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22载荷作用方式 材料的变形与载荷(F)作用方式有密切关系。载荷 作用方式通常有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F F F 么孤么孤 (a)拉仲载荷b)压缩载荷 (c)弯曲载荷 (d)剪切载荷(e)扭转载荷 图2-4载荷作用方式
2.2 载荷作用方式 材料的变形与载荷(F) 作用方式有密切关系。载荷 作用方式通常有五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和扭转。 图2-4 载荷作用方式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第二章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22.1力学性能 ●强度是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及其断裂的能力 些力学性能指标如图2-5所示。 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弹性和变形静态强度塑性][硬度商温强度疲劳强度韧性 弹性模量「强度延伸率布氏顿度蠕变疲劳极限冲击韧性 E. G s 6 HB‖应力 刚度 断面洛氏硬度 疲劳裂纹断裂韧性 HR oi, ei, pi 收缩率 扩展速率1,K1 da/dN 维氏硬度 HV 显徽硬度 HV005 图2-5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 强度是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及其断裂的能力。 一些力学性能指标如图2-5所示。 图2-5 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2.2.1 力学性能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第二章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222材料的拉伸变形 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时,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对应于 材料的应变e( strain)和应力o( stress)。 (a)应力应变曲线 (b)拉伸试验装置 图2-6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2.2.2 材料的拉伸变形 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时,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对应于 材料的应变ε (strain) 和应力σ (stress) 。 (a)应力应变曲线 (b)拉伸试验装置 图2-6 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第二章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叫变形。 √弹性变形:载荷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 √塑性变形:载荷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拉伸-位移曲线的特征点及特征线 OeA线:弹性变形阶段 AC线:屈服变形阶段 CB线:应变强化变形阶段 Bk线:塑性失稳变形阶段 e点:弹性应力点 A点:屈服应力最大点 C点:屈服变形结束点 B点:最大断裂应力点 k点:断裂点 图2-7拉伸-位移曲线
● 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尺寸的变化叫变形。 √ 弹性变形:载荷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 √ 塑性变形:载荷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 。 ● 拉伸-位移曲线的特征点及特征线 OeA线: 弹性变形阶段 AC线: 屈服变形阶段 CB线: 应变强化变形阶段 Bk线: 塑性失稳变形阶段 e点: 弹性应力点 A点: 屈服应力最大点 C点: 屈服变形结束点 B点: 最大断裂应力点 k点: 断裂点 图2-7 拉伸-位移曲线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第二章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 通过材料的拉伸试验,可测得五个性能参数: 弹性模量:E=0/E 应力应变关系:σ=EE 屈服强度:0。=0u2=Fs/A0 抗拉强度 O= Fb/A 2-1) 延伸率: 6=AL/L(△L=LLo) 断面收缩率:=△A/Ao(△A=A0A) 其中,Lo、A分别表示试样变形前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 L、A分别表示试样断裂后的标距伸长长度和断口横截 面面积
通过材料的拉伸试验,可测得五个性能参数: 弹性模量: E = σ/ ε 应力应变关系:σ = E ε 屈服强度: σs= σ0.2 = Fs/A0 抗拉强度: σb= Fb/A0 (2-1) 延伸率: δ = ∆L/ L0 (∆L=L-L0 ) 断面收缩率: ψ = ∆A/A0 (∆A=A0 -A) 其中,L0 、A0分别表示试样变形前的标距长度和横截面面积; L 、A分别表示试样断裂后的标距伸长长度和断口横截 面面积。 。 第二章 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式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