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美国。B、印度。C、意大利。D、瑞典。E、中国。 10.在1965-1998年间拥有最高增长率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印度。D、意大利。E、苏联。 11.与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解体前,苏联式的经济倾向于拥有的 人均产出水平和 的增长率 A、相对高,相对低。B、相对高,相对高。 C、相对低,相对高。D、相对低,相对低。E、最低,最低。 12.在1988年,美国的人均产量高于苏联的 也比中国的相应量高 A、7倍,40倍。B、7倍,60倍。C、10倍,40倍。 D、10倍,60倍。E、20倍,40倍。 13.以下除一项外,均为工业革命的后果。这一例外是 A、工厂的发展。 B、童工。C、工人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D、社会保障 E、不健康的工作条件 14.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有影响的批评者是 A、卡尔·马克思。B、大卫·李嘉图。C、弗拉基米尔·列宁 D、亚当·斯密。 E、约瑟夫·斯大林 15.卡尔·马克思相信,人类社会将从 经 和演变。 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6.“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弗拦基米尔·列宁。B、约瑟夫·斯大林。 C、亚当·斯密。D、卡尔·马克思。E、大卫·李嘉图。 17.在K·马克思的设想中 应决定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答案。 A、工人。B、国家。C、市场。D、企业。E、市场及工人 18.在苏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的两位人物是 A、弗拉基米尔·列宁及鲍里斯·叶利钦。B、本尼托·莫索里尼及阿道夫·希 特勒。C、弗拦基米尔·列宁及约瑟夫·斯大林。D、阿道夫·希特勒及约瑟夫·斯 大林。E、鲍里斯·叶利钦及列昂·托洛茨基。 19.“至于说到我,我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A、卡尔·马克思。B、弗拉基米尔·列宁 C、约瑟夫·斯大林。D、鲍里斯·叶利软。E、大卫·李嘉图。 0.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经济学家们认为的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 场不能很好处理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市场失灵。 B、外在性。C、资源配置。 D、公共物品的足够供应。E、不平均 21.根据K·马克思的理论,价格决定于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 劳动价值理论
26 A、美国。 B、印度。 C、意大利。 D、瑞典。 E、中国。 10.在 1965--1998 年间拥有最高增长率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印度。D、意大利。 E、苏联。 11.与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在解体前,苏联式的经济倾向于拥有 的 人均产出水平和 的增长率。 A、相对高,相对低。 B、相对高,相对高。 C、相对低,相对高。 D、相对低,相对低。 E、最低,最低。 12.在 1988 年,美国的人均产量高于苏联的 ,也比中国的相应量高 。 A、7 倍,40 倍。 B、7 倍,60 倍。 C、10 倍,40 倍。 D、10 倍,60 倍。 E、20 倍,40 倍。 13.以下除一项外,均为工业革命的后果。这一例外是: A、工厂的发展。 B、童工。 C、工人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D、社会保障。 E、不健康的工作条件。 14.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最有影响的批评者是: A、卡尔·马克思。 B、大卫·李嘉图。 C、弗拉基米尔·列宁。 D、亚当·斯密。 E、约瑟夫·斯大林。 15.卡尔·马克思相信,人类社会将从 经 和 演变。 A、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C、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E、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6.“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弗拦基米尔·列宁。 B、约瑟夫·斯大林。 C、亚当·斯密。 D、卡尔·马克思。 E、大卫·李嘉图。 17.在 K·马克思的设想中, 应决定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答案。 A、工人。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E、市场及工人。 18.在苏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形态的两位人物是: A、弗拉基米尔·列宁及鲍里斯·叶利钦。B、本尼托·莫索里尼及阿道夫·希 特勒。C、弗拦基米尔·列宁及约瑟夫·斯大林。D、阿道夫·希特勒及约瑟夫·斯 大林。E、鲍里斯·叶利钦及列昂·托洛茨基。 19.“至于说到我,我不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这句话的提出者是: A、卡尔·马克思。 B、弗拉基米尔·列宁。 C、约瑟夫·斯大林。 D、鲍里斯·叶利软。 E、大卫·李嘉图。 20.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经济学家们认为的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 场不能很好处理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市场失灵。 B、外在性。 C、资源配置。 D、公共物品的足够供应。 E、不平均。 21.根据 K·马克思的理论,价格决定于: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劳动价值理论
D、供给及需求。E、竞争压力 2.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商品价格与其生产中发生的劳动成本间的差别是衡量 )的一个尺度。 A、市场力量。B、资本回报。C、劳动需求弹性 D、厂商利润。E、剥削程度 23.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中央计划。B、强迫。C、政治控制。D、激励。E、政治回报。 24.在前苏联,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市场。B、政府机构。C、工会。D、消费者企业。E、相对 价格。 25.在前苏联,产品如何生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消费者及企业。B、市场。C、工会。D、相对价格。E、政会机 构 .前苏联 A、以强迫、政治控制及政治回报取代市场激励。 B、以政治控制、政治回报及市场激励取代强迫。 C、以政治回报、市场激励及强迫取代政治回报。 D、以市场激励、强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报 E、以强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报及市场激励。 27.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前苏联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中央计划。B、强迫。C、政治控制。D、竞争。E、政治回报。 28.在前苏联,均为前苏联的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报酬及提升不与表现相联系。B、企业没有超过生产定额的激励 C、消费品及投入品的短缺广泛存在。D、工人与其工作不相适应。 E、投资回报决定资本配置。 29.在前苏联,企业的亏损通常由政府弥补,企业所面临的这种预算约束,我们 可以称为 约束。 A、弹性。B、调整性。C、软。D、易受影响的。E、弱 30.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试图: A、减少消费和投资 、减少消费和增加投资 C、提高工资和增加消费品的供应。D、增加消费和减少投资 E、增加消费和投资 31.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将投资集中在: A、农业。B、服务业。C、消费品工业。D、重工业。E、出口工 32.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 A、将资源从农业中转移出去。B、提高工人工资 C、承诺主要投资于消费品工业。D、增加私人医疗保健
27 D、供给及需求。 E、竞争压力。 22.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商品价格与其生产中发生的劳动成本间的差别是衡量 ( )的一个尺度。 A、市场力量。 B、资本回报。 C、劳动需求弹性。 D、厂商利润。 E、剥削程度。 23.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中央计划。 B、强迫。 C、政治控制。 D、激励。 E、政治回报。 24.在前苏联,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市场。 B、政府机构。 C、工会。 D、消费者企业。 E、相对 价格。 25.在前苏联,产品如何生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消费者及企业。 B、市场。 C、工会。 D、相对价格。 E、政会机 构。 26.前苏联: A、以强迫、政治控制及政治回报取代市场激励。 B、以政治控制、政治回报及市场激励取代强迫。 C、以政治回报、市场激励及强迫取代政治回报。 D、以市场激励、强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报。 E、以强迫及政治控制取代政治回报及市场激励。 27.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前苏联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中央计划。 B、强迫。 C、政治控制。 D、竞争。 E、政治回报。 28.在前苏联,均为前苏联的主要成分。这一例外是: A、报酬及提升不与表现相联系。 B、企业没有超过生产定额的激励。 C、消费品及投入品的短缺广泛存在。 D、工人与其工作不相适应。 E、投资回报决定资本配置。 29.在前苏联,企业的亏损通常由政府弥补,企业所面临的这种预算约束,我们 可以称为 约束。 A、弹性。 B、调整性。 C、软。 D、易受影响的。 E、弱。 30.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试图: A、减少消费和投资。 B、减少消费和增加投资。 C、提高工资和增加消费品的供应。 D、增加消费和减少投资。 E、增加消费和投资。 31.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将投资集中在: A、农业。 B、服务业。 C、消费品工业。 D、重工业。 E、出口工 业。 32.在前苏联,约瑟夫·斯大林: A、将资源从农业中转移出去。 B、提高工人工资。 C、承诺主要投资于消费品工业。 D、增加私人医疗保健
E、强调当代人的消费。 33.在前苏联,产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市场。B、相对价格。C、政府机构。D、消费者企业。E、工会。 4.前苏联的低消费及高储蓄计划增加 消费而牺牲 A、前人,后人。B、后人,今人。C、今人,前人 D、后人,前人。E、前人,今人 35.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的中国,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快速增长,较快的增长发生在 之后。 A、极权主义的推翻及代之以一个民主选举的政府。 B、采用取代市场激励的苏联式强迫手段及政治控制。 C、国家制定的更多投资于农业的决策 D、为更强调中央计划而拒绝基于市场的方法 E、允许农民出售其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改革,并使该进程持续。 36.市场社会主义将 结合起来 A、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B、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 有权。C、强迫和激励。D、非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E、非市场机 制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 37.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倡导者是 A、路德维希·冯·米塞斯。B、卡尔·马克思。 C、奥斯卡·兰格。D、约瑟夫·斯大林。E、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38.当市场社会主义首次被提出来时,它的主要批评者是 A、奥斯卡·兰格以及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B、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C、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和奥斯卡·兰格 D、奥斯卡·兰格以及卡尔·马克思。E、卡尔·马克思以及约瑟夫·斯大 林 39.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一例外是: A、价格使需求和供给相等。B、厂商是竞争价格接受者。 C、厂商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E、厂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相等 0.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一例外是 A、厂商是竞争价格接受者。B、厂商制定投资决策。 C、厂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相等 D、厂商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E、价格使需求和供给相等 41.市场社会主义的倡导者指出了资本主义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宣称,市场 社会主义将能解决之。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他们所指出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不充分的激励。B、不完全的资本市场。C、外在性。 D、不完全的风险市场。E、不完全竞争
28 E、强调当代人的消费。 33.在前苏联,产品为谁生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A、市场。 B、相对价格。 C、政府机构。 D、消费者企业。 E、工会。 34.前苏联的低消费及高储蓄计划增加 消费而牺牲 。 A、前人,后人。 B、后人,今人。 C、今人 ,前人。 D、后人,前人。 E、前人,今人。 35.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和 80 年代早期的中国,农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快速增长,较快的增长发生在 之后。 A、极权主义的推翻及代之以一个民主选举的政府。 B、采用取代市场激励的苏联式强迫手段及政治控制。 C、国家制定的更多投资于农业的决策。 D、为更强调中央计划而拒绝基于市场的方法。 E、允许农民出售其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改革,并使该进程持续。 36.市场社会主义将 结合起来。 A、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B、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 有权。 C、强迫和激励。 D、非市场机制和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E、非市场机 制和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 37.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倡导者是: A、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B、卡尔·马克思。 C、奥斯卡·兰格。 D、约瑟夫·斯大林。 E、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38.当市场社会主义首次被提出来时,它的主要批评者是: A、奥斯卡·兰格以及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B、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C、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和奥斯卡·兰格。 D、奥斯卡·兰格以及卡尔·马克思。 E、卡尔·马克思以及约瑟夫·斯大 林。 39.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一例外是: A、价格使需求和供给相等。 B、厂商是竞争价格接受者。 C、厂商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生产资料私人所有。 E、厂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相等。 40.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一例外是 A、厂商是竞争价格接受者。 B、厂商制定投资决策。 C、厂商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工资相等。 D、厂商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E、价格使需求和供给相等。 41.市场社会主义的倡导者指出了资本主义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宣称,市场 社会主义将能解决之。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他们所指出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不充分的激励。 B、不完全的资本市场。 C、外在性。 D、不完全的风险市场。 E、不完全竞争
42.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不能保留所创的任何利润,而且如果有亏损,政府 给予弥补。因此,市场社会主义不能解决 A、不完全竞争。B、不完全的资本市场。C、外在性 D、不完全的风险市场。E、不充分的激励 43.在市场社会主义中,如果企业有亏损,政府给予弥补,因此,市场社会主义 不能解决 这样的基本性问题。 A、不完全的资本市场。B、不完全竞争。C、外在性。 D、软预算约束。E、不完全的风险市场 44.工人合作企业是前南斯拉夫铁托领导时期的普遍形式。南斯拉夫采取合作制 的企业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较大的合作企业较少成功,因为由利润分享所提供的更努力工作激励是 递减的。B、合作企业缺少雇用更多工人的激励,因为它要求在更大的群体中分享利 润。C、政府机构不干预合作企业对经理的选择或决策的制定。D、合作企业不能提 供长期的激励,因为当工人离开它时,并不能按其份额得到补偿。E、较大的合作企 业较少成功,因为经理远离选举他们的工人。 5.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趋于经历: A、与下降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B、与上升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 C、与上升的物价相伴的低失业。D、与下降的物价相伴的低失业。 E、与稳定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 46.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正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所面临的问 题,这一例外是 A、高通胀。B、高失业。C、生活水平降低。 D、实际工资上升。E、高预算赤字 47.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正在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可用以并 曾促进竞争的方法。这一例外是: A、以私人垄断企业取代国家垄断企业。B、国际贸易自由化。 C、向来自国外的竞争开放经济。D、国有企业私有化 E、引入外国投资者及其专门知识 48.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制度,在其中: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 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有充分的信赖 D、对市场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49.在共产主义制度下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 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充分信赖 D、对高层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29 42.在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不能保留所创的任何利润,而且如果有亏损,政府 给予弥补。因此,市场社会主义不能解决: A、不完全竞争。 B、不完全的资本市场。 C、外在性。 D、不完全的风险市场。 E、不充分的激励。 43.在市场社会主义中,如果企业有亏损,政府给予弥补,因此,市场社会主义 不能解决 这样的基本性问题。 A、不完全的资本市场。 B、不完全竞争。 C、外在性。 D、软预算约束。 E、不完全的风险市场。 44.工人合作企业是前南斯拉夫铁托领导时期的普遍形式。南斯拉夫采取合作制 的企业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这一例外是: A、较大的合作企业较少成功,因为由利润分享所提供的更努力工作激励是 递减的。B、合作企业缺少雇用更多工人的激励,因为它要求在更大的群体中分享利 润。C、政府机构不干预合作企业对经理的选择或决策的制定。D、合作企业不能提 供长期的激励,因为当工人离开它时,并不能按其份额得到补偿。E、较大的合作企 业较少成功,因为经理远离选举他们的工人。 45.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趋于经历: A、与下降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B、与上升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 C、与上升的物价相伴的低失业。D、与下降的物价相伴的低失业。 E、与稳定的物价相伴的高失业。 46.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正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所面临的问 题,这一例外是: A、高通胀。 B、高失业。 C、生活水平降低。 D、实际工资上升。 E、高预算赤字。 47.以下选项中除一项外,均为正在由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可用以并 曾促进竞争的方法。这一例外是: A、以私人垄断企业取代国家垄断企业。 B、国际贸易自由化。 C、向来自国外的竞争开放经济。 D、国有企业私有化。 E、引入外国投资者及其专门知识。 48.社会主义是这样一种制度,在其中: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 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 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有充分的信赖。 D、对市场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49.在共产主义制度下: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 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 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充分信赖。 D、对高层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50.在混合经济中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 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充分信赖 D、对市场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51.1917年的俄国革命建立起了共产主义,它的领导者是 A、K·马克思。B、奥斯卡·兰格。C、V·列宁 D、J·斯大林 E、V·米塞斯 52.命令实行强迫性农业集体化的是: A、K·马克思 B、M·戈尔巴乔夫。 C、V·列宁。D、J·斯大林。E、B·叶利软 53.在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 增加投资。 A、保持储蓄的高回报率。B、保持低工资。 C、限制消费品的供给。D、吸引外国投资。E、B及C 在中央计划体制下 A、政府制定所有重大的经济决策。B、政府拥有的财产被出售或分给私人 C、工人拥有并管理其企业。D、价格由供给及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E、土地被再分配给耕种它的人。 5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市场中 A、工资调整以出清市场。B、厂商支付效率工资以激励其最好的工人 C、工人被分配工作,同时只有很少的劳动流动性。 D、工会通过集体谈判决定工资。E、工人拥有并管理其企业 6.在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中,投资资本的分配决定于 A、拥有并管理其企业的工人。B、资本市场。C、政府 D、多数原则的投票 E、以上均不是。 57.在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 A、被宣布为非法。B、被定在等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 C、被定在高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D、被定在低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 E、由供给及需求的力量决定 58.苏联实行这样一种政策: A、高投资与低消费。B、高消费与低投资。C、高投资与高消费 D、低投资与你消费。E、以上均不是 59.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经常面临着软预算约束,这意味着: A、工人平均地分享利润。B、持续亏损的企业被较大的企业吸收。 C、政府弥补所有亏损。D、除非企业赢利,否则工人无需工作 E、工人被分配工作,因而不存在失业 中央计划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鼓励经理有效管理企业的激励。B、缺乏制定有效决策所需的信息
30 50.在混合经济中: A、国家拥有所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和土地。 B、国家拥有生产资料。 C、对市场中厂商及家庭的互动充分信赖。 D、对市场有充分的信赖以及政府在其中扮演不容忽视的角色。 E、工人拥有并管理企业。 51.1917 年的俄国革命建立起了共产主义,它的领导者是: A、K·马克思。 B、奥斯卡·兰格。 C、V·列宁。 D、J·斯大林。 E、V·米塞斯。 52.命令实行强迫性农业集体化的是: A、K·马克思。 B、M·戈尔巴乔夫。 C、V·列宁。 D、J·斯大林。 E、B·叶利软。 53.在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 增加投资。 A、保持储蓄的高回报率。 B、保持低工资。 C、限制消费品的供给。 D、吸引外国投资。 E、B 及 C。 54.在中央计划体制下: A、政府制定所有重大的经济决策。 B、政府拥有的财产被出售或分给私人。 C、工人拥有并管理其企业。 D、价格由供给及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 E、土地被再分配给耕种它的人。 5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市场中 A、工资调整以出清市场。 B、厂商支付效率工资以激励其最好的工人。 C、工人被分配工作,同时只有很少的劳动流动性。 D、工会通过集体谈判决定工资。 E、工人拥有并管理其企业。 56.在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中,投资资本的分配决定于: A、拥有并管理其企业的工人。 B、资本市场。 C、政府。 D、多数原则的投票。 E、以上均不是。 57.在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 A、被宣布为非法。 B、被定在等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 C、被定在高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 D、被定在低于市场出清价的水平。 E、由供给及需求的力量决定。 58.苏联实行这样一种政策: A、高投资与低消费。 B、高消费与低投资。 C、高投资与高消费。 D、低投资与你消费。 E、以上均不是。 59.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经常面临着软预算约束,这意味着: A、工人平均地分享利润。 B、持续亏损的企业被较大的企业吸收。 C、政府弥补所有亏损。 D、除非企业赢利,否则工人无需工作。 E、工人被分配工作,因而不存在失业。 60.中央计划体制所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鼓励经理有效管理企业的激励。 B、缺乏制定有效决策所需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