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3 (五)断肠谜 二、析字联 析字联是中国古代暴客骚人喜爱的文字游戏。才子可以此 逞展才藻,佳人亦可以深闺抒怀,或由此缔结一桩风流烟缘,难怪 古人对此乐而不疲! 令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朱元瘴、刘伯温对联互明志 ◆膺伯虎巧联“黄秋香” ©析字妙联解边危 ◆穷书生回散泼女子 ◇信手拈来作佳对 ◆风尘女妙联难乾隆 ◆老直生泄愤成佳联 ◇巧骂成联 ◆口大吞天的吴学台 ◆老臣苦心妙对惊醒昏庸君 ◇规劝戒烟联 ◆讽刺窃国大盗的名联 ◆姓氏联:有水有田方有米 第二十三章汉字与数 350 中国人的数字不仅可以计数,还可以入诗入文。不过,说到 我们的正题一文字上来,这数就确实让人心中没数。汉字的几 个表示数目的字从诞生到现在至少也有五六千年了,后人不明白 其中的奥妙也在情理之中。 一、漫谈O 这个○是人人皆知的,包括成人文盲,也包括未上学的娃娃。但它应 用范围的宽广,价值地位的宏大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深知的。 ◆○是汉字吗? ◆零与○在使用上的差别 ◆O与洞 ◆O与圆 二、“一”字不简单 “一”字写起来最筒单,但用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弄懂了“一”字的全
24字里乾坤 部含义,就更不简单了。 伟大的“一”字 成语中的“一”字 @“一”字的字义、字音、字形 三、咯知一“二” 在文字里,一是一条横杠,二是再加一条横杠。“二”写起来简单,意思却 不少。这不仅是数字恋义上的事,更多的是文字恋义上的事。 “二”、“双”、“两”、“贰” 人民币上的“贰”和“戴”是怎么回事 四、说“三” 中国人偏爱三或三的倍数,古今皆然。无论是古代的孙猴子 七十二变,唐僧取经历经八十一难,还是今天的“三株”口服液, “三九”胃泰,都与三有不解之缘。 五、道“四” 在数目里,四字的写法古今变化最大。而且“四”字 也最费人的思量。甚至有人认为古代可能存在过四进 制的计数方法。 六、一字千金的“八”和“发” 其实在古人眼里,八并不是个好数字,就其原始意义还有“背 离”的意思。无奈,广东人非要把“八”说成“发”,再加上近几年广 东的确是发了,连带一个倒楣的“八”也时来运转。 七、“百”无聊赖 说到“百”字,想起清人有一句诗,叫做:“十有九人堪白眼,百 无一用是书生。”如果没有书生,怎么能够使我们了解“百”字的如 此丰富内涵呢?但愿今后大家都能明白科学文化的功用,让书生 百有百用。 八、“千”金市骨 古人千金市骨,是因为懂得“千金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 可见人才是最宝贵的。一个“千”字用好了也不简单,比如琼瑶。 九、“万”变不离其宗 将姓万的“万”写成一万条横杠,这是古代的笑话。天下使到
目录|25 以一万条横杠表示“万”字的怕是没有。但真要是没有这个万字, 要想发明一个并赋予那么多的内容怕也未必容易。 十、旧中国商人的“价目析字语” 这种“价目析字语”正是利用汉字方块表意的特征,采用字谜 谜面式的语言,暗示出所要表达的价格。这在其他语言中是不可 能有的。 十一、汉字与“干支” 我国历法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是表示季节的变动。 虽然这二十二个汉字不是数字,但它们在“天干”、“地支”中却是 表示时间的,与数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十“天干” ◆十二“地支” ◆“干支”的由来 后记慧眼应开,文明须进 378
汉字,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1 第一章 汉字,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没有汉字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 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素的四大发明都是 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自豪。 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还有一大贡献,其价值不亚于四大发明,有的 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就是我们天天使用的汉字。 这绝不是中国人的自吹自擂。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以及汉字与其它 文字在功能上的比较,都不愧于“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称号。 香港实业家和著名学者安子介老先生,在对世界上的多种文字进行比 较研究后得出结论:汉字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汉字是中国的另 一大发明,其意义和价值不在自然科学的四大发明之下。 一、世界文字知多少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由于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自古以 来的哲学、文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栽和流传至今;人类的思 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和日益提高;人类的智 慧才得以充分发挥;人类社会才越来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将语言的声音 信号变为符形信号,记载在一定的载体上,成为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通过口语进行交流,凭借记忆一代一代往下传
2字里乾坤 记忆是很不牢靠的,容易遗忘或走样。口语有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 限性,不能传之久远,因而,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努 力,又逐渐创造了文字。从没有语言到语言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 飞跃;从没有文字到文字的产生,又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在当今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产生以前,在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产生了 几种古老的文字,其中有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 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 书字;三是我国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这些古老的文字都由象 形文字发展而来,后都发展成为表意文字。随着历史的演变,两河流域的 楔形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三种最古老的文字 中的一种,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却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中仅 存的一种,仍然保持着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古文字就如明亮的火把,将历史的深处照亮,如果没有对古老文字的 解读,人类对于遥远过去的了解永远处于混沌无知状态,因此,可以说,古 文字是照亮历史的明灯。 为了使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对人类文字有个系统了解,现将三种古老 文字大致介绍一下。至于中国的甲骨文,我们后面将辟专门章节来讨论。 (1)楔形文字在地处西亚,现今中东地区,叙利亚的东部,幼发拉底 河流向伊拉克境内,和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这一地区称为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是希腊语的称谓,意为“两河之间的 地区”,也叫“两河流域”,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平原。这一 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呈弧形,犹如一弯新月,这里土地肥沃,因此,又被称 为“新月沃地”。这一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从公元前3500年起,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建立了 很多奴隶制小国,后来到了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统一了两 河流域,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距今约5500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世 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两河流域周围地区居住的古代西亚各个民族, 虽然彼此之间的语言不同,但也都使用楔形文字。他们将楔形文字按本民 族语言的需要,略加修改后作为自己的文字使用。 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早期以图形符号为主,由于是使用硬笔在软 泥片上压刻出来的文字,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故此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