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工除草 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简单农具除草。耗 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 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 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 YAN Hai 2006
YAN Hai 2006 2.2 人工除草 ◼包括手工拔草和使用简单农具除草。耗 力多、工效低,不能大面积及时防除。 现都是在采用其他措施除草后,作为去 除局部残存杂草的辅助手段
2.3机械除草 ■使用畜力或机械动力牵引的除草机具。 般于作物播种前、播后苗前或苗期进行机 械中耕耖耙与覆土,以控制农田杂草的发 生与危害。工效高、劳动强度低。缺点 难以清除苗间杂草,不适于间套作或密植 条件,频繁使用还可引起耕层土壤板结。 YAN Hai 2006
YAN Hai 2006 2.3 机械除草 ◼使用畜力或机械动力牵引的除草机具。一 般于作物播种前、播后苗前或苗期进行机 械中耕耖耙与覆土,以控制农田杂草的发 生与危害。工效高、劳动强度低。缺点是 难以清除苗间杂草,不适于间套作或密植 条件,频繁使用还可引起耕层土壤板结
2.4物理除草 利用水、光、热等物理因子除草。如用火燎法进行 垦荒除草,用水淹法防除旱生杂草,用深色塑料薄 膜覆盖土表遮光,以提高温度除草等 YAN Hai 2006
YAN Hai 2006 2.4 物理除草 利用水、光、热等物理因子除草。如用火燎法进行 垦荒除草,用水淹法防除旱生杂草,用深色塑料薄 膜覆盖土表遮光,以提高温度除草等
2.5化学除草 即用除草剂除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化学除草的这一选 择性,是根据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之间植株髙矮和根系 深浅不同所形成的“位差”、种子萌发先后和生育期不 同所形成的“时差”、以及植株组织结构和生长形态上 的差异、不同种类植物之间抗药性的差异等特性而实现 此外,环境条件、药量和剂型、施药方法和施药时期等 也都对选择性有所影响。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安全剂,用以拌种或与除草剂混合 使用,可保护作物免受药害,扩大了除草剂的选择性和使 用面。由种子萌发的一年生杂草,一般采用持效期长的 土壤处理剂,在杂草大量萌发之前施药于土表,将杂草 死于萌芽期。防除根状茎萌发的多年生杂草 采用 输导作用强的选择性除草剂,在杂草营养生长后期进 瓒施,使药剂向下辱根茎系统,从而更好地发
YAN Hai 2006 2.5 化学除草 即用除草剂除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化学除草的这一选 择性,是根据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之间植株高矮和根系 深浅不同所形成的“位差”、种子萌发先后和生育期不 同所形成的“时差”、以及植株组织结构和生长形态上 的差异、不同种类植物之间抗药性的差异等特性而实现 的。 此外,环境条件、药量和剂型、施药方法和施药时期等 也都对选择性有所影响。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安全剂,用以拌种或与除草剂混合 使用,可保护作物免受药害,扩大了除草剂的选择性和使 用面。由种子萌发的一年生杂草,一般采用持效期长的 土壤处理剂,在杂草大量萌发之前施药于土表,将杂草 杀死于萌芽期。防除根状茎萌发的多年生杂草,则采用 输导作用强的选择性除草剂,在杂草营养生长后期进行 叶面喷施,使药剂向下传导至根茎系统,从而更好地发 挥药效
化学除草的特点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及时、省工、经济等特 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作业,还有利于促进 免耕法和少耕法的应用、水稻直播栽培的实 现以及密植程度与复种指数的合理提高等 但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可导致长远 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除草剂的品种和剂型 向低剂量、低残留的方向发展,同时力求与 其他措施有机地配合,进行综合防除,以减 少施药次数与用药量。 YAN Hai 2006
YAN Hai 2006 化学除草的特点 ◼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及时、省工、经济等特 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作业,还有利于促进 免耕法和少耕法的应用、水稻直播栽培的实 现以及密植程度与复种指数的合理提高等。 但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可导致长远 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除草剂的品种和剂型 向低剂量、低残留的方向发展,同时力求与 其他措施有机地配合,进行综合防除,以减 少施药次数与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