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SO/OS的7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网络应用 表示层 数据表示 会话层 互连主机通信 传输层 端到端连接 网络层 寻址与路由 链路层 接入介质 物理层 二进制传输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5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8年5月 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OS参考模型的基本思想: 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 服务;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5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8年5月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思想: • 网络中各节点具有相同的层次; •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 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 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 服务; •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3.0S各层的功能概述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 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 的基础上,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 Network Layer):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 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 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授、网络互连功能。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向用户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 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8年5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 大庆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08年5月 3. OSI各层的功能概述 物理层(Physical Layer):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 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 的基础上,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Network Layer):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 链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 的路径,以及实现拥塞控制授、网络互连功能。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向用户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 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