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掌握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及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细胞器特点,及其增开起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二、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三、 线粒体的功能 四、 线粒体与人类疾病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一、 叶绿体的形状、大小和数目 二、 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三、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一、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三、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运输与装配 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一、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54MB页数: 47
一、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二、 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三、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四、 由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传递 五、 细胞信号传递的基本特征与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
文件格式: PDF大小: 4.03MB页数: 67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胞吞作用(Endocytosis)与胞吐作用(Exocytosis)
文件格式: PDF大小: 3.16MB页数: 45
一、 封闭连接 二、 锚定连接 三、 通讯连接 四、 细胞表面的黏着分子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07MB页数: 33
一、 胶原 二、 糖胺聚糖核蛋白聚糖 三、 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 四、 弹性蛋白 五、 植物细胞壁
文件格式: PDF大小: 1.67MB页数: 40
教学要求:掌握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方法,几种细胞组分的主要分析方法的原理及技术,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及显微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 光学显微镜技术 二、 电子显微镜技术 三、 扫描隧道显微镜 第二节 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一、 用超速离心技术分离细胞器、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 二、 细胞内核酸、蛋白质、酶、糖类与脂质等的显示方法(细胞化学) 三、 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免疫组化) 四、 细胞内特异核酸序列的定位与定性 五、 利用放射性标记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合成动态 六、 定量细胞化学分析技术 第三节 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镜操作技术 一、 细胞培养 二、 细胞工程
文件格式: PDF大小: 5.9MB页数: 60
一、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 二、 膜脂 三、 膜蛋白 四、 膜的流动性 五、 膜的不对称性 六、 细胞膜的功能 七、 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MB页数: 33
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病毒、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的概念,掌握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三、细胞的基本共性 第二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一、 病毒的基本知识 二、 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复制) 三、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和进化中的关系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一、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二、 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 三、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四、 古核细胞(古细胞) 第四节 真核细胞基本知识 一、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 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 三、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文件格式: PDF大小: 2.73MB页数: 48
教学要求:了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及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第二节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 细胞的发现 二、 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 三、 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四、 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 五、 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六、 细胞生物学的学术刊物与教学参考书
文件格式: PDF大小: 933.47KB页数: 26
第一、二、三章 细胞概述 第四章 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导 第六章 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 第七章 细胞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八章 细胞核和染色体 第九章 核糖体 第十章 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 细胞增值及其调控 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 第十三章 细胞衰老和凋亡
文件格式: DOCX大小: 110.71KB页数: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