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案例解析 一一美国政府诉微软案 李剑
反垄断法案例解析 ——美国政府诉微软案 李 剑
一、案件背景
一、案件背景
案件审理情况: ·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20个独立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起诉微软公司,认为微软公 司对个人电脑(PC)操作系统进行垄断。 ·1998年10月19日-1999年6月24日,案件在联邦地区法院审理。11月5日对案件有关事实 进行裁决,2000年4月3日结案。 微软公司在哥伦比亚巡回法院提出上诉,并在2001年6月28日判决,之后各方就和解 进行了商讨。上诉法院认定垄断行为成立,但推翻了其他方面的判决,将案件发回地 区法院。 ·美国司法部和微软达成和解协议。在2002年10月地区法院发布裁定
案件审理情况: • 1998年5月,美国司法部、20个独立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起诉微软公司,认为微软公 司对个人电脑(PC)操作系统进行垄断。 • 1998年10月19日-1999年6月24日,案件在联邦地区法院审理。11月5日对案件有关事实 进行裁决,2000年4月3日结案。 • 微软公司在哥伦比亚巡回法院提出上诉,并在2001年6月28日判决,之后各方就和解 进行了商讨。上诉法院认定垄断行为成立,但推翻了其他方面的判决,将案件发回地 区法院。 • 美国司法部和微软达成和解协议。在2002年10月地区法院发布裁定
案件背景: ·微软的Windows95操作系统面临网景公司“领航者”刘览器的冲击。 ·操作系统提供了应用软件的编程接口(APs),通过这一接口应用软件才能与操 作系统交互,并进而和硬件交互。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必须按照特定的操作系统 APs来编写软件,不同系统需要单独开发。 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数量很大,导致很多软件只有Windows版本;竞争对 手即便开发出操作系统,也很难有数量庞大的应用软件。导致相关市场的进入壁 垒很高
案件背景: • 微软的Windows95操作系统面临网景公司“领航者”浏览器的冲击。 • 操作系统提供了应用软件的编程接口(APIs),通过这一接口应用软件才能与操 作系统交互,并进而和硬件交互。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必须按照特定的操作系统 APIs来编写软件,不同系统需要单独开发。 • 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数量很大,导致很多软件只有Windows版本;竞争对 手即便开发出操作系统,也很难有数量庞大的应用软件。导致相关市场的进入壁 垒很高
·网景公司的“导航者”刘览器是基于JAVA语言编写。JAVA语言由太阳微系统公司 (Sun Microsystems)开发,是具有“跨平台”功能的编程语言。用AVA开发的应 用软件可以在所有操作系统上运行。 ·网景的“导航者”之所以能够威胁微软的操作系统,在于其能够将跨平台的AVA 编程语言分发到独立的软件开发者的潜力。如果开发者为OS/2或者Liux编写软件, 或者直接基于网络浏览器的APIs编写网络软件,就会直接威胁到Windows的地位。 ·微软的主要策略是Windows-+HE
• 网景公司的“导航者”浏览器是基于JAVA语言编写。JAVA语言由太阳微系统公司 (Sun Microsystems)开发,是具有“跨平台”功能的编程语言。用JAVA开发的应 用软件可以在所有操作系统上运行。 • 网景的“导航者”之所以能够威胁微软的操作系统,在于其能够将跨平台的JAVA 编程语言分发到独立的软件开发者的潜力。如果开发者为OS/2或者Linux编写软件, 或者直接基于网络浏览器的APIs编写网络软件,就会直接威胁到Windows的地位。 • 微软的主要策略是Window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