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中,常常需要做工 作曲线(也叫标准曲线,或校正曲线,或检量线)。 例如,原子吸收法中作吸光度和浓度的工作曲线,极谱 法中作波高和浓度的工作曲线等等。在分析化学中所 使用的工作曲线,通常都是直线。一般是把实验点描 在坐标纸上,横坐标X表示被测物质的浓度,叫自变量 。大都是把可以精确测量或严格控制的变量(如标准 溶液的浓度)作为自变量;纵坐标y表示某种特征性质 (如吸光度、波高等)的量,称因变量,一般设因变 量是一组相互独立、其误差服从同一正态分布N(O, o2)的随机变量。然后根据坐标纸上的这些散点(实 验点)的走向,用直尺描出一条直线。这就是分析工 作者习惯的制作工作曲线的方法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17.5KB页数: 21
1.谱线黑度比较法 将试样与已知不同含量的标准样品在 定条件下摄谱于同一光谱感光极上,然 后在映谱仪上用目视法直接比较被测试 样与标样光谱中分析线黑度,若黑度相 等,样品中欲测元素的含量近似等于该 标准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5KB页数: 19
两种分光器的比较 (1)、分光原理不同,折射和衍射 (2)、棱镜的波长越短,偏向角越 大,而光栅正好相反。 (3)、光栅的谱级重叠,有干扰, 要考虑消除;而棱镜不存在这种 情况
文件格式: PPT大小: 55KB页数: 12
哈维法 在激发条件一定,谱线自吸可以忽略的 情况下。谱线强度I1与其邻近背景强度 B之比,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摄谱法系以光谱感光板作为检测器,故此时应考虑谱线黑度与被测定元素含量的关系.当分析线对的谱线所产生的黑度均落在乳剂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时,对于分析线和内标线分别得到
文件格式: PPT大小: 64KB页数: 23
原子光谱的产生,原子的核外电子一般处在基态运动 ,当获取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从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不稳定( 寿命小于1085),迅速回到基态射, 就要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此能量以 光的形式出显,既得到发射光谱
文件格式: PPT大小: 839KB页数: 29
对火焰的基本要求: (Ⅰ)燃烧速度,是指火焰由着火点向可 燃混凝气其他点传播的速度,供气速度 过大,导致吹灭,供气速度不足将会引 起回火。 (Ⅱ)火焰温度P42表3-2 (Ⅲ)火焰的燃气与助燃气比例 可将火焰分为三类: 化学计量火焰,富燃火焰,贫燃火焰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90.5KB页数: 34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共振线与吸收线 基态第一激发态,又回到基态, 发射出光谱线,称基振发射线 同样从基态跃迂至第一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 振线)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35.5KB页数: 27
1956年荷兰学者 van Deemter等在研究气液 色谱时,提出者露了组在两相的拉和传质过程 该理瓷模甭。 van deemter程的数相、液相色谱都造化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分子扩散项系数、传质阻力项系数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11KB页数: 35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Ber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后来不仅果分离色物盛还离无色物质,并现了种类繁多的各种色谱法许多气体液体和固体样都能我到的色谱法进行分离和析 前色谱法已厂应国于许多领域成为千分重要的分分析段。但不管属于哪一类色谱法,其共同的基本特点是真两个相不动的一和,称二为固定相:另相是携带样流过固定的流动体,称为流动相当流动中样混合物经过固定时,就会与固定发生作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写固定岳作用的类型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不同组分在相潼留时间长短不同,从而按先后木同的次序从固定中流出
文件格式: PPT大小: 400.5KB页数: 39
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根据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及范氏理论,可指导选择色谱分离的操作条件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81KB页数: 27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