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取不同的g角时,Of(a)的曲线如图所示, <φ 150 d45° d60 p75 60 0 30°60°90°120°150°180° 控制角
当取不同的φ角时, θ=f(α)的曲线如图所示
(1)当α>中时 稳定分量3与自由分量如图3-2(b所示,叠加后电流波形i2的导通角 B<180,正负半波电流断续,α愈大θ愈小,波形断续愈严重 过当列时 电流自由分量=0,12=;B=180。正负半周电流处于临界连续状态, 相当于晶闸管失去控制,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此时电流波形滞 后电压φ角 (3)当<中时 如果触发脉冲为窄脉冲,则当Ug2出现时,VT的电流还未到零, VT2管受反压不能触发导通;待VT中电流变到零关断,VT2承受 正压时,脉冲已消失,无法导通。这样使负载只有正半波,电流 出现很大的直流分量,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带电感性负载时,晶闸管应当采用宽脉冲列,这样在a<时,虽 然在刚开始触发晶闸管的几个周期内,两管的电流波形是不对称 的,但当负载电流中的自由分量衰减后,负载电流即能得到完全 对称连续的波形,电流滞后电源电压φ角,但实际是晶闸管是不 可控的。所以晶闸管的移相范围≤a<丌
(1) 当α >φ时 稳定分量iB与自由分量is如图3-2(b)所示,叠加后电流波形i2的导通角 θ <180,正负半波电流断续, α愈大θ愈小,波形断续愈严重。 (2) 当α =φ时 电流自由分量is=0,i2=iB;θ=180。正负半周电流处于临界连续状态, 相当于晶闸管失去控制,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此时电流波形滞 后电压φ角。 (3) 当α <φ时 如果触发脉冲为窄脉冲,则当Ug2出现时,VT1的电流还未到零, VT2管受反压不能触发导通;待VT1中电流变到零关断, VT2承受 正压时,脉冲已消失, 无法导通。这样使负载只有正半波,电流 出现很大的直流分量,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带电感性负载时,晶闸管应当采用宽脉冲列,这样在α <φ时,虽 然在刚开始触发晶闸管的几个周期内,两管的电流波形是不对称 的,但当负载电流中的自由分量衰减后,负载电流即能得到完全 对称连续的波形,电流滞后电源电压φ角,但实际是晶闸管是不 可控的。所以晶闸管的移相范围φ ≤α < π
综上所述,单相交流调压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流波形与单相桥式可控整流 交流侧电流波形一致,改变控制角α可以改变负载电压 有效值。 ②带电感性负载时,不能用窄脉冲触发,否则当α<φ时 会发生有一个晶闸管无法导通的现象,电流出现很大 的直流分量。 ③带电感性负载时,α的移相范围为φ~180,带电 阻性负载时移相范围为0~180
综上所述,单相交流调压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 带电阻性负载时,负载电流波形与单相桥式可控整流 交流侧电流波形一致,改变控制角 α可以改变负载电压 有效值。 ② 带电感性负载时,不能用窄脉冲触发,否则当 α < φ 时 会发生有一个晶闸管无法导通的现象,电流出现很 大 的直流分量。 ③ 带电感性负载时, α 的移相范围为 φ ~ 180 ,带电 阻性负载时移相范围为0 ~ 180
3.1.2相位控制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一一 兴1负载Y形连接带中性线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VT R R VT R VT R R N N
3.1.2 相位控制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1 负载Y形连接带中性线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它由3个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组合而成,其公共点为 三相调压器中线,每一相可以作为一个单相调压器单 独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波形与单相交流调压相同。 在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中,每相负载电流为正负对称 的缺角正弦波,它包含有较大的奇次谐波电流,3次谐 波电流的相位是相同的,中性线的电流为一相3次谐波 电流的三倍,且数值较大,这种电路的应用有一定的 局限性
它由3个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组合而成,其公共点为 三相调压器中线,每一相可以作为一个单相调压器单 独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波形与单相交流调压相同。 在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中,每相负载电流为正负对称 的缺角正弦波,它包含有较大的奇次谐波电流,3次谐 波电流的相位是相同的,中性线的电流为一相3次谐波 电流的三倍,且数值较大,这种电路的应用有一定的 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