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口文件系统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应用程序1 数据文件1 应用程序2 数据文件2 存取方法 应用程序3 数据文件3 应用程序n 数据文件n
文件系统阶段应用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6 存取方法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数据文件1 数据文件2 应用程序3 应用程序n 数据文件3 数据文件n …… ……
27 ¤随着数据管理规模的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増加,文件系统暴露岀一些缺 陷,主要有 ¤(1)数据冗余度。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 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和各自管理,在进行更 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有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即数据存在不一致性,给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带来困难。 ¤(3)数据联系弱。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随着数据管理规模的扩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系统暴露出一些缺 陷,主要有: (1)数据冗余度。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每个应用程序都有对 应的文件,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由于相同数据的重复存储和各自管理,在进行更 新操作时,稍不谨慎,就有可能使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文件中不一样 ,即数据存在不一致性,给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带来困难。 (3)数据联系弱。这是由文件之间相互独立、缺乏联系造成的。 27
2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是从60年代未期开始,计算机管理的数据 对象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量急剧增加 ,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共享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 ,磁盘技术也取得了重要发展,具有数百兆字节容量和快 速存取的磁盘陆续进入市场,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 物质条件。 口随之,人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数 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由数据库管理软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应用程序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访问数据
2.3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是从60年代末期开始,计算机管理的数据 对象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量急剧增加 ,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共享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 ,磁盘技术也取得了重要发展,具有数百兆字节容量和快 速存取的磁盘陆续进入市场,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 物质条件。 随之,人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数 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由数据库管理软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 ,应用程序通过数据库管理软件来访问数据。 28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未的三件大 事 ¤(1)1968年,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2)1969年,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会 CODASYL( 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 Data Base Task Group)提出了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 出网状模型。 (3)1970年,BM公司的 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 Edgar F co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亨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关 系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奠定了关系数据 库的理论基础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年代末的三件大 事: (1)1968年,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2)1969年,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Base Task Group)提出了DBTG报告,总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 出网状模型。 (3)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试验室的研究员Edgar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的论文,提出关 系模型,开创了关系数据库方法和关系数据库理论,奠定了关系数据 库的理论基础。 29
30 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数据库系统克服了文 件系统的缺陷,提供了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管理。概括起来,数据 库系统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1)数据结构化 ¤(2)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较低的冗余度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软件统管理和控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数据库系统克服了文 件系统的缺陷,提供了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管理。概括起来,数据 库系统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1)数据结构化 (2)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较低的冗余度 (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软件统一管理和控制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