维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 , 。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 。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 痕、 、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 衣。 , 。 5.赏析。(2 分) 使 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二、文言文阅读。(3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颔联用“征蓬”“归雁”自 喻,暗示了诗人政治生涯的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 “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颔联用“征蓬”“归雁”自 喻,暗示了诗人政治生涯的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 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33 分) (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也 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②晴初霜旦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 分) ①虽乘奔 . 御风不以疾也 ②晴初霜旦 . 7.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