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一般为首选药物。 ·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或不宜使用者应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 Behcet病、复发性VKH、交感性眼炎宜选用苯丁酸氮芥、 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11 免疫抑制剂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 糖皮质激素一般为首选药物。 • 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或不宜使用者应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 Behcet 病、复发性 VKH、交感性眼炎宜选用苯丁酸氮芥、 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比较 对受体的 对水钠的对糖代谢 类别药物 半效期 影响 的影响抗炎作用等效剂量半衰期 亲和力 (比值) (mg) (比值)(比值) (分) (小时) 短效 氢化可的 1.0 1.0 1.0 20 8~12 松 可的松 0.01 0.8 0.8 0.8 8~12 中效 泼尼松 0.05 0.6 3.5 35~4.0 >200 12~36 泼尼松龙2 0.6 4.0 4.0 12~36 甲基泼尼 11.9 >200 12~36 松龙 曲安奈德 19 0 5.0 5.0 >200 长效 地塞米松7 0.75 >300 倍他米松5.4 0 33~35 25~35 0.60 >300 36~72
12 常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比较
给药方法 局部 点眼 用于急性前葡萄膜炎,混悬液比水溶液好。用时需 摇匀,点眼频度视炎症严重程度而定。 结膜下注射 与点眼相比,效果相同,副作用大,少用。 球旁注射 用于后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点眼效果不佳者。 球后注射 与球旁注射相比,效果相同,危险性增加,少用
13 给药方法 局部 • 点眼 用于急性前葡萄膜炎,混悬液比水溶液好。用时需 摇匀,点眼频度视炎症严重程度而定。 • 结膜下注射 与点眼相比,效果相同,副作用大,少用。 • 球旁注射 用于后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点眼效果不佳者。 • 球后注射 与球旁注射相比,效果相同,危险性增加,少用
给药方法 全身 适应证 1伴有cME的双侧严重前葡萄膜炎 2双侧严重中间葡萄膜炎,严重的后葡萄膜炎, 严重的全葡萄膜炎 3不能耐受球旁注射 4高眼压不能点眼 5合并有全身疾病的葡萄膜炎
14 给药方法 全身 • 适应证 1.伴有CME的双侧严重前葡萄膜炎 2.双侧严重中间葡萄膜炎,严重的后葡萄膜炎, 严重的全葡萄膜炎 3.不能耐受球旁注射 4.高眼压不能点眼 5.合并有全身疾病的葡萄膜炎
给药方法 全身 用法 1.口服:强的松 剂量:1~1.5mg/kg.d)×1~2周 减量:每周一次,每次10mg, 至30mg/d,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每次5mg 维持:15~20mg/d,>3月 2静滴:国外基本不用
15 给药方法 全身 用法: 1.口服:强的松 剂量:1~1.5mg/(kg.d)×1~2周 减量:每周一次,每次10 mg, 至30 mg/ d,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 每次5 mg 维持:15~20mg/d, >3月 2.静滴: 国外基本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