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 第十四章地索作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谢文伟谢宇飞制作
普通地质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谢文伟 谢宇飞 制作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影视:地震
第一节地震的基本概念 一、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 速颤动。是构造运动的特殊形式 地震作用从地震的孕育,发生到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 震源——地下深处发 地生地震的地点。 震中距 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 概面上的垂直距离。 纵波 纵波 述20~60KM为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 60~300KM为中源地震 概况 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横波 横波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是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 震域——地震在地面上波及的地区
14.1 地 震 概 述 ( 概 况 ) 第一节 地震的基本概念 一、地震概况 地震——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在迅速释放时地壳产生快 速颤动。是构造运动的特殊形式。 地震作用——从地震的孕育,发生到产生余震的全部过程。 震源——地下深处发 生地震的地点。 震源深度——震源到地 面上的垂直距离。 20~60KM为浅源地震 60~300KM为中源地震 300KM以上为深源地震 震中——震源垂直投影在地面上的地点。 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中区——是地震破坏程度最大的区域。 震域——地震在地面上波及的地区
二、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 ⑦纵波——是由霖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使地 面上下震动。速度快达7~8KM/S。 N②横波- 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使地面左右摆动。 速度为4.5~5KM/S。 ⑤面波(表面波)——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 的,沿看地表面传播,速度为3.5KMS 零 面波的震动方 述|式杀有队波和旗陂 震中距 的特点,因此周期 长,振幅大,是造 纵波 纵波 诚成建筑破坏的主要 震源深度 因素。 横波 横波
14.1 地 震 概 述 ( 地 震 波 ) 二、地震波——从震源产生的弹性波。 ①纵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推进波),使地 面上下震动。速度快达7~8KM/S。 ②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使地面左右摆动。 速度为4.5~5KM/S。 ③面波(表面波)——是由纵波、和横波在地面相遇产生 的,沿着地表面传播,速度为3.5KM/S。 面波的震动方 式兼有纵波和横波 的特点,因此周期 长,振幅大,是造 成建筑破坏的主要 因素
地震的发震过程 1前震——局部能量稗放,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2主震——一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 A~地震概述 3余震——释放剩余能量,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三、地震仪 仪、影视 影视:地震作用
14.1 地 震 概 述 ( 地 震 仪 、 影 视 ) 地震的发震过程 1.前震——局部能量释放,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2.主震——短时间内突然释放出大量能量 3.余震——释放剩余能量,形成一系列小地震 三、地震仪 影 视 : 地 震 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