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基本配置 ()以基本配置的信息插座量作为基础配置; (2)垂直干线的配置:每48个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纤,适用于计算 机网络;电话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选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所需线对 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并考虑适当的备用量 (3)当楼层信息插座较少时,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内,可几层合用HUB 并合并计算光纤芯数,每一楼层计算所得的光纤芯数还应按光缆的标称 容量和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4)如有用户需要光纤到桌面(FTTD),光纤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 引至桌面,上述光纤芯数不包括FTTD的应用在内 (5)楼层之间原则上不敷设垂直干线电缆,但在每层的F可适当预留 些接插件,需要时可临时布放合适的缆线。 它的特点为: 每个工作区有2个以上的信息插座,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供语音、视频和高速数据传输; 有一个很好环境,为客户提供服务; 因为光缆的使用,可以提供很高的带宽
它的基本配置: ⑴ 以基本配置的信息插座量作为基础配置; ⑵ 垂直干线的配置:每48个信息插座宜配2芯光纤,适用于计算 机网络;电话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选用对绞电缆,按信息插座所需线对 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置,并考虑适当的备用量; ⑶ 当楼层信息插座较少时,在规定长度的范围内,可几层合用HUB, 并合并计算光纤芯数,每一楼层计算所得的光纤芯数还应按光缆的标称 容量和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⑷ 如有用户需要光纤到桌面(FTTD),光纤可经或不经FD直接从BD 引至桌面,上述光纤芯数不包括FTTD的应用在内; ⑸ 楼层之间原则上不敷设垂直干线电缆,但在每层的FD可适当预留 一些接插件,需要时可临时布放合适的缆线。 它的特点为: 每个工作区有2个以上的信息插座,不仅灵活方便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供语音、视频和高速数据传输; 有一个很好环境,为客户提供服务; 因为光缆的使用,可以提供很高的带宽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的一般原则 (1)兼容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灵活性原则 (4)可靠性原则 (5)先进性原则 (6)可扩展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8)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2.设计要点 在具体进行设计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1)尽量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 (2)了解建筑物、楼宇间的通信环境; (3)确定合适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4)选取适用的介质 (5)以开放式为基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产品和设备兼容 (6)将初步的系统设计和建设费用预算告知用户
三、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1.设计的一般原则 ⑴ 兼容性原则 ⑵ 开放性原则 ⑶ 灵活性原则 ⑷ 可靠性原则 ⑸ 先进性原则 ⑹ 可扩展性原则 ⑺ 经济性原则 ⑻ 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 2.设计要点 在具体进行设计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⑴ 尽量满足用户的通信要求; ⑵ 了解建筑物、楼宇间的通信环境; ⑶ 确定合适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⑷ 选取适用的介质; ⑸ 以开放式为基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产品和设备兼容; ⑹ 将初步的系统设计和建设费用预算告知用户
42系统设计 学习目标:了解系统指标和技术指标。 掌握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过程。 学习重点:知道基本的系统指标和技术指标并掌握其设计的步骤。 学习难点:掌握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过程,并会实际应用 系统分级与传输距离限制 系统的分级是指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中的最高传输频率进行分级,其 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传输带宽需要。表4-5给出了标准中关于系统分级与传 输距离的限制
4.2 系统设计 学习目标:了解系统指标和技术指标。 掌握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过程。 学习重点:知道基本的系统指标和技术指标并掌握其 设计的步骤。 学习难点:掌握系统设计的步骤和过程,并会实际应用。 一、 系统分级与传输距离限制 系统的分级是指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中的最高传输频率进行分级,其 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传输带宽需要。表4-5给出了标准中关于系统分级与传 输距离的限制
表4-5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 对绞电缆传输距光缆传输距离 离(m 应用举例 最高 m) 传输频率 100g 009多模单模 类 5类 100kHz 2000 3000 PHX、X.2l/V/11 B I Mhz 200 260 N-ISDN, CSMA/CDIBASE5 1 6Mhz CSMA/CD1OBASE-T Token 100 160 Ring 4Mbit/s, Token Ring 1 mBit/s 100 Token Ring 16Mbit/ Mhz 100 ISDN(ATM)、 TP-PMD CSMA/CD/FOIRL, CSMA/CD 光缆 2000 3000 1OBASE-F Token ring、FDDI、 LCF FDDI SM FDDI、 HIPPI、ATM、FC
最高 传输频率 对绞电缆传输距 离(m) 光缆传输距离 (m) 应用举例 100Ω 3类 100Ω 5类 多模 单模 A 100kHz 2000 3000 - - PHX、X.21/V/11 B 1Mhz 200 260 - - N-ISDN、CSMA/CDIBASE5 C 16Mhz 100 160 - - CSMA/CD10BASE-T 、 Token Ring 4Mbit/s 、 Token Ring 16Mbit/s D 100 Mhz 100 - - Token Ring 16Mbit/s 、 BISDN(ATM)、TP-PMD 光 缆 - - - 2000 3000 CSMA/CD/FOIRL、CSMA/CD 10BASE-F Token Ring、FDDI、LCF FDDI 、SM FDDI、HIPPI、ATM、FC 表4-5系统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
二、系统指标 1基于链路的五类系统技术指标 1)一链路最大衰减 2)—近端串音衰减 3)-桥接分岔或多组合电缆,以及连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电缆,任一 对称电缆单元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至少要比单一组合的4对电缆的近端 串音衰减提高一个数值x x=6dB+101g (n+ 1)dB 式中n:电缆中相邻的对称电缆单元数。 4)--回波损耗 5)--衰减与近端串音比 6)--直流环路电阻 7)-传播时延 8)—光缆波长 9)——光缆链路的衰减 10)-—光纤链路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 1)-—光波损耗 12)—阻抗匹配
二、系统指标 1.基于链路的五类系统技术指标。 1)--链路最大衰减 2)---近端串音衰减 3)---桥接分岔或多组合电缆,以及连接到多重信息插座的电缆,任一 对称电缆单元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至少要比单一组合的4对电缆的近端 串音衰减提高一个数值x。 x=6dB+10lg(n+1)dB 式中n:电缆中相邻的对称电缆单元数。 4)---回波损耗 5)---衰减与近端串音比 6)---直流环路电阻 7)---传播时延 8)---光缆波长 9)----光缆链路的衰减 10)---光纤链路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 11)---光波损耗 12)---阻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