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A.当地人开的当铺都相当简陋,惟有这四层的楼房鹤立鸡群般的傲然耸立 B.那伙计忽然和颜悦色起来,手里的尺轻轻地敲着那布堆。 C.陈水扁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有口皆碑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3.按要求默写 (1)纷纷暮雪下辕 (2)今夜偏知春气 暖, (3)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蓄水13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 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的凄异景状将一去不复返 (4)春见落花,难免伤感,但也有“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昂扬向上 好友离别,难免落泪,但也有 ”的乐观豁达 综合运用题 一天,小玲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名著,正准备看下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对小玲说:“你现在的时间可真多 呀 4.小玲所看的名著是 写的 》,小玲将要看的这一回所写的内容是什 么?请你简要地向小玲介绍一下。(3分) 答 5.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小玲请你劝说她妈妈,你又会怎样说?(3分) 答
2.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 ) A. 当地人开的当铺都相当简陋,惟有这四层的楼房鹤立鸡群般的傲然耸立。 B. 那伙计忽然和颜悦色起来,手里的尺轻轻地敲着那布堆。 C. 陈水扁的所作所为, 简直令人有口皆碑。 D. 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3. 按要求默写 (1)纷纷暮雪下辕 门, 。 (2)今夜偏知春气 暖, 。 (3)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实现“蓄水 13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 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 ”的凄异景状将一去不复返。 (4)春见落花,难免伤感,但也有“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昂扬向上; 好友离别,难免落泪,但也有 “ , ”的乐观豁达。 综合运用题 一天,小玲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名著,正准备看下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时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对小玲说:“你现在的时间可真多 呀。” 4.小玲所看的名著是 写的 《 》,小玲将要看的这一回所写的内容是什 么?请你简要地向小玲介绍一下。(3 分) 答: 5. 妈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小玲请你劝说她妈妈,你又会怎样说?(3 分) 答:
6.语文老师知道小玲的事情后,在班上就影响名著阅读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请结 合下表进行分析并写出你的分析结果。 原因人数所占比例一 A.找不到书 没有时间 其它 10 答 、阅读与欣赏(4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 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 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 增添忧愁的强烈不满,也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突破时空的局限阻隔,用明月将经受着离别 之苦的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浪漫色彩。 8.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的理解
6.语文老师知道小玲的事情后,在班上就影响名著阅读的原因进行了调查,请结 合下表进行分析并写出你的分析结果。 原 因 人 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20 32% B.没有时间 32 52% C.其它 10 16% 答: 一、阅读与欣赏(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 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 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 增添忧愁的强烈不满,也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突破时空的局限阻隔,用明月将经受着离别 之苦的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浪漫色彩。 8.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的理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