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A.前瞻(zhan) 赡养(shan) 太监(jian) (jian)别 B.舵手(tuo) 舰艇(jidn) 凌辱(1ing) 角(ling) C.萌芽(meng) 盟誓(meng) 华裔(yi) 恋(yi) 棱依稠 D.派遣(qian) 谴责(qian) 丝绸(chou) 密(cho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A.这部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奇技淫巧的人情世态。 B.对社会上的一些高谈阔论,我们要有识别能力 C.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是好势头 D.勤劳、勇敢、智慧,这些民族的美德,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课文中一些地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演讲经常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加强演讲 的效果。请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部教科书。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 了坚韧 在生活这部书的引导、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富有的是精神 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谢冕 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20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 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 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21世纪的第一线曙光 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发生在距今99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 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100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 立100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 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 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前瞻(zhān) 赡养(shàn) 太监(jiàn) 鉴 (jiàn)别 B.舵手(tuó) 舰艇(jiàn) 凌辱(líng) 棱 角(líng) C.萌芽(méng) 盟誓(méng) 华裔(yì) 依 恋(yī) D.派遣(qiǎn) 谴责(qiǎn) 丝绸(chóu) 稠 密(ch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是 ( ) A.这部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奇技淫巧的人情世态。 B.对社会上的一些高谈阔论,我们要有识别能力。 C.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史无前例是好势头。 D.勤劳、勇敢、智慧,这些民族的美德,我们要永远发扬光大。 3.课文中一些地方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演讲经常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加强演讲 的效果。请在下文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句子,使前后文意贯通,构成排比句。 生命是一部教科书。在这本书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 了坚韧; , ; , 。在生活这部书的引导、启示下,我不断地成长、成熟。感谢生活!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富有的是精神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7 级迎新会上的演讲 谢冕 热烈祝贺你们来到北大。你们将在这里度过 20 世纪仅剩的最后几年。在这几年中,你 们无疑将接受本世纪全部伟大的精神财富,以及这一世纪无边无际的民族忧患的洗礼。你们 将以此为营养,充实并塑造自己,并以你们的聪明才智在这里迎接 21 世纪的第一线曙光。 你们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的机会。 发生在距今 99 年前的戊戌变法是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成 为那次失败的变法仅存的成果。你们正是在这个流产的变法失败 100 年、也是京师大学堂成 立 100 年的前夕来到这里的。当你们来到这到处都在建筑和整修的学校时,百年的沧桑,百 年的奋斗,百年的期待,一下子也都拥到了你们的面前,我设想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是在 巨大的欢欣之中感到了某种沉重
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 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1997年9月的今天,对 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 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12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 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 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 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 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 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 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 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 能有好的发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 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 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一一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 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 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 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 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 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 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 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 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 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 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 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 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 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 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 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 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 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 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 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 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 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 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
你们是未来世纪中国的建设者。你们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做出平凡的或是杰出的贡献,你 们中有的人可能还会成为未来世纪非常出色的人物。但不论如何,1997 年 9 月的今天,对 于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因 为你们的名字和这所伟大的学校产生了联系。中国有 12 亿人,你们的同龄人也应该以千万 为单位来计算,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幸能把自己的名字与这所学校联系起来。同学们,请以 负重感来代替你们高考胜利的欢欣吧! 你们从各地来到北大,从现在开始,你们已结束了中学学习的阶段,开始了大学学习的 阶段,在人的一生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虽然都是学习,中学只是普通教育,大学则是 专业教育,这才是真正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许多本事,是在这个阶段学到 的。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在欢迎本系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迎新会上,也发表过一个讲话。那 时我讲北大是做学问的地方,但是就重要性讲,还是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的问题很 复杂,但也很简单,就是在人的质量和品德方面有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人做好了,学问才 能有好的发挥。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 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前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他呼 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 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 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 一个人成就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决定这一切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学习。学习 是不能偷巧的,一靠积累,二靠思考,综合起来,才有了创造。但是第一步是积累。积累说 白了,就是抓紧时间读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让自己的大脑活跃起来。用前人的经验来 充实自己,先学习前人,而后发展前人,而后才有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但无论怎么说,首先是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我的经验是,不要抱怨,更不要拒绝 老师提供的那一串长长的书单,那里边有的道理,你们现在并不理解,但是要接受它,按照 那个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一本一本地读,古今中外都读,分门别类地读。有的书要反复读, 细读;有的书可以走马观花,快读;但是一定要读。 这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想告诉大家,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应付着方方面面工作的,不论是写文章、说话、论 证、做判断,靠的就是北大本科几年的读书的积累。那时还有很多的政治运动,用到学习上 的时间并不多,但也就是那些有限的时间里读到的那些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哲学、 语言学等方面的积累,支撑着我现时的繁重的工作。虽然时感知识不足,所知者少,但使我 有能力去应付那千头万绪的局面的,还是北大当学生那几年打下的基础。 事实上,人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这样专注的、系统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机会也就 随之失去了。等到工作临头,你发现罗曼·罗兰没有读过,高尔基没有读过,《离骚》没有 读过,《故事新编》没有读过,但丁和普希金也没有读过,那时工作逼着你发言,你只好手 忙脚乱地临时乱翻。那是应急,不是学习。匆忙中谁能把《约翰·克利斯朵夫》一口吞了下 来?即使吞了下来,你又能发表出什么意见呢?离开了大学,可以说,你基本上失去了大学 学习的条件,那时想起那一串长长的书单,你真是悔之莫及了。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呆子,然后才能做聪 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 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杜绝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智慧。 此外,要学好语言。不仅本国语言要学好,外国语也要学好。那种认为中文系学生不必 学好外语的观念,是一种短见,是很浅薄的。现在国门开放,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中国 要了解世界,世界也要了解中国,要靠语言这座桥梁
除了外国语,还有本国语。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不要写错别字,文字 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不要读 白话《史记》或《论语》今译之类的书,不是那些书不好,而是中文系学生应当掌握好古汉 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还有,也许已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了,但 是我还要讲,那就是中文系学生应当学毛笔字,还要识别繁体字。以上所说,对别人可能是 苛求,而对中文系学生而言,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 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还要谈谈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文学是非常神圣的。我 们讲敬业,就是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文学,有人说起源于劳动,有人说起源于游戏。在 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快让人轻松的作用。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 同于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游戏文学 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 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 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 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 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物 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 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 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 4.作者在本文中告诉北大学生,进入北大应该做些什么?(用不超过20字概括) 答 5.根据作者在本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诚北大97级中文系新生:“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 的机会。”请你简述这一过程和思路。 答 6.文章题目说“富有的是精神”。为什么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面对北 大97级中文系新生,作者告诉了他们如何学习中文? 答
除了外国语,还有本国语。现代汉语要掌握好,写文章要用语法,不要写错别字,文字 要漂亮。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古代汉语,中文系学生不会直接阅读古文,是耻辱。不要读 白话《史记》或《论语》今译之类的书,不是那些书不好,而是中文系学生应当掌握好古汉 语,直接和庄子和李白用他们当年的语言对话。还有,也许已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范围了,但 是我还要讲,那就是中文系学生应当学毛笔字,还要识别繁体字。以上所说,对别人可能是 苛求,而对中文系学生而言,则是必要的和起码的。 因为文学是你们的专业,所以我还要谈谈文学,在我的心目中,文学是非常神圣的。我 们讲敬业,就是要对文学怀有敬畏之心。文学,有人说起源于劳动,有人说起源于游戏。在 文学的功能中,是有游戏的成分,有让人愉快让人轻松的作用。 但文学从根本上说不能等 同于游戏,因此,我们不能游戏文学。 文学中的优秀部分,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类崇高精神的诗化。文学是一种让人变得高 雅、变得充实、变得聪明、变得有情趣的精神劳作。我们学习文学,是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 创造、去发展、去发扬光大,而不是把它当做手中的玩物。我讲这些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 有感于当前文学的某种缺陷和某种失落。 号称全国最高学府的北大,物质条件很差,有的方面如学生宿舍则是超乎寻常的差。物 质的贫乏并不等于精神的贫乏。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是强者,北大的这种富有,足 以抵抗那物质的贫乏而引以自豪。走在我们前面的,有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他们一介布 衣,终生清贫,但却是我们永远敬重的精神的强者。 4.作者在本文中告诉北大学生,进入北大应该做些什么?(用不超过 20 字概括) 答: 。 5.根据作者在本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诫北大 97 级中文系新生:“你们要珍惜这百年不遇 的机会。”请你简述这一过程和思路。 答: 6.文章题目说“富有的是精神”。为什么说“在精神方面,北大是富有的”?面对北 大 97 级中文系新生,作者告诉了他们如何学习中文? 答:
二)对中国科技发展滞后的一点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 李约瑟为何由一个生物化学家转变为一个特别关注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科学史学 家?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937年三个中国留学生来到了剑桥,李从这三个中国学生身 上看到一个勤奋、智慧和谦让的民族的影子,由此,产生了他的第一问:“为什么以伽利略 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不是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欧洲?”这一问成了促使李约瑟历尽半个世 纪潜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动力,1942年他撇下他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来到了生疏的中 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中国在获取和利用自然知识上比西方更有效?“为什么在 国,在对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第二问 这两问从此逐步被公认为“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之谜”,成为中外科学史研究中的 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成为中国人的“李约瑟情结”,因为中国一直被光荣的历史回忆和现 实落后的屈辱所困扰,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从痛苦的历史反省中认识历史,寻求 条民族复兴的道路 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落后绝不在于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西方人低,而在于科学技术发展 的环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很尖刻的话:“中国人就个人从事研究的禀赋 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 认为它可以取得任何成就。”(引自怀特海著《科学与近代世界》) 中国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作过诸多贡献,尽管有争议。但在近代,特别是自清代 以后,在“闭关自守”的政策下,科学技术日渐衰落,尽管在18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曾占 世界的28.7%,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等于英国的3倍,但这只是落日余晖,强弩之末,而 此时欧洲正在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迪下,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经济与 文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验证了解放思想一解放生产力一 经济、技术、文化及社会大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而在思想禁锢,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极低的 社会环境中,人的聪明才智很难得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也难以得到发展 经济学家罗森堡在《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中认为:“就科学技术 本身而论,直到15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显然高于欧洲,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原因 在于西欧在中世纪后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首先取决于制度安排,但也取决于制度及民族文化传统本身的适配性。制度 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深层的信念结构,这些信念结构是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 也是一个国家力量强弱的根源,在看到我们的体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正面因素时,同时也应 正视其负面因素,我们必须在自我批判中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道”本“器”末,贬低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没 有形成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物质文化。在创新和守旧的抉择中趋于守旧,奉行“中庸之道 “天不变道亦不变”,缺乏创新精神。在教育中抑制个性,泯灭个性,缺乏自主精神,认为
。 二)对中国科技发展滞后的一点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重庆 李约瑟为何由一个生物化学家转变为一个特别关注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科学史学 家?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937 年三个中国留学生来到了剑桥,李从这三个中国学生身 上看到一个勤奋、智慧和谦让的民族的影子,由此,产生了他的第一问:“为什么以伽利略 为代表的近代科学不是产生在中国,而是产生在欧洲?”这一问成了促使李约瑟历尽半个世 纪潜心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动力,1942 年他撇下 他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来到了生疏的中 国,在对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他进而提出了他的第二问:“为什么在 公元前 1 世纪到公元 15 世纪中国在获取和利用自然知识上比西方更有效?” 这两问从此逐步被公认为“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之谜”,成为中外科学史研究中的 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成为中国人的“李约瑟情结”,因为中国一直被光荣的历史回忆和现 实落后的屈辱所困扰,忧国忧民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从痛苦的历史反省中认识历史,寻求一 条民族复兴的道路。 中国科学技术比西方落后绝不在于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西方人低,而在于科学技术发展 的环境,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很尖刻的话:“中国人就个人从事研究的禀赋 是不容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没有任何理由可以 认为它可以取得任何成就。”(引自怀特海著《科学与近代世界》) 中国对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作过诸多贡献,尽管有争议。但在近代,特别是自清代 以后,在“闭关自守”的政策下,科学技术日渐衰落,尽管在 1820 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曾占 世界的 28.7%,1830 年中国的工业产量等于英国的 3 倍,但这只是落日余晖,强弩之末,而 此时欧洲正在文艺复兴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迪下,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经济与 文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验证了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 经济、技术、文化及社会大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而在思想禁锢,以及资源配置效率极低的 社会环境中,人的聪明才智很难得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也难以得到发展。 经济学家罗森堡在《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中认为:“就科学技术 本身而论,直到 15 世纪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显然高于欧洲,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原因 在于西欧在中世纪后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不断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首先取决于制度安排,但也取决于制度及民族文化传统本身的适配性。制度、 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深层的信念结构,这些信念结构是规范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 也是一个国家力量强弱的根源,在看到我们的体制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正面因素时,同时也应 正视其负面因素,我们必须在自我批判中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道”本“器”末,贬低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没 有形成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物质文化。在创新和守旧的抉择中趋于守旧,奉行“中庸之道”, “天不变道亦不变”,缺乏创新精神。在教育中抑制个性,泯灭个性,缺乏自主精神,认为
从商言利者是背离正道的人。“抑商贱术”的社会传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育,延缓了 2000年封建社会的变革,所以杨振宁认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 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 为的缘由。 根据以上分析,振兴中国科学技术,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针对技术与经济脱 节,技术人员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的时弊,实施“创新战略”。这个战略不是针对具体项 目,而应是站在战略层面上,解决上述“脱节”和“游离”问题,一是针对人,如何解放技 术生产力,构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组中国科研队伍,目前科研人员结构分布是不合理 的:二是如何解决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应向技术倾斜。如何摆正科学与技术的比重是对我国科技管 理层决策水平的一个考验。罗斯福总统科学顾问、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布什的观点“科学 无止境的前沿”曾对各国科学技术的比重取向影响很大。鉴于各国国情不同,科学技术发展 的阶段不同,当前中国应重点向技术倾斜。技术如果没有需求的推动,没有企业的产业化和 市场化运作,并获得效益,任何技术创新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把技术研究的目标转移到 战略性的社会需求上是正确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力争在跨越性技术上有所突破。 再次,已成熟的传统技术没有必要再强调从头开始,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拿来”即 是,不一定样样都要自己做,但自主的研究开发应着重投入到原创性有突破性的技术上,实 现技术跨越,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如塑料芯片技术、高温超导二硼化镁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等,一旦有所突破,世界技术、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重新洗牌,我国科技才可 望有真正的兴旺发达。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 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 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 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 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 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 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 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 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 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光明日报 2002年6月21日) 注:郭重庆,一九三三年六月生,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国家机械局科 技委委员。从事工程项目设计和咨询工作四十多年,曾三十多次担任国家和部级重点建设项 目的总设计师,现主要研究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一九八九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 7.杨振宁先生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和郭重庆院士在本文中都提到中 国从近代至今科技发展滞后。请你在理解课文和选文的基础上,探究一下,我国科技发展滞 后的原因 答
从商言利者是背离正道的人。“抑商贱术”的社会传统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育,延缓了 2000 年封建社会的变革,所以杨振宁认为:“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 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 为的缘由。 根据以上分析,振兴中国科学技术,需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首先是针对技术与经济脱 节,技术人员游离于企业与市场之外的时弊,实施“创新战略”。这个战略不是针对具体项 目,而应是站在战略层面上,解决上述“脱节”和“游离”问题,一是针对人,如何解放技 术生产力,构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组中国科研队伍,目前科研人员结构分布是不合理 的;二是如何解决技术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其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应向技术倾斜。如何摆正科学与技术的比重是对我国科技管 理层决策水平的一个考验。罗斯福总统科学顾问、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布什的观点“科学—— 无止境的前沿”曾对各国科学技术的比重取向影响很大。鉴于各国国情不同,科学技术发展 的阶段不同,当前中国应重点向技术倾斜。技术如果没有需求的推动,没有企业的产业化和 市场化运作,并获得效益,任何技术创新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把技术研究的目标转移到 战略性的社会需求上是正确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力争在跨越性技术上有所突破。 再次,已成熟的传统技术没有必要再强调从头开始,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拿来”即 是,不一定样样都要自己做,但自主的研究开发应着重投入到原创性有突破性的技术上,实 现技术跨越,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如塑料芯片技术、高温超导二硼化镁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等,一旦有所突破,世界技术、经济和产业格局就会重新洗牌,我国科技才可 望有真正的兴旺发达。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 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 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 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 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 500 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 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 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 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 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光明日报》 2002 年 6 月 21 日) 注:郭重庆,一九三三年六月生,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国家机械局科 技委委员。从事工程项目设计和咨询工作四十多年,曾三十多次担任国家和部级重点建设项 目的总设计师,现主要研究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一九八九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 号。 7.杨振宁先生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和郭重庆院士在本文中都提到中 国从近代至今科技发展滞后。请你在理解课文和选文的基础上,探究一下,我国科技发展滞 后的原因。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