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 (2)通气量 在种子罐中培养的种子除保证供给易被利用的培养基外,有足够的通气量可以 提高种子质量。例如,青霉素的生产菌种在制备过程中将通气充足和不足两种情况 下得到的种子分别接入发酵罐内,它们的发酵单位可相差 1 倍。但也有例外,例如 土霉素生产菌,一级种子罐的通气量小对发酵有利。 3,种龄 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 间。 通常种龄是以处于生命力极旺盛的对数生长期,菌体量还未达到最大值时的培 养时间较为合适。时间太长,菌种趋于老化,生产能力下降,菌体自溶;种龄太短, 造成发酵前期生长缓慢。 不同菌种或同一菌种工艺条件不同,种龄是不一样的,一般需经过多种实验来 确定。如嗜碱性芽孢杆菌生产碱性蛋白酶,12 小时最好(见下图)。 4,接种量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接种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菌种在发酵罐中生长繁殖的速度,采用较大的接种量 可以缩短发酵罐中菌丝繁殖达到高峰的时间,使产物的形成提前到来,并可减少杂
(1)温度 (2)通气量 在种子罐中培养的种子除保证供给易被利用的培养基外,有足够的通气量可以 提高种子质量。例如,青霉素的生产菌种在制备过程中将通气充足和不足两种情况 下得到的种子分别接入发酵罐内,它们的发酵单位可相差 1 倍。但也有例外,例如 土霉素生产菌,一级种子罐的通气量小对发酵有利。 3,种龄 种龄: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丝体开始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 间。 通常种龄是以处于生命力极旺盛的对数生长期,菌体量还未达到最大值时的培 养时间较为合适。时间太长,菌种趋于老化,生产能力下降,菌体自溶;种龄太短, 造成发酵前期生长缓慢。 不同菌种或同一菌种工艺条件不同,种龄是不一样的,一般需经过多种实验来 确定。如嗜碱性芽孢杆菌生产碱性蛋白酶,12 小时最好(见下图)。 4,接种量 接种量:是指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 接种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菌种在发酵罐中生长繁殖的速度,采用较大的接种量 可以缩短发酵罐中菌丝繁殖达到高峰的时间,使产物的形成提前到来,并可减少杂
菌的生长机会。但接种量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发酵。过大会引起溶氧不足,影 响产物合成;而且会过多移入代谢废物,也不经济;过小会延长培养时间,降低发 酵罐的生产率。 通常接种量,细菌 1~5%,酵母菌 5~10%,霉菌 7~15%,有时 20~25% 三、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种子质量的最终指标是考察其在发酵罐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因此首先必 须保证生产菌种的稳定性,其次是提供种子培养的适宜环境保证无杂菌侵入,以获 得优良种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菌种稳定性的检查 (2)无(杂菌)检查 四、种子质量标准 1,细胞或菌体 菌丝形态、菌丝浓度和培养液外观(色素、颗粒等) 单细胞:菌体健壮、菌形一致、均匀整齐,有的还要求有一定的排列或形态; 霉菌、放线菌:菌丝粗壮、对某些染料着色力强、生长旺盛、菌丝分枝情况和 内含物情况好
菌的生长机会。但接种量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发酵。过大会引起溶氧不足,影 响产物合成;而且会过多移入代谢废物,也不经济;过小会延长培养时间,降低发 酵罐的生产率。 通常接种量,细菌 1~5%,酵母菌 5~10%,霉菌 7~15%,有时 20~25% 三、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种子质量的最终指标是考察其在发酵罐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因此首先必 须保证生产菌种的稳定性,其次是提供种子培养的适宜环境保证无杂菌侵入,以获 得优良种子。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通常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菌种稳定性的检查 (2)无(杂菌)检查 四、种子质量标准 1,细胞或菌体 菌丝形态、菌丝浓度和培养液外观(色素、颗粒等) 单细胞:菌体健壮、菌形一致、均匀整齐,有的还要求有一定的排列或形态; 霉菌、放线菌:菌丝粗壮、对某些染料着色力强、生长旺盛、菌丝分枝情况和 内含物情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