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 的改变提示可能有心脏病变,但 首先要排出生理情况再考虑病理 情况
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 的改变提示可能有心脏病变,但 首先要排出生理情况再考虑病理 情况
1.位置的改变 (1)生理因素 心尖搏动位置主要受 体位和体型的影响
1. 位置的改变 (1)生理因素 心尖搏动位置主要受 体位和体型的影响
体位 ●卧位肚,隔肌位置较坐位稍上移,心 尖搏动可稍上移 ●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时,向右移1~2.5cm
⚫卧位时,隔肌位置较坐位稍上移,心 尖搏动可稍上移; ⚫左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时,向右移1~2.5cm。 体位
体型 ●矮胖体型者,心脏常呈横位, 心尖搏动可上移至第4肋间; 瘦长体型者,心脏呈悬垂位, 心尖搏动向下移至第6肋间
⚫矮胖体型者,心脏常呈横位, 心尖搏动可上移至第4肋间; ⚫瘦长体型者,心脏呈悬垂位, 心尖搏动向下移至第6肋间。 体型
(2)病理因素 ①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 搏动向左下移位
(2)病理因素 ① 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时,心尖 搏动向左下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