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菲涅尔透镜存在实际光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由非球面透镜和棒锥镜组成的高效非成像聚光光学系统。在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序列模式下对非球面透镜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小球差,像面光斑的几何半径从42mm降到了1.7mm。基于此,在Zemax的非序列模式下,完成了非球面透镜和棒锥镜的建模和优化,通过蒙特卡罗光线追迹分析实现了光学效率为87%、接收角为0.9°的非成像聚光光学系统。最后,基于非球面透镜阵列和棒锥镜样品,实现了高倍聚光型光伏模组的封装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组的光电转换效率达30.03%,与菲涅尔透镜构成的高倍聚光型光伏模组相比有显著提升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2MB页数: 8
实验一 电光调制实验 实验二     声光调制 实验三 光电倍增管电流倍增特性与特性参数测量实验 实验四     光电探测器性能指标测量实验 实验五 太阳能电池光伏特性测量实验 实验六 LD 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光路调整实验 实验七     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特性测量实验 实验八     氦氖激光器谐振腔调整及测量实验 实验九     LED 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十     四象限探测器测量实验 实验十一    氦氖激光模式分析实验 实验十二    高斯光束的传输与变换实验 实验十三    LD 泵浦 Nd: YVO4 固体激光器性能参数测量实验 实验十四    LED 温度特性及色度测量实验 实验十五    LD 耦合光纤激光器光电特性及温度特性测试实验 实验十六 线阵和面阵CCD传感器原理实验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55MB页数: 111
实验一 光电子实验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二 精密光路调整 实验三 激光器基本参数测试 实验四 外腔反馈对激光器的影响 实验五 激光的强度和偏振控制 实验六 高斯光束的传输和变换 实验七 激光的外调制实验 实验九 光纤通信实验 实验十 光学倍频实验 实验十一 光纤传输和波分复用 实验十二 激光光栅谐振腔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27MB页数: 52
《红外与激光工程》:多谱段相机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刘鑫、黄一帆、李林、靳晓瑞)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47MB页数: 6
实验一 光散斑的性质及测试实验 实验二 面内位移的散斑测量实验 实验三 物体形变的散斑测量实验 实验四 激光干涉精密测量实验 实验五 激光衍射计量技术实验 实验六 巴俾特原理及细丝直径测量实验 实验七 激光共焦三维测量实验 实验八 光学傅里叶变换及图像处理方法实验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13.35KB页数: 25
超精密光学元件是决定高端装备性能的核心元件,在大科学装置、精密仪器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对光学元件进行高精度检测是保证元件质量的重要途径。光学检测技术因具有非破坏性、高精度而成为光学元件检测的有效技术。首先,对超精密光学元件主要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技术原理、研究现状和应用瓶颈;其次,针对光学检测技术中的相位解调问题,以波长移相测量技术为例,结合超精密平面光学元件检测,概述了相位解调算法的原理与实现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展望光学元件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件格式: PDF大小: 7.08MB页数: 20
引言 设备介绍 实验原理 安装与操作 干涉仪使用技巧 实验 1:干涉测量法入门 实验 2:空气的折射率 实验 3:玻璃的折射率 附加实验的建议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55MB页数: 19
We study the di-photon rate in Higgs decays within singlet extensions of the supersymmetric standard model. In particular we point out that light charginos as well as a light charged Higgs can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corresponding partial decay width, allowing for an explan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indication whithin a natural supersymmetric model. This is in contrast to the ‘light stau scenario’ propos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SSM which requires a large amount of electroweak fine tuning
文件格式: PDF大小: 888.04KB页数: 19
Direct detection of WIMPs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1MB页数: 28
4.1 塞曼效应 4.2 磁共振技术 4.3 原子频标 4.4 斯塔克效应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04MB页数: 112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