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训练(六)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3H2 2NH3,在5min内,N2的物质的量浓度由6 molL1变为2molL-,则用NH2表示该反应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A. 4 mol L I min 1 B. 1.6 mol-L I-min I C. 0.8 mol L I- min I D. 0.6 mol-L Imin I 确的(海南高考)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 A.(W)=30(Z)B.20(X)=30(Z C.20(X)=(Y)D.3(W)=20(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 分别为 ①(A)=0.6 mol L min- ②U(B)=0.45 mol-L Imin I; Bu(C)=0.015 mol-L- Imin ④(D)=0.45 molL Imin。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B.① 4.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 应时间(1)的正确关系是() C 5.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 时间后,1O原子()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D.存在于SO2、O2和SO3中 6.(北京高考)一定温度下,10mL0.40 mol-L H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 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标况)如下表 10 V(O2)/mL 17.222426.5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o(H2O2)≈33×10-2 mol-L .min71
课时达标训练(六)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N2+3H2 2NH3,在 5 min 内,N2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 6 mol·L-1 变为 2 mol·L-1,则用 NH3 表示该反应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 A.4 mol·L-1·min-1 B.1.6 mol·L-1·min-1 C.0.8 mol·L-1·min-1 D.0.6 mol·L-1·min-1 2.(海南高考)对于化学反应 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 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 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 ; ②v(B)=0.45 mol·L-1·min-1 ; ③v(C)=0.015 mol·L-1·min-1 ; ④v(D)=0.45 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 ) A.③ B.① C.④ D.② 4.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稀 H2SO4 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 应时间(t)的正确关系是( ) 5.对于可逆反应 2SO2+O2 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 18O2,足够长的 时间后,18O 原子( ) A.只存在于 O2 中 B.只存在于 O2 和 SO3 中 C.只存在于 O2 和 SO2 中 D.存在于 SO2、O2 和 SO3 中 6.(北京高考)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1 H2O2 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 生成 O2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标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c(H2O2)<3.3×10- mol- L . min-1 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 7.[双选]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g)+O(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1、0.1molL1、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 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1,O2为0.2molL1 B.SO2为025molL1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1 9.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对于反应A(g)+B(g)3C(gX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述为平 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分解C的分子数相等 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④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E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BC D(A)=2 mol-L min 2 mol L I O(A)=l mol-L-I D(B)=2 mol-L I min I D(A)=l mol-L- In v(C)=1.5 mol-L-Imin"I 11.某温度时,在容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234时间(min)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Y3X B.反应开始至2min末,Ⅹ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molL1.s C.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平衡 D.若增加或减少X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2.CO和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CH3CH2OH(g)+H2Og),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B.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至 6 min 时,c(H2O2)=0.30 mol·L-1 D.反应至 6 min 时,H2O2 分解了 50% 7.[双选]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 的浓度分别为 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SO2 为 0.4 mol·L-1,O2 为 0.2 mol·L-1 B.SO2 为 0.25 mol·L-1 C.SO2、SO3 均为 0.15 mol·L-1 D.SO3 为 0.4 mol·L-1 9.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对于反应 A(g)+B(g) 3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述为平 衡状态标志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 A、B 生成 C 的分子数与分解 C 的分子数相等 ②外界条件不变时,A、B、C 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③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④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A B+3C 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2 mol·L-1·min-1 v(B)=2 mol·L-1·min-1 B v(A)=2 mol·L-1·min-1 v(C)=2 mol·L-1·min-1 C v(A)=1 mol·L-1·min-1 v(B)=2 mol·L-1·min-1 D v(A)=1 mol·L-1·min-1 v(C)=1.5 mol·L -1·min-1 11.某温度时,在容积为 3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Z+Y 3X B.反应开始至 2 min 末,X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2 mol·L-1·s -1 C.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平衡 D.若增加或减少 X 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12.CO 和 H2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 CH3CH2OH(g)+H2O(g),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最大限度的是( )
A.CO全部转化为乙醇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CO和H2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在2L的密闭容器中有如图所示的反应,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c(molL-) ol“L-) 0 (1)图中,反应物:I是 ,Ⅱ是 (2)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图Ⅱ中,以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t=6s时A的浓度是 mol-L 14.t℃时,将2 mol So2和 1 mol o2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2SO2(g)+O(g)2SO(g),2m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O2还剩 余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生成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 7 moI So2的同时消耗 n mol C2 E.相同时间内消耗2 1 mol so2的同时生成 n mol o 15.某实验小组为确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 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表所示: 自双氧水 10220-32=0■ 二氧化锰 MnO2时间H2O20.1 0.3 223s 67s 10mL3.0% 308s 10mL4.5% 395s149 116s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 (填“增大”或 减小” (2)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 的 氧化锰为较佳选择
A.CO 全部转化为乙醇 B.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均为零 C.CO 和 H2 以 1∶2 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生成乙醇 D.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有如图所示的反应,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应物:Ⅰ是________,Ⅱ是________。 (2)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Ⅱ中,以 0~10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t=6 s 时 A 的浓度是________ mol·L -1。 14.t ℃时,将 2 mol SO2 和 1 mol O2 通入体积为 2 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2SO2(g)+O2(g) 2SO3(g),2 min 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 O2 还剩 余 0.8 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生成 SO3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 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 2n mol SO2 的同时消耗 n mol O2 E.相同时间内消耗 2n mol SO2 的同时生成 n mol O2 15.某实验小组为确定过氧化氢分解的最佳催化条件,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 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表所示: MnO2 时间 H2O2 0.1 g 0.3 g 0.8 g 10 mL 1.5% 223 s 67 s 56 s 10 mL 3.0% 308 s 109 s 98 s 10 mL 4.5% 395 s 149 s 116 s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或 “减小”)。 (2)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________g 的二 氧化锰为较佳选择
(3)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 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 理由是 (提示:H2O2的密度可认为近似相等)。 1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0.5molL1、2molL1、18.4molL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表 实验步骤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2molL硫 酸溶液于三支试管中 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 速率越大 (1)甲同学表中的实验步骤②为 甲 实验目 的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 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O=K2SO4+2MnSO4+10CO2↑+8H2O。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HCO-)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减小,溶液褪 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 (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 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氧化锰D.水
(3)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时,双氧水的浓 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H2O2 的密度可认为近似相等)。 1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利用 Cu、Fe、Mg 和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0.5 mol·L-1、2 mol·L-1、18.4 mol·L -1 ),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 2 mol·L-1 硫 酸溶液于三支试管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速率 Mg>Fe,Cu 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 速率越大 (1) 甲 同 学 表 中 的 实 验 步 骤 ②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 同 学 的 实 验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 验。 (3) 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 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在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减小,溶液褪 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丙同学认为 KMnO4 与 H2C2O4 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的影响。 (2)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 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二氧化锰 D.水
课时达标训练(六) 1.解析:选B首先根据5min内№2浓度的变化量,计算出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 6 mol.L-I-2 mol-L 率:o(N2)= =0.8 mol-L-1 min-.其次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 s min 计量数之比”确定v(NH3)=2(N2)=1.6 mol-L-I.min-l 2.解析:选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故正确 的关系应为:A项,(W)=以(Z);B项,30(X)=2Z;C项,20(X)=(Y;D项,2o(W) 3.解析:选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A):c(B):o(C:(D)=3:1:2:2,则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A)=06 mol L-I min-1, 2v(A)=1.35 molL-I.min-I, (A)=0.0225mol1-tmin2 @0(A)=0.675 molL-l min-1 所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②,D项正确 4.解析:选A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由物质的本性决定,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图像 中拐点表示金属已经完全反应。由于Zn比Fe活泼,所以反应速率较快,因此其完全反应 所需时间少(横坐标要小);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锌生成的H2的质量少,所以Zn对应的纵坐 标要小。 5.解析:选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1O2后,它与SO2反应生成SO3,因此SO 中会有O原子,含有1O原子的SO3会部分分解为SO2和O2,18O原子可能进入O2中, 也可能进入SO2中,因此最后SO2、O2和SO3中都会有18O原子。 6.解析:选C根据题目信息可知,0~6min,生成224mL(标准状况气,消耗0.002
课时达标训练(六) 1.解析:选 B 首先根据 5 min 内 N2 浓度的变化量,计算出用 N2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 率:v(N2)= 6 mol·L-1-2 mol·L-1 5 min =0.8 mol·L-1·min-1。其次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确定 v(NH3)=2v(N2)=1.6 mol·L-1·min-1。 2.解析:选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故正确 的关系应为:A 项,v(W)=v(Z);B 项,3v(X)=2v(Z);C 项,2v(X)=v(Y);D 项,2v(W) =3v(X)。 3.解析:选 D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v(A)∶v(B)∶v(C)∶v(D)=3∶1∶2∶2,则用 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 ②v(A)=1.35 mol·L-1·min-1, ③v(A)=0.022 5 mol·L-1·min-1, ④v(A)=0.675 mol·L-1·min-1, 所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②,D 项正确。 4.解析:选 A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由物质的本性决定,并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图像 中拐点表示金属已经完全反应。由于 Zn 比 Fe 活泼,所以反应速率较快,因此其完全反应 所需时间少(横坐标要小);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锌生成的 H2 的质量少,所以 Zn 对应的纵坐 标要小。 5.解析:选 D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 18O2 后,它与 SO2 反应生成 SO3,因此 SO3 中会有 18O 原子,含有 18O 原子的 SO3 会部分分解为 SO2 和 O2, 18O 原子可能进入 O2 中, 也可能进入 SO2 中,因此最后 SO2、O2 和 SO3 中都会有 18O 原子。 6.解析:选 C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0~6 min,生成 22.4 mL(标准状况)氧气,消耗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