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力:可能出现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的异 常(例如,药物、酒精、催眠和气功入静会使人产生幻觉);对规范禁忌 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削弱,甚至消失。医生和精神病学家都十分重视区 分正常与异常的意识状态。 五、睡眠与唤醒 从生理学角度看,意识是一种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与下丘脑和网状 结构等神经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心率、血流量、呼吸等生理指标 区分唤醒的程度 睡眠是与唤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1、睡眠的需要 人和动物都需要睡眠,只是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人:8小时左右 牛:3.9小时,马:2.9小时,狐狸:9.8小时,蝙蝠:19.9小时 附图2-1:人与动物睡眠时间比较 功 hn 0.6 hn 84hn 80hm 3.9 hn n38M29 蝙蝠犰狳貓 牛绵羊山羊马 图51人与各类动物曦眠时间之比较 (同样每天都是24小时的作息活动·而蝙蝠的睡眠时间·要比马多出七倍。) (采自at·1988) 人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16小 时,6个月:13小时,儿童(2---12岁)10---12小时,青少年(12-18 岁):9--10小时,成人:7-8小时,老年(60岁以上):5-7小时 (Roffwarg et al., 1966) 睡眠是人们所必需的,但有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如果不让人睡眠, 会是怎样,这就是睡眠剥夺试验。睡眠剥夺时间长的有200小时,还有 更长的,连续11天。结果令人意外: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
降低、缺乏自我照料能力和辨别力;可能出现自我知觉和客体知觉的异 常(例如,药物、酒精、催眠和气功入静会使人产生幻觉);对规范禁忌 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削弱,甚至消失。医生和精神病学家都十分重视区 分正常与异常的意识状态。 五、睡眠与唤醒 从生理学角度看,意识是一种唤醒状态,这种状态与下丘脑和网状 结构等神经结构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从心率、血流量、呼吸等生理指标 区分唤醒的程度。 睡眠是与唤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1、睡眠的需要 人和动物都需要睡眠,只是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人:8 小时左右, 牛:3.9 小时,马:2.9 小时,狐狸:9.8 小时,蝙蝠:19.9 小时. 附图 2-1:人与动物睡眠时间比较。 人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新生儿:16 小 时,6 个月:13 小时,儿童(2---12 岁)10---12 小时,青少年(12---18 岁):9---10 小时,成人:7---8 小时,老年(60 岁以上):5---7 小时. (Roffwarg.et al.,1966) 睡眠是人们所必需的,但有的心理学家就想看看如果不让人睡眠, 会是怎样,这就是睡眠剥夺试验。睡眠剥夺时间长的有 200 小时,还有 更长的,连续 11 天。结果令人意外:受试者除了感到极度疲劳,昏昏欲
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Webb,1975 Gulevich,etal.,1966)注:与感觉剥夺试验比较。 2、睡眠的阶段性特征 1929年,德国神经生理学家伯格( Hans Berger)发明了脑波仪, 可以记录脑电波的变化。这种技术在50年代被心理学家采用,成为研究 睡眠的主要工具。 心理学家根据脑电波形态的变化,把睡眠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附图2-2:不同睡眠阶段脑电波 阶段0皘醒)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Mm an 阶段4 Wwww REM阶段 A州M 100A 阶段1:睡眠开始,即平常所指昏昏欲睡的感觉; 阶段2: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 阶段3与阶段4:深睡阶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 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5:快速眼动睡眠(REMs),除脑电波形改变之外,睡眠者的眼 球呈快速跳动现象。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
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并无显著异常现象发生。 (Webb,1975; Gulevich,et al.,1966) 注:与感觉剥夺试验比较。 2、睡眠的阶段性特征 1929 年,德国神经生理学家伯格(Hans Berger)发明了脑波仪, 可以记录脑电波的变化。这种技术在 50 年代被心理学家采用,成为研究 睡眠的主要工具。 心理学家根据脑电波形态的变化,把睡眠过程分成五个阶段。 附图 2-2:不同睡眠阶段脑电波 阶段 1:睡眠开始,即平常所指昏昏欲睡的感觉; 阶段 2:浅睡阶段,开始正式睡眠; 阶段 3 与阶段 4:深睡阶段;不易叫醒;(脑电波形有变化,所以分 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阶段 5:快速眼动睡眠(REMs),除脑电波形改变之外,睡眠者的眼 球呈快速跳动现象。快速眼动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间歇性出现,每次
约持续十分钟左右。此时如果将睡眠者唤醒,绝大多数(80%以上)报告 说他正在做梦。 前四个阶段也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相) 就一夜7一8小时的整个睡眠过程看,属于沉睡期的第四阶段,主要 出现在前半夜的一段时间(睡后两个半小时内)。REMs主要出现在中夜 及以后,大约每隔90分钟出现一次,一夜之间出现4-5次左右。根据 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研究,一般大学生的睡眠期间,阶段2约占全时间 的50%,阶段4约占全时间的15%,REMs约占全时间的25%。新生儿的睡 眠中,REMs约占睡眠时间的一半。据此推断,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 老年人睡眠时做梦少,REMs的时间也占18%左右。(Webb,1975) 3、失眠 失眠是最普通的睡眠失常现象。在生活紧张的现今社会中,失眠现 象相当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失眠的困扰。失眠,表面 看似简单,其时形成的原因却非常复杂。这里不展开讨论,只是对日常 生活中如何处理失眠问题,提出十点建议:(注:只适用于轻度失眠,重 度失眠应接受专门治疗。) 考资料2-1 (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尔遇到的失眠经验,不必过分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 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前文中剥夺睡眠200小时者,仍 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尔失眠,如果 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越担心失眠,越 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办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和定 时起床的习惯。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周末假期,避 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储存,睡多了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借以使身体各器官保持良好状态。 剧烈运动,睡前应避免。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分劳心劳力的工作。 (5)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室隔离噪音,关灯睡觉。 (6)让床上简单化。 睡床只供睡觉用,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看电视、打电话 (7)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饮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有助于睡眠。过 饱对睡眠不利;咖啡、可乐、茶等刺激性饮料尤其不利于睡眠
约持续十分钟左右。此时如果将睡眠者唤醒,绝大多数(80%以上)报告 说他正在做梦。 前四个阶段也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相)。 就一夜 7-8 小时的整个睡眠过程看,属于沉睡期的第四阶段,主要 出现在前半夜的一段时间(睡后两个半小时内)。REMs 主要出现在中夜 及以后,大约每隔 90 分钟出现一次,一夜之间出现 4-5 次左右。根据 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研究,一般大学生的睡眠期间,阶段 2 约占全时间 的 50%,阶段 4 约占全时间的 15%,REMs 约占全时间的 25%。新生儿的睡 眠中,REMs 约占睡眠时间的一半。据此推断,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 老年人睡眠时做梦少,REMs 的时间也占 18%左右。(Webb,1975) 3、失眠 失眠是最普通的睡眠失常现象。在生活紧张的现今社会中,失眠现 象相当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失眠的困扰。失眠,表面 看似简单,其时形成的原因却非常复杂。这里不展开讨论,只是对日常 生活中如何处理失眠问题,提出十点建议:(注:只适用于轻度失眠,重 度失眠应接受专门治疗。) 参考资料 2-1 (1)首先建立信心。 对生活中偶尔遇到的失眠经验,不必过分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 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前文中剥夺睡眠200小时者,仍 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尔失眠,如果 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越担心失眠,越 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 避免失眠的最有效办法,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和定 时起床的习惯。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周末假期,避 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储存,睡多了无用。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保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借以使身体各器官保持良好状态。 剧烈运动,睡前应避免。 (4)睡前放松心情。 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分劳心劳力的工作。 (5)设计安静卧房。 尽量使卧室隔离噪音,关灯睡觉。 (6)让床上简单化。 睡床只供睡觉用,不在床上看书,不在床上看电视、打电话。 (7)睡前饮食适度。 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饮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有助于睡眠。过 饱对睡眠不利;咖啡、可乐、茶等刺激性饮料尤其不利于睡眠
(8)饮酒不利睡眠。 酒后容易入睡,但酒后的睡眠易醒,醒后很难入睡 (9)忌服安眠药物 未经医生处方,不要自行购用安眠药,有副作用。 (10)失败后的做法。 如果上述建议不能生效,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果实在 无法入睡,就起床做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只是不宜使身心过劳。(引 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1994) 六、梦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但是对于梦 的了解并不容易。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梦是睡眠时灵魂所做的事情, 醒来时要对灵魂所做的事负责:古埃及曾有规定:梦中借钱醒来以后是 要还的。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关于梦的迷信和误解。 现代心理学认为梦是睡眠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是唤醒水平较 低,我们意识不到梦中的内容,或者意识到的只是残缺零散的梦象。这 样说并不暗示梦都是完整和有序的,是与否都没有足够的可靠依据,但 是醒来以后陈述的梦,是经当事人有意无意修改过的。 1、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对梦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的 名著《梦的解析》(1900),被后人誉为是改变历史的书籍。但是他 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多年精神病治疗的经验的总结,用来解释普通人是有 缺陷的 附图2-3: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l856-1939)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的愿望通常都是被压抑的,这种被压抑的 能量必须得到宣泄,否则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而睡眠状态中“自我”放 松了警惕,潜意识的愿望得以在意识层面寻求满足;但是,为了不把“自 我”惊醒,这种“满足”总是象征性的,而不是赤裸裸的。所以梦是被
(8)饮酒不利睡眠。 酒后容易入睡,但酒后的睡眠易醒,醒后很难入睡。 (9)忌服安眠药物。 未经医生处方,不要自行购用安眠药,有副作用。 (10)失败后的做法。 如果上述建议不能生效,建议你仍保持定时上床的习惯。如果实在 无法入睡,就起床做些最不令人烦心的活动,只是不宜使身心过劳。(引 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1994) 六、梦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但是对于梦 的了解并不容易。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梦是睡眠时灵魂所做的事情, 醒来时要对灵魂所做的事负责;古埃及曾有规定:梦中借钱醒来以后是 要还的。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关于梦的迷信和误解。 现代心理学认为梦是睡眠状态下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是唤醒水平较 低,我们意识不到梦中的内容,或者意识到的只是残缺零散的梦象。这 样说并不暗示梦都是完整和有序的,是与否都没有足够的可靠依据,但 是醒来以后陈述的梦,是经当事人有意无意修改过的。 1、精神分析心理学对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早对梦提出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的 名著《梦的解析》(1900),被后人誉为是改变历史的书籍。但是他 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多年精神病治疗的经验的总结,用来解释普通人是有 缺陷的。 附图 2-3: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的愿望通常都是被压抑的,这种被压抑的 能量必须得到宣泄,否则就会导致心理问题,而睡眠状态中“自我”放 松了警惕,潜意识的愿望得以在意识层面寻求满足;但是,为了不把“自 我”惊醒,这种“满足”总是象征性的,而不是赤裸裸的。所以梦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