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工管理阶段 口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这个时期,从硬件看,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 式是批处理
2.1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这个时期,从硬件看,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从软件看,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 式是批处理。 21
特点 ¤(1)数据不保存。该时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只是在计 算某一课题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就撤走。 ¤(2)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存储结构、 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内容。程序员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设计、说 明(定义)数据每一项内容,程序员负担很重。 口(3)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即使多个程序用到 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 利用和互相参照,从而导致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重复的数据。 口(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特 点: (1)数据不保存。该时期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只是在计 算某一课题时将数据输入,用完后就撤走。 (2)没有专门的软件管理数据。每个应用程序都要包括存储结构、 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内容。程序员需要通过应用程序设计、说 明(定义)数据每一项内容,程序员负担很重。 (3)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即使多个程序用到 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各自定义、各自组织,数据无法共享、无法相互 利用和互相参照,从而导致程序和程序之间有大量重复的数据。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2
口在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应用程序1 数据集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2 应用程序3 数据集3 应用程序n 数据集n
在人工管理阶段,程序与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23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数据集1 数据集2 应用程序3 应用程序n 数据集3 数据集n …… ……
24 22文件系统阶段 口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口从硬件看,已经有了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 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称 为文件系统
2.2 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从硬件看,已经有了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 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用于管理数据的软件,称 为文件系统。 24
25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数据可长期保存。由于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经常对文件 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所以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 于反复操作。 ¤(2)有专门的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 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可 以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不必再寻找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 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但此时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 立性尚还不充分,当不同程序需使用部分相同的数据时,需要建立各 自的文件。 口(3)数据可重复使用
这个时期数据管理的特点是: (1)数据可长期保存。由于计算机大量用于数据处理,经常对文件 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所以数据需要长期保留,以便 于反复操作。 (2)有专门的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操作系统提供了文件管理功能和 访问文件的存取方法,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数据存取的接口,程序可 以通过文件名和数据打交道,不必再寻找数据的物理存放位置。至此 ,数据有了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区别,但此时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 立性尚还不充分,当不同程序需使用部分相同的数据时,需要建立各 自的文件。 (3)数据可重复使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