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辨”与“辫”。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瓣”。但“辨 诬”也可写作“辨诬”,“辨白”也可写作“辨白”,“辨正” 也可写作“辨正”。“辫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 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辨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 号或写出文字。 12.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 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 “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 们 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 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 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 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 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
10.“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 诬”也可写作“辩诬” , “辨白”也可写作“辩白” , “辨正” 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 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 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 号或写出文字。 12.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 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 “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 们”。 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 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 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 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 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 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 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 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 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 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 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 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
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 “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 “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22.“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 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 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23.“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 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 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 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 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 用“定” 24.“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 “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 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 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 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 “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 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 所以用“度” 25.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
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 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 “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 “神采”“光采”“兴高采烈”。 22.“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 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 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 23. “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 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 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 “定”。“制订发展 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 , 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 用“定”。 24. “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 “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 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 “虚度年 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 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 “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 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 所以用“度”。 25.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