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混合纠错(HEC 1原理:是前向纠错和自动反馈重发的混 合应用。 ·2发送端发送纠错码,接收端经校验如果 (1)错码较少<纠错能力,则采用FEC- 译码器自动纠错; (2)错码较多>纠错能力,则采用ARQ一 通过反向信道控制发送端重发。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三)混合纠错(HEC ) • 1.原理:是前向纠错和自动反馈重发的混 合应用。 • 2.发送端发送纠错码,接收端经校验如果: • ( 1)错码较少 <纠错能力,则采用FEC—— 译码器自动纠错; • ( 2)错码较多 >纠错能力,则采用ARQ—— 通过反向信道控制发送端重发
(四)反馈校验(IRQ 又称回程校验:接收端收到信息码以后, 不管有无差错一律通过反向信道反馈到 发送端,在发送与原信息码比较,如有 差错则将有差错的部分重发。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四)反馈校验(IRQ ) • 又称回程校验:接收端收到信息码以后, 不管有无差错一律通过反向信道反馈到 发送端,在发送与原信息码比较,如有 差错则将有差错的部分重发
第二节检错和纠错的基 检错和纠错原理 纠错编码之所以具有检惜和纠错能力 是用信息量的冗余度(监督码)来换取 的。监督码引入越多,检错纠错能力越 强,但信道的传输效率下降也越多。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第二节 检错和纠错的基本概念 • 一、检错和纠错原理 • 纠错编码之所以具有检惜和纠错能力, 是用信息量的冗余度(监督码)来换取 的。监督码引入越多,检错纠错能力越 强,但信道的传输效率下降也越多
二、码距与检铬和纠错能虏 1.码重:码组中非零码的数目 简称码重。 2.码距:是指两个码组对应码位码元不同的 个数。 3.汉明距离: (1)指在一个码组的集合中任意两个许用 码组间的最小码距。用d表示 (2)以三位二进制编码的八种组合用一个 单位立方体来表示,如图42-1所示。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 二、码距与检铬和纠错能力 • 1.码重:码组中非零码的数目为码组的重量, 简称码重。 • 2.码距:是指两个码组对应码位码元不同的 个数。 • 3.汉明距离: • (1)指在一个码组的集合中任意两个许用 码组间的最小码距。用dmin表示。 • (2)以三位二进制编码的八种组合用一个 单位立方体来表示,如图4-2-1所示
2 图4-2-1 (010) (110) 〔011) (111) (00 (100)A (001) (101) A3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学院罗老师编
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学院 罗老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