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094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一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 试题 2014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法律原则,可以被看作是()。 A.政策性原则 B.社会政治原则 C.专门法律原则 D.自然公正原则 2.当今中国法的主要渊源是制定法。在这里,“法的渊源”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法的( )。 A.文件渊源 B.形式渊源 C.历史渊源 D.本质渊源 3.《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引定期限和无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关于该条文的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条规定属于命令性规范 B.该条规定属于相对确定性规范 C.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 D.该绦规定不属于法律原则 4.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解释不能独立于法律推理,有推理才有解释 B。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解释,有推理未必需要解泽 C.司法过程中必须运用推理,也必然涉及到解释 D.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都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361
试卷代号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理学试题 2014 年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子的括号肉。每小题 2分,共 0分) 1.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法律原则,可以被看作是( )。 A. 性原则B.社会政 C. 律原 2. 中 国 主要 定法 在这里 )。 A. 文件 源B. 渊源 C. 源D. 质渊 3.« 九条规定 劳动 上不满一年 用期 得超 一个月 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关于该条文的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条规定 性规范B. C. 条规定 性规范D. 定不 律原 4.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 下列 )。 A.法律解释不能独立于法律推理,有推理才有解释 B. 法律推 推理 必需要 C. 过程 必须 然涉 解释 D. 律解释都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I ~l -r-- I ~_~ |得分|评卷人| I I I 361
5.关于法系问题的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A.法系的概念首先是西方法学家提出的 B.法系是从形式特点及历史传统等方面对法制所做的划分 C.法的阶级和社会本质不同,也可能归属于同一法系 D.法系不等同于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 6.出租车司机王某因送一个危重病人就医而闯红灯,受到交警处罚。有人认为,王某虽然 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予以处罚。这种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 D.辩证推理 7.王某窃听其邻居李某的隐私。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对其罚款400元,拘留5日。这种处罚属于()。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经济制裁 D.民事制裁 8.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由若干法律部门构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是( )。 A.行政法部门 B.国际法部门 C.刑法部门 D.社会法部门 9.关于法律规则的如下理解,错误的是( )。 A.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B.法律规则充分体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C.法律规则比法律原则更具有稳定性和弹性 D.法律规则的适用没有法律原则那么灵活 10.邓小平同志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邓小平 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的是()。 A.倡导“还是要靠法制,法制靠得住些。” B.倡导“两手抓”,即一手抓民主建设,一手抓法制 C,阐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D.阐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362
5. 系 问 表述 )。 A. 系 的概念 先是西方 家提 B. 史传统 C. 质不 可能归属 一法 D. 不等 法学 6. 危重病 红灯 交警 人认 涉嫌违法,但情有可原,不应予以处罚。这种意见的推理方式属于( )。 A. 演绎 理B.归纳推理 C. 理D.辩证推理 7. 窃 听 邻居 机关依 华人 安管理处 对其罚款 400元,拘留 5日。这种处罚属于( )。 A. 裁B.行政 C. 裁D. 8. 中 国 法律 于我 法律部 )。 A.行政法部门 .国际法部门 C. 门D.社会法部 9. )。 A. 文都 Jltt /B. 法律 充分 现法 定性 可预测 C. 法律规 有稳定性 D. 法律 10. 小平 形成 要作 选项 于邓 的 民 制思 A. 倡导 还是 靠法 住些 B. 两手抓 C. 执法 法必究 方针 D. 主义法 基本方 362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 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有关法的历史发展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 B.法律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作是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 C.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学世界观”具有历史进步性 D.法律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2.在我国,“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为( ).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 13.有关新中国法制创建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 ). A.新中国法制彻底废除国民党伪法统 B.新中国法制从一开始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C.民主革命根据地法制是新中国法制的雏形 D.新中国法制从创建之初便奉行民主和法治原则 14.张法官审理一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件,保护了村民老李的土地承包权。张法官的依法办 案行为( )。 A,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正式的社会调整 B.从社会调整的角度看,是一种个别性调整 C.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是对法的解释和适用 D.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产生了新法律关系 15.关于现代法律与社会习惯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与社会习惯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B.法律与社会习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 C.当法律与社会习惯发生冲突时,法律应处于优先地位 D.法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调整方式,但习惯依然重要 363
|得分|评卷人| I I I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警察,其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肉。多选、少选、铺选均不得 分。每小题 2分,共 0分} 1. )。 A.古代社会的法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是"诸法合体" B. 律发 进程大致 看作是 c. 法学世界 有历史进步性 D. 法律 发展 史继承性 12. 上位 位法 )。 A.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 B. 行政 性法规 c. 性法规 高于 级地 政府规 D. 府规 13. 中 国 制创 )。 A. B. 便是 主义 c. 根据地 是新 中 国 D. 中 国 奉行 主和法治 14. 法官 起农 承包 案行为( )。 A. 正式 社会 B. 一种 c. 从法 是对 D. 系 的角 产生 新法 15. 现代法 惯之 )。 A. 有- 补性 B. 法律 社会 惯彼此 c. 惯发 律应处 D. 律是现代 整方式 重要 363
16.民主立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立法原则。该原则要求( )。 A.立法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立法应当保障多种途径的立法参与 C.立法应当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 D.立法应当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17.在我国,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为法律的事项包括( A.民族区域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D.民事基本制度 18.在我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包括( )。 A.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9.有关自由的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自由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 B.自由总是和责任连在一起的 C.自由可以被划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 D.自由总是和法律相联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20.关于中国古代法家法治观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家主张以法为本,垂法而治 B.法家主张以刑去刑,严刑峻法 C.“一刑”主张即现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法家赞同“德主刑辅”论 得分 评卷人 三、填控题(每空2分,共10分) 21,按照是否准许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 和任意性规范。 22.有一类法律关系,其一方主体是确定的、具体的,另一方主体则是不确定的、除权利主 体之外的一切人。这类法律关系被称为 364
16. 立法是 立法 )。 A. 立法应 发扬社会 B. 立法应 障多 途径 C. 法应 D. 立法应 持稳定 连续性 17. 人大及其 项包括 )。 A. 度B. 治制 C. 收D. 基本 18. 机关包 -)。 A.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在地 C. 地方 及其 D. 较大 代表大 19. )。 A.. 观性 B. 连在 C. 积极 D. 有法律就 20. 法家法 下表 )。 A. 法为 法而 B. 主张 去刑 C." 主张 法律 前人 D. 法家 |得分|评卷人| I I I 三、填!主题{每空 2分,共 0分} 1. 主调整 任意 规范 22. 类法 具体 不确 体之外的一切人。这类法律关系被称为 364
23.法律规范的完整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 24.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和法律调整方法。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 者的有机统一。 得 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6.法律权利 27.目的解释 28.广义的法律监督 29.法律调整 30.法规清理 得 分 评卷人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现代司法的基本功能什么? 32.当代中国法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哪些? 33.法的工具性价值主要有哪些方面? 365
23. 辑结 包括假 24. 法律 调整 25. 中 国 要求 领导 民 当家作 者的有机统一。 |得分|评卷人| I I I 26. 27. 解释 28. 法律监督 29. 法律 30. |得分|评卷入| I I I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五、问答题{每小题 1. 现代 基本 32. 法对市 经济 积极 要有 部.法的工具性价值主要有哪些方面?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