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的发展(2) 口 ARPANET与 iInternet IPTO, Dr J Licklider (1960), Dr B Taylor(1966) DrL. roberts(MIT),BBN公司 ARPANET(1969, UCB, SRI) 口 Stanford校园网与LAN L BosackS Lerner( Stanford). 1980-1983 → Cisco(1984) Cisco路由器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于戈 第二章分布式通信管理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 于戈 第二章 分布式通信管理 6 网络技术的发展(2) ❑ARPANET与Internet – IPTO,Dr.J.Licklider(1960),Dr.B.Taylor(1966) – Dr.L.Roberts(MIT),BBN公司 – ARPANET(1969,UCB,SRI) ❑Stanford校园网与LAN – L.Bosack,S.Lerner(Stanford),1980-1983 – Cisco(1984),Cisco路由器
ATM网络技术 口ATM网: 可同时传递声音、数据、电视、录像、录 音和其他信息的单一网络 口信元(cell) 小的、定长的单元 口信元交换 同时支持点到点( point- point)和多播 ( multicast)功能 2002-6-7 第二章分布式通信管理 7 东北大学软件所于戈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 于戈 第二章 分布式通信管理 7 ATM网络技术 ❑ATM网: – 可同时传递声音、数据、电视、录像、录 音和其他信息的单一网络 ❑信元(cell): – 小的、定长的单元 ❑信元交换: – 同时支持点到点(point-point)和多播 (multicast)功能
ATM参考模型 口物理层: SONET OC-1(518M)2 上面各层 OC-3c(155M) 口AM层: 适配层 信元传输和路由 ATM层 口适配层: 物理层 ⅤBR,CBR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于戈 第二章分布式通信管理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 于戈 第二章 分布式通信管理 8 ATM参考模型 ❑物理层: – SONET – OC-1(51.8M), – OC-3c(155M) ❑ATM层: – 信元传输和路由 ❑适配层: – VBR,CBR
信元头格式 位48 16 8 IGFC VPI VCI Li Crc P GFC=—般流量控制域 净荷类型 ⅤPI=虚通道标识符 VCI=虚通路标识符 CLP=信元丢失优先级 CRC=循环冗余校验和 2002-6-7 第二章分布式通信管理 9 东北大学软件所于戈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 于戈 第二章 分布式通信管理 9 信元头格式
ATM交换网络及交换机内部构造 输出 C AITM交换 输出 队列 交换结构 输入 队列 计算机 输入 2002-6-7 第二章分布式通信管理 10 东北大学软件所于戈
2002-6-7 东北大学软件所 于戈 第二章 分布式通信管理 10 ATM交换网络及交换机内部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