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 西蒙诺夫
西蒙诺夫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 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 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 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 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 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 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 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 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 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 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 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 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 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 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 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级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 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 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 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 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 件
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 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 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 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 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 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级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 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 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 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 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 件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 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情同 母子的深厚感情。 2、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 感动的原因。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 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11次描写炮火) 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 样掩埋烈士;(三次写“爬”,三次写“跪”)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 感动的原因。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 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11次描写炮火) 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 一样掩埋烈士;(三次写“爬” ,三次写“跪” ) 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 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情同 母子的深厚感情。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盜侵略之苦,她对侵 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 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 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 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 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 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 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 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 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 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 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 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 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 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 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老妇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