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二中2011年中考语文预测模拟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饮水思原,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 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春花秋实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 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支持帮助过你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 这也是一种投桃报李。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2分) 谙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 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和生存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 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国家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 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现,没有文 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2011年5月8日母亲节前,班级决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完 成下列任务 ①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则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答 ②班里准备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 补出中间部分。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连贯,40字左右。(4分)
晴隆二中 2011 年中考语文预测模拟试题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22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只有真正懂得饮水思原,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泉水的 甜美;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深谙春花秋实的艰难历程,我们才会更加明白劳 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支持帮助过你的人,心中能永远铭记, 这也是一种投桃报李。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2 分) 谙 ;铭 。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 分) 改为 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 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 分)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和生存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 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国家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 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现,没有文 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 修改①: 修改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2011 年 5 月 8 日母亲节前,班级决定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请你按照活动要求,完 成下列任务。 ①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则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 分) 答: ②班里准备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 补出中间部分。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连贯,40 字左右。(4 分)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 让我们在母爱中成长 4.诗、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 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②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剪不断,理还乱, (李煜《相见欢》)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选答题 ⑦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 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 类似的句子: ⑧《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有关于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 是: ⑨古诗文中有不少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写景状物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 句 ⑩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 二(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 。 让我们在母爱中成长。 4.诗、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 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 分) 必答题: ①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②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剪不断,理还乱, 。(李煜《相见欢》)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选答题: ⑦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 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 类似的句子: , 。 ⑧《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 有关于 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 是: , 。 ⑨古诗文中有不少气魄雄浑、意境开阔的写景状物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 句: , 。 ⑩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 诗: , 。 二(6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5—8 题。(16 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要 ②绝境( ③扶 ④志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7.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美好景象。请你谈谈渔 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4分) 答 8.“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 的认识。(4分) 答: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4分) 核”也可以很温柔 ①提起“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核弹”。其实,如果作为能源,“核 电”是一种十分安全清洁的新兴能源。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来走进压水反应堆核电 站,揭开“核能”神秘的面纱,看看“核”温顺的另一面。 ②大家应该都了解,核电站就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大规模生产电力的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①要( ) ②绝境( ) ③扶( ) ④志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7.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美好景象。请你谈谈渔 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4 分) 答: 8. “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 的认识。(4 分) 答: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14 分) “核”也可以很温柔 ①提起 “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联想到“核弹”。其实,如果作为能源,“核 电”是一种十分安全清洁的新兴能源。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来走进压水反应堆核电 站,揭开“核能”神秘的面纱,看看“核”温顺的另一面。 ②大家应该都了解,核电站就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大规模生产电力的新
型发电站。它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包括核反应 堆和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反应 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产生能量的链式裂变反应就是在其中进行。反应堆种类很多, 现在核电站普遍采用国际上技术最为成熟的压水反应堆 ③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了反应堆问世 以来最大的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压力管式沸水冷却石墨慢化反应堆相比 压水反应堆性能更为稳定,且堆内无易燃物,采用压力容器结构,焊缝和密封接头都 少很多,结构也更为紧凑,实现堆芯紧急冷却比较简便,这些都使压水反应堆的安全 性能要比压力管式沸水冷却石墨慢化反应堆好很多 ④为了保护电站工作人员和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也是核电 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核电站在设计中采用了纵深防御的保护,从设备和措施上提供 采用保守设计、进行监视活动、启用安全系统和保护系统等多个层次的重迭保护 ⑤其次,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物)和环境之间设置了三道屏障:第-道 屏障是燃料芯块和包壳,第二道屏障为压力容器和-回路压力边界,第三道屏障即为 “安全壳”,就是反应堆厂房。这是一个高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壁厚近1 米,内表面加6毫米厚的钢板,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 整的,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事故就不可能发生。 ⑥此外,核电站对废物处理也相当妥善严格。对于“三废”(废气、废物、废水) 的排放,核电站的原则是尽量回收,把排放量减至最少。有了这些层层严密的保护在
型发电站。它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产生蒸汽的核岛,包括核反应 堆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反应 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产生能量的链式裂变反应就是在其中进行。反应堆种类很多, 现在核电站普遍采用国际上技术最为成熟的压水反应堆。 ③1986 年 4 月 26 日,原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发生了反应堆问世 以来最大的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压力管式沸水冷却石墨慢化反应堆相比, 压水反应堆性能更为稳定,且堆内无易燃物,采用压力容器结构,焊缝和密封接头都 少很多,结构也更为紧凑,实现堆芯紧急冷却比较简便,这些都使压水反应堆的安全 性能要比压力管式沸水冷却石墨慢化反应堆好很多。 ④为了保护电站工作人员和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也是核电 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核电站在设计中采用了纵深防御的保护,从设备和措施上提供 采用保守设计、进行监视活动、启用安全系统和保护系统等多个层次的重迭保护。 ⑤其次,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裂变产物)和环境之间设置了三道屏障:第一道 屏障是燃料芯块和包壳,第二道屏障为压力容器和一回路压力边界,第三道屏障即为 “安全壳”,就是反应堆厂房。这是一个高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壁厚近 1 米,内表面加 6 毫米厚的钢板,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 整的,放射性物质外泄的事故就不可能发生。 ⑥此外,核电站对废物处理也相当妥善严格。对于“三废”(废气、废物、废水) 的排放,核电站的原则是尽量回收,把排放量减至最少。有了这些层层严密的保护在
起作用,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几乎不可能产生外泄。(根据宁德网2008年2月4日相 关文章整理) 9.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相比,压水反应堆有哪些 优点。(4分) 答 10.阅读第⑤段中的划线句,简要分析列举数据的作用。(4分) 答 11.文中从哪三方面说明“放射性物质几乎不可能产生外泄”?请简要说明。(6 怀)断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8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 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 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 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妺妺告诉我,她常常肝 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起作用,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几乎不可能产生外泄。(根据宁德网 2008 年 2 月 4 日相 关文章整理) 9.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反应堆相比,压水反应堆有哪些 优点。(4 分) 答: 10.阅读第⑤段中的划线句,简要分析列举数据的作用。(4 分) 答: 11.文中从哪三方面说明“放射性物质几乎不可能产生外泄”?请简要说明。(6 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 12 一 15 题。(18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 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 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 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 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 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