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定风波 苏轼 独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睛,故作此 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酲,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独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 定风波 苏轼
作者档素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 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 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 府》等传世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 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 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东坡七 集》、《东坡易传》、《东坡乐 府》等传世。 作者档案
词语解释 (1)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 (2)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因頓窘迫之状。 (4)己而:向来。方才。过了一会儿。 (5)吟啸:高声吟咏长啸。 (6)料峭:形容微寒。 (7)斜照:偏西的阳光。 (8)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词语解释 (1)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 (2)雨具先去:雨具先前被拿走了。 (3)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4)已而:向来。方才。过了一会儿。 (5)吟啸:高声吟咏长啸。 (6)料峭:形容微寒。 (7)斜照:偏西的阳光。 (8)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参考评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 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腈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听到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高声吟咏长 啸,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 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就可在江湖风雨 中度过一生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拿 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听到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高声吟咏长 啸,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 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就可在江湖风雨 中度过一生。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