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产生和形成的理论条件是什么?(P4-5、7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 原则和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准备了理论条件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46.8KB页数: 6
1、国情—一这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2、中国的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切3、入点 1840年后,4、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主义虽受到冲击 仍占明显优势,资本主义虽有所发展,但未成为主要经济形式;帝国主义是封建主义 的后台,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傀儡,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人民极端贫困, 这些就是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主要依据。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 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 要求。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但是近代中国国情仍 然对我们的建设事业产生着影响,如经济落后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0.5KB页数: 10
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评价毛泽东的人学思 想,对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人学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晚年的迷误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围绕中国人民的 自由解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问题,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价值为中介,以人的 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表现出对劳苦大 众、社会底层命运的特别关注;对社会公平的执着追求;对主体观念的改造和重建的高度重 视;对个性解放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力推崇的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哲学人本主义传统和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精神,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8.5KB页数: 2
第一节 辨证的唯物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节 唯物的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 第三节 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第五节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六节 辨证的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第七节 唯物的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文件格式: DOC大小: 57.5KB页数: 15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实践 第五、六章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09.5KB页数: 62
一度被排除在外。近二三十年来,西方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对制度和制度中人与人的生产和交换关系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界的质疑,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而这时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产关系和制度因素在经 研究对象,但真正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而研究广义生产关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确立是 目的经济学家和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他研究经济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用理论的力量冲击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封建制度,论证资本主 制度背景)与生产力诸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的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自斯密以后,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 的前提下,研究人与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萨伊作为亚当·斯密学说的系统化考,他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财富的 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突出贡献就是对分配问题的关注。李嘉图生活的时代是英国资本家通过产业革命开始巩固其地 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条件和途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3.5KB页数: 7
建国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这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又集中表现为如何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非公有制经济 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对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做出 三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2.64KB页数: 5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分析沿着剩余价值理论这条红线揭 示了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生产部门由于投入其中的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 极不相同的利润率。但是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 过这种不断地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 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正是由于平均 利润的形成解决了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使资本家之间的利润得到了均衡而 无产阶级面临的则是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与剥削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7.5KB页数: 3
作为政府“致用”之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为政府 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最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 传统西方经济学主张的宏观政策目标是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 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宏观经济学界都有将宏观经 济政策目标的内容扩大化的趋向。国外有学者将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纳入 宏观政策目标。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依据近些年西方宏观 经济学界出于增进社会福利的考虑而越来越对供给面和长期增长问题感 兴趣,以及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特殊性,提出确定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应当依据三个原则: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9KB页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