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 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 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 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35.48KB页数: 3
一、水样的的类型 1.瞬时水样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当水体水质 稳定,或其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时,瞬时水样具 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组分及含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时,就应隔时、多点采集 瞬时样,分别进行分析,摸清水质的变化规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1.76KB页数: 2
一、水样的消解 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中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消解处理。消解处理的目 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性,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 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0.56KB页数: 2
一、水质监测的对象水质监测可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 (江、河、湖、库、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一)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是一些比较经典、准 确度较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0.35KB页数: 1
一、水样浊度测定 1、操作60分 (1)制作浊度标准系列30分取样、定容、标识正确 (2)测定30分水样取量正确、观察正确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9.41KB页数: 5
一、大纲说明 (一)目的和任务 《环境监测实验》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实验课程,是学生熟悉专 业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课程理解,锻炼观察、分析能力,培养研究和应用能力 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基本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5.78KB页数: 3
一、目的与任务 《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是环境监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监测教学目标 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与环境监测的理论教学、境监测实验教学构成课程教学的有机整 体。 《环境监测》教学实习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监测的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由于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监测项目多,内容复杂、综合,需要长时 间连续操作,而且有一定的研究性,一般实验课无法安排,而这些内容又是农业资源与 环境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实习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教学实习,可以锻炼学 生环境质量监测技能,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课程兴趣,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7.17KB页数: 2
一、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依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和环境科学专 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把环境监测课程建设成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学 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教学手段先进,实践教学考核科学、规范的优秀课程。 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新编环境监测实验、实习指导书,开发研究 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建设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 段,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强化与规范实践教学,建立高质量试卷库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4.47KB页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