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基础练习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 经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图回答1~2题。 1.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汇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A.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D.陇海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2.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②带动沿线地 区经济的发展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铁路网的灵活性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十五”期间,我国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据此回答3~5题。 3.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冰川影响大D.纬度高,气温低 4.决定我国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兴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社会经济B.地形C.政治D.气候 5.修建青藏铁路说明() 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第一位是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B.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C.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D.现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说明自然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6.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 要原因是()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28°N,120.5°E)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7~ 8题 第1页共11页
第1页 共11页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基础练习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 经五个省区,总长 1075.6 千米。读图回答 1~2 题。 1.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汇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 A.焦柳线-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陇海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2.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②带动沿线地 区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铁路网的灵活性 (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十五”期间,我国的青藏铁路开工建设,据此回答 3~5 题。 3.青藏铁路修建中遇到的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 C.冰川影响大 D.纬度高,气温低 4.决定我国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兴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社会经济 B.地形 C.政治 D.气候 5.修建青藏铁路说明( ) A.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第一位是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B.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C.先进科学技术能够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D.现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说明自然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6.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 b 城到 d 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 c 城的主 要原因是 ( )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影响 B.排除了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 A 城(28°N,120.5°E)到 B 城的铁路,分析回答 7~ 8 题
7.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① B.② D.④ 8.一般说来,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 下图是1999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河流 A.经济发展水平B.气温高低C.降水量多少D.气象灾害频率 10.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 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 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乙 →规划高速公路 铁路 ⊙大城市 小城市 小城镇 山脉 e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D.③④ 读某海港城市图,据此回答11~12题 第2页共11页
第2页 共11页 7.在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一般说来,影响现代铁路线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经济因素 9.下图是 1999 年我国高速公路分布图,与我国高速公路分布明显相关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温高低 C.降水量多少 D.气象灾害频率 10.下图为 a 城到 d 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 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 58.5 千米,建设费用 31 亿元,比甲方案 的概算费用多 5 亿元,长度多 7 千米。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甲 乙 a b c d 规划高速公路 铁路 大城市 小城市 小城镇 河流 山脉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某海港城市图,据此回答 11~12 题
0 5Km 11.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应建在( A.甲B.乙C.丙D.丁 12.若该海港城市准备建一机场,从影响机场的区位因素考虑不选择A处的理由是() A.A处离城区较远B.A处地势较高C.A处地形坡度较小D.A处地形不够平坦开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13~14题 居住小区·地铁站 城市道路航空港 e河港‘商业中心 20世纪80年代初 士航空港 ◆立交桥 世纪90年代末 13.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14.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A.大多沿河流分布 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 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读下图,回答下面15~16题 第3页共11页
第3页 共11页 11.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应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若该海港城市准备建一机场,从影响机场的区位因素考虑不选择 A 处的理由是( ) A.A 处离城区较远 B.A 处地势较高 C.A 处地形坡度较小 D.A 处地形不够平坦开 阔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 13~14 题。 13.20 世纪 90 年代末与 80 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 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 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14.20 世纪 90 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 ) A.大多沿河流分布 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 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读下图,回答下面 15~16 题。 eg1:读某海港城市图,据此回答1—3题。 城区 甲 乙 丙 丁 A 15 B 10 -5 5 -10 -15 0 5Km 0 1.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从港口建设 的影响因素考虑应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海滨浴场,从影 响浴场的区位因素考虑应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该海港城市准备建一机场,从影响 机场的区位因素考虑不选择A处的理由是 A.A处离城区较远 B.A处地势较高 C.A处地形坡度较小 D.A处地形不够平坦开阔 eg1:读某海港城市图,据此回答1—3题。 城区 甲 乙 丙 丁 A 15 B 10 -5 5 -10 -15 0 5Km 0 1.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从港口建设 的影响因素考虑应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该海港城市要建一海滨浴场,从影 响浴场的区位因素考虑应建在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该海港城市准备建一机场,从影响 机场的区位因素考虑不选择A处的理由是 A.A处离城区较远 B.A处地势较高 C.A处地形坡度较小 D.A处地形不够平坦开阔
15.某地区有a、b、c、d、e、f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须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 最合理的是() A.a和b B.b和d C.a和d D.c和d 16.图中g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个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 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交通线要沿g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g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 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回答17~18题 12 6 到达M的最大车流量为() A.26 C.20 18.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A.提高车速 B.在M、N之间新修公路 C.拓宽12车流量的公路D.拓宽车流量为3、4、5的公路 读下图,分析判断19~20题。 戊 L 036m国道 般公路村落 19.如果图中黑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B.车流量C.地价D.服务范围 20.距该地中心城市最近的是( 第4页共11页
第4页 共11页 15.某地区有 a、b、c、d、e、f 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须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 最合理的是( ) A.a 和 b B.b 和 d C.a 和 d D.c 和 d 16.图中 g 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个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 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 )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交通线要沿 g 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g 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 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 M 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 N,回答 17~18 题。 17.到达 M 的最大车流量为( ) A.26 8.24 C.20 D.19 18.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 A.提高车速 B.在 M、N 之间新修公路 C.拓宽 12 车流量的公路 D.拓宽车流量为 3、4、5 的公路 读下图,分析判断 19~20 题。 19.如果图中黑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车流量 C.地价 D.服务范围 20.距该地中心城市最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1.比较分析下图中甲城和乙城交通状况,哪个的城市总体布局更合理? 讨境干道 政府机关 券%二- 商业服务区 3米乙 15千米 (1)哪个城市布局紧凑,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2)哪个城市生活区与工厂区、政府机关集中区距离较远,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3)哪个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4)哪个城市过境道路同市内道路相分离,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22.如图所示,铁路a沿线经济发达,铁路b沿线经济欠发达,G湖农业发达,水灾频繁。 新建铁路c(E一H-J),全长300千米 D(著名旅游地 铁路C 1(矿产地) F土特产某地) 铁路c的社会经济影响有(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四个正确项,将其代号填入空格): ①可将I地矿产运至D城发展大型冶金工业 ②铁路a运量不变,铁路b运量增加 ③J城和E城成为新的铁路枢纽。④K城经济腹地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⑤可调节G湖入湖径流量⑥可扩大F地土特产和I地矿产的外运量 ⑦H城的经济区位明显改善,成为新的铁路枢纽⑧有利于G湖区的抗洪救灾和农业发展 23.读“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 第5页共11页
第5页 共11页 A.① B.② C.③ D.④ 21.比较分析下图中甲城和乙城交通状况,哪个的城市总体布局更合理? ⑴哪个城市布局紧凑,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⑵哪个城市生活区与工厂区、政府机关集中区距离较远,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⑶哪个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⑷哪个城市过境道路同市内道路相分离,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22.如图所示,铁路 a 沿线经济发达,铁路 b 沿线经济欠发达,G 湖农业发达,水灾频繁。 新建铁路 c(E—H—J),全长 300 千米。 铁路 c 的社会经济影响有(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四个正确项,将其代号填入空格):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可将 I 地矿产运至 D 城发展大型冶金工业 ②铁路 a 运量不变,铁路 b 运量增加 ③J 城和 E 城成为新的铁路枢纽。④K 城经济腹地扩大,窗口作用加强 ⑤可调节 G 湖入湖径流量⑥可扩大 F 地土特产和 I 地矿产的外运量 ⑦H 城的经济区位明显改善,成为新的铁路枢纽 ⑧有利于 G 湖区的抗洪救灾和农业发展 23. 读“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