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卷 、基础(24分) 1、解释加点字。(7分) (1)、俄而雪骤 俄而 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拟 (4)、公欣然曰 欣然: (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翻译(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分)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尊 君在不( )(4)元方入门不顾(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 子?(2分) )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个回目为“花和尚倒拔垂杨树,林教头误 入白虎堂”,他俩的名字分别 是 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 yin bi (2)一 sha shi(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 shui bo lin lin )的鱼塘。 (4)我们俩 xing ying bu li( ),语文 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2016——2017 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基础(24 分) 1、解释加点字。(7 分) (1)、俄而雪骤 俄而: 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3)、撤盐空中差可拟 拟: (4)、公欣然曰 欣然: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因: 翻译(4 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 分)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 分) (1)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 )(3)尊 君在不( )(4)元方入门不顾(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元方是从哪两个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 子?(2 分) (7)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个回目为“花和尚倒拔垂杨树,林教头误 入白虎堂”,他俩的名字分别 是 、 。 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 yīn bì ( )。 (2)一 shà shí( ),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 shuǐ bō lín lín ( )的鱼塘。 (4)我们俩 xíng yǐng bù lí( ),语文 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这两本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 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我” 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 “通过”) 5.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 是 爱心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元芳入门不顾照顾周到 与友期行期日中 D.待君久不至日中不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 8.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3分)
C.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 “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我” 的位置互换)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删去 “通过”) 5. 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 分)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 是 , ; 爱心 是 , 。 二、阅读(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 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B.元芳入门不顾 照顾周到 C. 与友期行 期日中 D. 待君久不至 日中不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 8.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3 分)
(二)课外文言文(9分) 元方卖宅[宋]王谠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 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④辞不买。子侄以 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 ④遽:急忙,立即。蕌 9.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蕌 曾于东都 (2)但无出水处耳: (3)遽辞不 买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分)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 但无出水处耳。蕌 11.对画线句子“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儿子和侄子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 啊 B.子侄们认为这样言语是正确的,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二)课外文言文(9 分) 元方卖宅 [宋]王谠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 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④辞不买。子侄以 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 也。”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 ④遽:急忙,立即。 9.解释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3 分) 曾于东都:_______ (2)但无出水处耳:_______ (3)遽辞不 买: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 分) 买 者 求 见 元 方 因 告 其 人 曰 此 宅 子 甚 好 但 无 出 水 处 耳。 11.对画线句子“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 )(3 分) A.儿子和侄子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 啊。” B.子侄们认为这样言语是正确的,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C.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D.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是你,那就是你欺骗人家啊。”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 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 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对送给我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 妈妈从柜子里拿岀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 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 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 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 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摸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 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 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 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 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 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 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 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 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 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 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 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每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 B.《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王芳的妈妈都是同 类人
C.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这样,就是欺骗人家啊。” D.子侄们因为这件事展开了议论,元方说:“不是你,那就是你欺骗人家啊。”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 分)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 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 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对送给我。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 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 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 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 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 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摸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 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 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 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 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 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 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 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 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 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 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 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每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 B.《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王芳的妈妈都是同 一类人
C.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妈?”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 出“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 他们太“重财”而“轻义”,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 D.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 13.为什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3 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面句子。(4分)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7分) 梯子(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 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 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 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 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 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 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 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 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 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 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 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C.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妈?”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 出“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 他们太“重财”而“轻义”,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 D.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 13.为什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3 分) 14.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下面句子。(4 分)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7 分) 梯子(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 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 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 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 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 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 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 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 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 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 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 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 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