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选择题:在五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选项,并将相应序号A、B、C、D或E填入答题纸上;每题2分,共20分。 1.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解决()问题 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目标意识和理想观 C.金钱观、苦乐观和幸福观 D.成才观和人生价值观 E.爱情观和友谊观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5.5KB页数: 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质是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2KB页数: 5
一、单项选择 1、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为人民服务 B.为个人谋福利 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6.5KB页数: 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 1、世界观是()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1KB页数: 7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每小题1分,共30分) 1科学的人生观是()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4KB页数: 8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述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概况 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础理论 第六章环境权 第七章 资源权 第八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第九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十章环境污染防治法 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体制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环境民事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环境刑事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国际环境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16.5KB页数: 116
一、单项选择题 1.”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 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 B.秦朝的《田律》 C.《唐律》 D.西周的《伐崇令》
文件格式: DOC大小: 62.5KB页数: 11
银行法部分 一、存单纠纷案件 案例 1:如何确定银行应否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 2: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 案例 3:存单纠纷案件中银行的举证责任 案例 4:借新还旧法律效力问题 案例 5:冒用他人银行卡行为的定罪分析 案例 6: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的法律界定 案例 7:信用卡挂失后的风险责任承担 二、贷款担保纠纷案件 案例 1:保证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案例 2:保证人的资格和条件 案例 3:保证期间及其效力 案例 4: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案例 5:保证人抗辩权的行使 案例 6:物保与人保并存时保证人的法律责任 案例 7: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案例 8: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 案例 9:动产抵押法律问题 案例 10:最高额抵押的法律问题 案例 11:股票质押贷款的法律问题 案例 1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质押的法律问题 票据法部分 案例 1: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 案例 2:票据交付的法律意义 案例 3:伪造票据的责任承担问题 案例 4:票据变造中当事人的权利与责任 案例 5:票据法上代理制度的适用 案例 6:我国票据法对票据关系中“对价”的特殊规定 案例 7:支票付款中付款银行的法律责任 案例 8:票据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后持票人的权利 案例 9:票据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分 证券法部分 案例 1:证券发行中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承担 案例 2: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案例 3: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案例 4:证券商欺诈客户的行为及其责任承担 案例 5: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的性质界定 保险法部分 案例 1: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案例 2:保险合同的订立 案例 3:保险合同解释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案例 4:保险合同的无效 案例 5: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确认 案例 6:财产保险中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案例 7:财产保险中的保险赔偿 案例 8: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确认 案例 9:人身保险中的如实告知义务 案例 10:被保险人自杀时保险金的给付问题 案例 11: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的给付 案例 12:保险近因原则在寿险理赔中的运用
文件格式: DOC大小: 707KB页数: 93
第一章金融概述 关键词 金融货币信用信用形式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利率 直接金融间接金融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广义金融与狭义金融? 2.金融形态可分为哪些范畴? 3.信用的要素、职能及分类?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60KB页数: 100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们较熟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类较早进行研究的心理现象之一。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 教育家孔子就论述过他的学生的各种性格特征。论语中就记录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的描述:“闵子待侧, 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1他还把人 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每种人有不同的性格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1.5KB页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