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外部设备管理 外设的特点: 种类多 8.1引言 差异大(控制和速度) 82缓冲技术 8.3设备分配 外设管理目的包括 84设备控制 外设资源的控制 85磁盘设备管理 外设资源的共享 提高外设资源的利用率 86设备管理举例
第八章 外部设备管理 8.1 引言 8.2 缓冲技术 8.3 设备分配 8.4 设备控制 8.5 磁盘设备管理 8.6 设备管理举例 外设的特点: 种类多 差异大(控制和速度) 外设管理目的包括: 外设资源的控制 外设资源的共享 提高外设资源的利用率
8.1引言 8.1.1外部设备类型和特征 8.1.2IO控制技术 8.1.3外设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8.1.4外设管理结构 返回
8.1 引言 8.1.1 外部设备类型和特征 8.1.2 I/O控制技术 8.1.3 外设管理的目的和功能 8.1.4 外设管理结构 返回
8.1.1外部设备类型和特征 1.按交互对象分类 人机交互设备:视频显示设备、键盘、鼠 标、打印机 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磁 盘、磁带、传感器、控制器 计算机间的通信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 返回
8.1.1 外部设备类型和特征 • 人机交互设备:视频显示设备、键盘、鼠 标、打印机 • 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磁 盘、磁带、传感器、控制器 • 计算机间的通信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 返回 1. 按交互对象分类
2.按交互方向分类 输入(可读):键盘、扫描仪 输出(可写):显示设备、打印机 输入/输出(可读写):磁盘、网卡 3.按外设特性分类 使用特征:存储、输入输出、终端 数据传输率:低速(如键盘)、中速(如 打印机)、高速(如网卡、磁盘) 信息组织特征:单个字符或数据块 字符设备(如打印机) 块设备(如磁盘)
2. 按交互方向分类 • 输入(可读):键盘、扫描仪 • 输出(可写):显示设备、打印机 • 输入/输出(可读写):磁盘、网卡 3. 按外设特性分类 • 使用特征:存储、输入/输出、终端 • 数据传输率:低速(如键盘)、中速(如 打印机)、高速(如网卡、磁盘) • 信息组织特征:单个字符或数据块 – 字符设备(如打印机) – 块设备(如磁盘)
8.1.2IO控制技术 1.程序控制IO( programmed I/O) I/O操作由程序发起,并等待操作完成。数据的每 次读写通过CPU 缺点:在外设进行数据处理时,CPU只能等待 2.中断驱动方式( (interrupt-driven 1O) I/O操作由程序发起,在操作完成时(如数据可读或 已经写入)由外设向CPU发出中断,通知该程序 数据的每次读写通过CPU。 优点:在外设进行数据处理时,CPU不必等待,可 以继续执行该程序或其他程序。 缺点:CPU每次处理的数据量少(通常不超过几个 字节),只适于数据传输率较低的设备 返回
8.1.2 I/O控制技术 返回 1. 程序控制I/O(programmed I/O) I/O操作由程序发起,并等待操作完成。数据的每 次读写通过CPU。 缺点:在外设进行数据处理时,CPU只能等待。 2. 中断驱动方式(interrupt-driven I/O) I/O操作由程序发起,在操作完成时(如数据可读或 已经写入)由外设向CPU发出中断,通知该程序。 数据的每次读写通过CPU。 优点:在外设进行数据处理时,CPU不必等待,可 以继续执行该程序或其他程序。 缺点:CPU每次处理的数据量少(通常不超过几个 字节),只适于数据传输率较低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