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233 座位号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药理学(药)试题 2010年1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生物利用度 3.药酶诱导剂 4.抑菌药 5.二重感染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作用于α和β受体药物有 和多巴胺。 2.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 性心律失常,经肝脏代谢时生物利用效应明显,故不 宜口服给药,常采用 方式给药。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过快可出现反跳和 1406
试卷代号:2233 座位号口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专业 药理学(药) 试题 2010年 1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25分)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生物利用度 3.药酶诱导剂 4.抑菌药 5.二重感染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5分) 1.作用于 。和 日受体药物有 和多巴胺。 2.利多卡因主要用于室性_ 性心律失常,经肝脏代谢时生物利用效应明显,故不 宜 口服给药,常采用 方式给药。 3.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停药过快可出现反跳和 1406
得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40分】 1.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其效应( )。 A.减弱 B.增强 C.不变化 D.被消除 E.超强化 2.长期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可产生( )。 A.耐药性 B.耐受性 C.快速耐受性 D.成瘾性 ·E.反跳现象 3.下列关于肝肠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型药物由胆汁排人十二指肠 B.在小肠内水解 C.在十二指肠内水解 D.经肠再吸收人血循环 E.使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4.药物的给药途径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消除 C.药物的分布 D.药物的代谢 E.药物的转运 5.药物在体内超出转化能力时,其主要消除方式是()。 A.药物经肾消除 B.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C.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D.药物经肠道排出 E.药物经肝代谢消除 1407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 40分) 1.经肝药酶转化的药物与药酶诱导剂合用后其效应( A.减弱 B.增强 C,不变化 E.超强化 D.被消除 2.长期应用抗病原微生物药可产生( )。 A.耐药性 B.耐受性 C.快速耐受性 D.成瘾性 ·E.反跳现象 3.下列关于肝肠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型药物由胆汁排人十二指肠 B.在小肠内水解 C.在十二指肠 内水解 D.经肠再吸收人血循环 E.使药物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 4.药物的给药途径取决于( )。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消除 C.药物的分布 D.药物的代谢 E.药物的转运 5.药物在体内超出转化能力时,其主要消除方式是( )。 A.药物经肾消除 B.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C.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D.药物经肠道排出 E.药物经肝代谢消除 1407
6.阿托品最适合治疗的休克是()。 A.感染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疼痛性休克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 A.重症肌无力 B.青光眼 C.胃肠痉挛 D.阵发性心动过速 E.尿潴留 8.心脏骤停复苏的最佳药物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去氧肾上腺素 E.间羟胺 9.普萘洛尔的禁忌症是()。 A.心律失常 B.心绞痛 C.高血压 D.甲状腺机能亢进 E.支气管哮喘 10.氯丙嗪引起低血压状态时,应选用( )。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麻黄碱 11.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A.硫喷妥钠 B.苯妥英钠 C.地西泮 D.异戊巴比妥 E.水合氯醛 12.吗啡的药理作用有()。 A.镇痛、镇静、镇咳 B.镇痛、镇静、抗震颤麻痹 C.镇痛、兴奋呼吸 D.镇痛、欣快、止吐 E.镇痛、散瞳 1408
s.阿托品最适合治疗的休克是( )。 A.感染性休克 C.失血性休克 E.疼痛性休克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 ( )。 A.重症肌无力 C.胃肠痉挛 E.尿储留 8.心脏骤停复苏的最佳药物是( )。 A.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E.间经胺 9.普蔡洛尔的禁忌症是( )。 A.心律失常 C.高血压 E.支气管哮喘 10.氯丙嗦引起低血压状态时,应选用( A.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E.麻黄碱 11.治疗癫痛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A.硫喷妥钠 C.地西浮 E.水合氯醛 12.吗啡的药理作用有( )。 A.镇痛、镇静 、镇咳 C.镇痛、兴奋呼吸 E.镇痛、散瞳 1408 B.过敏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B.青光眼 D.阵发性心动过速 B.多巴胺 D.去氧肾上腺素 B.心绞痛 D.甲状腺机能亢进 B.多巴胺 D.异丙肾上腺素 B.苯妥英钠 D.异戊巴比妥 B.镇痛 、镇静 、抗震颤麻痹 D.镇痛 、欣快 、止吐
13.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 A.激活抗凝血酶 B.加强维生素K的作用 C.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D.降低凝血酶活性 E.使环加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14.可引起“首剂现象”的抗高血压药物是( )。 A.肼屈嗪 B.哌唑嗪 C.弧乙啶 D.硝苯地平 E.硝普钠 15.磺胺类药物作用的机制是与细菌竞争( )。 A.二氢叶酸还原酶 B.二氢叶酸合成酶 C,四氢叶酸还原酶 D.一碳单位转移酶 E.叶酸还原酶 16.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A.阿司咪唑 B.苯海拉明 C.苯茚胺 D.西咪替丁 E.阿托品 17.既抗RNA病毒,又抗DNA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是( )。 A.金刚烷胺 B.阿昔洛维 C.病毒唑 D.疱疹净 E.病毒灵 18.治疗胆道感染可选用( )。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氯林可霉素 D.庆大素 E.氧霉素 1409
13.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 A.激活抗凝血酶 B.加强维生素 K的作用 C.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D.降低凝血酶活性 E.使环加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 TXA:生成,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14.可引起“首剂现象”的抗高血压药物是( )。 A.麟屈嚓 B.呱哇嗦 C.肌乙吮 D.硝苯地平 E.硝普钠 15.磺胺类药物作用的机制是与细菌竞争( )。 A.二氢叶酸还原酶 B.二氢叶酸合成酶 C.四氢叶酸还原酶 D.一碳单位转移酶 E.叶酸还原酶 16.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 )。 A.阿司咪哩 B.苯海拉明 C.苯苟胺 D.西咪替丁 E.阿托品 17.既抗 RNA病毒,又抗 DNA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是( )。 A.金刚烷胺 B.阿昔洛维 C.病毒哇 D.疙疹净 E.病毒灵 18.治疗胆道感染可选用( )。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 C.氯林可霉素 D.庆大霉素 E.氯霉素 1409
19.在下列病原体所致的感染中,青霉素G作为主要药物的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螺旋体 C.白喉杆菌 D.以上三种都是 E.A和B 20.控制心绞痛发作起效最快的药物是( )。 A.硝苯吡啶 B.普奈洛尔 C.硝酸甘油 D.硝酸异山梨酯 E.硝酸戊四酯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第三代喹诺酮类一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共同点。 2.简述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3.简述磺胺甲基异恶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合用的药理基础。 1410
19.在下列病原体所致的感染中,青霉素 G A.溶血性链球菌 C.白喉杆菌 作为主要药物的是( B.螺旋体 D.以上三种都是 )o B. D. E. A 和 B 20.控制心绞痛发作起效最快的药物是( A.硝苯毗吮 C.硝酸甘油 E.硝酸戊 四醋 普奈洛尔 硝酸异山梨酷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每题 10分,共 30分) 1.简述第三代喳诺酮类一氟哇诺酮类药物作用的共同点。 2.简述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3.简述磺胺甲基异恶哇(SMZ)和甲氧节吮(TMP)合用的药理基础。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