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一、字音(红色字) 槛不谙彩笺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进贤) 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可归属婉约派)。十 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 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 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 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 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 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 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 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
蝶恋花 一、字音(红色字) 槛 不谙 彩笺 二、晏殊(991-1055) 字同叔。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进贤) 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可归属婉约派)。十 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 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 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 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 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 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 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 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婉丽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 《鹊踏枝》等。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 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 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 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他亦工诗善文 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 有情思”。诗、文、词兼擅,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儿子: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一说1038 1112)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 (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 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著名词人。词风哀感 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 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 赏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 《鹊踏枝》等。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 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 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 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他亦工诗善文, 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 有情思”。诗、文、词兼擅,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儿子: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 1112)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 (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 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著名词人。词风哀感 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 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 赏
品读词句 问:这首词,词人写作的对象是女子还是男子?根据 是什么?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问:上片所涉及到的意象有哪些?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菊花、兰花、燕子、明月、斜光(月光) 菊花、兰花,品格高洁的象征。但着一“愁烟”与 “泣”,词人将其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 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这是哀景写愁
三、品读词句 问:这首词,词人写作的对象是女子还是男子?根据 是什么?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问:上片所涉及到的意象有哪些?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菊花、兰花、燕子、明月、斜光(月光) 菊花、兰花,品格高洁的象征。但着一“愁烟”与 “泣”,词人将其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 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这是哀景写愁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女子的感受, 特别是借燕子双飞写女子的心理,一是借燕子的飞去写女 子敏感的心理,二是燕子的双飞反衬女子的孤独。“双” 又与下片的“独”呼应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到 昨夜,明点“离别”,一是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 二是“怨”变得较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 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 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 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别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惆怅。(用“明月”“斜光”来烘托 上片:离别的哀愁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女子的感受, 特别是借燕子双飞写女子的心理,一是借燕子的飞去写女 子敏感的心理,二是燕子的双飞反衬女子的孤独。“双” 又与下片的“独”呼应。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到 昨夜,明点“离别”,一是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 二是“怨”变得较为强烈。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 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 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 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别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惆怅。(用“明月”“斜光”来烘托) 上片:离别的哀愁
意象类举 菊花(黄花):含有品格高洁之类的象征意味,但在词人笔下,将 它拟人化,来表达愁情,衬托悲凉的气氛。 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兰花(兰草):表示高洁、友谊。如: 屈原的《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燕子(双燕):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春天的象征,表欢 快、生机。词人常借双飞的燕子来反衬人的形单影只。如: 黄公绍的《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晏几道的《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李白的“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羨。” 明月: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意象类举 菊花(黄花):含有品格高洁之类的象征意味,但在词人笔下,将 它拟人化,来表达愁情,衬托悲凉的气氛。 王实甫的《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燕子(双燕):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春天的象征,表欢 快、生机。词人常借双飞的燕子来反衬人的形单影只。如: 黄公绍的《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晏几道的《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李白的“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兰花(兰草):表示高洁、友谊。如: 屈原的《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明月: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