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管 nH且 投药管 进水管 出水管 压缩空气管 斗 灰乳在池前投入。图3-12为四室隔板混合反应池,池内可用压缩空气或机 械进行搅拌。 图3-12为四室隔板混合反应池 3、沉淀池 当沉渣量少,且重力排砂时,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当沉渣量大,重力 排泥困难时,可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沉渣用污泥泵排出 4、沉渣脱水装置 采用机械脱水或干化场脱水, 1.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1)中和剂 碱性废水中和剂有硫酸、盐酸、硝酸等。常用的药剂为工业硫酸,工业废水 酸更经济。有条件时,也可以采取向碱性废水中通入烟道气的办法加以中和。 (2)中和反应 以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铵碱性废水为例、中和剂用工业硫酸,其化学反应如 下 2NaOH+H2SOr Na2SO4+2H20 2NH4OH十H2SO→(NH4)2SO4+2H2O 如果硫酸铵的浓度足够,可考虑回收利用。以含氢氧化钠碱性废水为例,用 烟道气中和,其化学反应如下: 2NaOH+CO2+H20-Na2CO3+2H20 2NaOH十SO2+H2O→Na2SO3+2H2O 烟道气一般含CO2量可达24%,有的还含有少量的SO2和HS。烟道气如 果用湿法除水膜除尘器,可用碱性废水做为除尘水进行喷淋。废水从接触塔顶淋 下,或沿塔内壁流下,烟道气和废水逆流接触,进行中和反应。据某厂的经验, 出水的pH值可由10~12降至中性。此法的优点是以废治废、投资省、运行费 用低、节水且尚可回收烟灰及煤,把废水处理与消烟除尘结合起来,但出水的硫 化物、色度二耗氧量、、水温等指标都升髙,还需进一步处理。 §324过滤中和法 1、定义:酸性废水流过碱性虑料时与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方法为过滤中和法 2、适用对象:用于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灰乳在池前投入。图 3-12 为四室隔板混合反应池,池内可用压缩空气或机 械进行搅拌。 图 3-12 为四室隔板混合反应池 3、沉淀池 当沉渣量少,且重力排砂时,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当沉渣量大,重力 排泥困难时,可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沉渣用污泥泵排出。 4、沉渣脱水装置 可采用机械脱水或干化场脱水。 1.碱性废水的药剂中和处理 (1)中和剂 碱性废水中和剂有硫酸、盐酸、硝酸等。常用的药剂为工业硫酸,工业废水 酸更经济。有条件时,也可以采取向碱性废水中通入烟道气的办法加以中和。 (2)中和反应 . 以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铵碱性废水为例、中和剂用工业硫酸,其化学反应如 下: 2NaOH+H2SO4 Na2SO4+2H2O 2NH4OH 十 H2SO4 (NH4)2SO4+2H2O 如果硫酸铵的浓度足够,可考虑回收利用。以含氢氧化钠碱性废水为例,用 烟道气中和,其化学反应如下: 2NaOH+CO2+H2O Na2CO3+2H2O 2NaOH 十 SO2+H2O Na2SO3+2H2O 烟道气一般含 CO2 量可达 24%,有的还含有少量的 SO2 和 H2S。烟道气如 果用湿法除水膜除尘器,可用碱性废水做为除尘水进行喷淋。废水从接触塔顶淋 下,或沿塔内壁流下,烟道气和废水逆流接触,进行中和反应。据某厂的经验, 出水的 pH 值可由 10~12 降至中性。此法的优点是以废治废、投资省、运行费 用低、节水且尚可回收烟灰及煤,把废水处理与消烟除尘结合起来,但出水的硫 化物、色度二耗氧量、、水温等指标都升高,还需进一步处理。 §3 2.4 过滤中和法; 1、定义:酸性废水流过碱性虑料时与滤料进行中和反应的方法为过滤中和法。 2、适用对象:用于酸性废水的中和处理
3、滤料: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 4、类型:普通中和滤池、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滚筒中和滤池 (1)普通中和滤池 A、类型: 进水受水槽 出水 配水管 带孔底板 带孔底板 (a)升流式 (b)降流式 普通中和滤池为固定床形式。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和竖流式两种。目前较常 用的为竖流式,它又可分为升流式和降流式两种,见图3-31。 图3-13普通中和滤池 B、设计参数 4哪革水可 中和后出水 反冲水 酸性废水 普通中和滤池的滤料粒径一般为30-50mm,过滤速度一般不大于5m/h, 接触时间不小于10min,滤床厚度一般为1-1.5m (2)升流式膨胀滤池(见图3-14 1一环形集水槽;2清水区;3一石灰石滤料; 4卵石垫层;5-大阻力配水系统:6—放空管 图3-14升流式膨胀滤池 A、组成部分:底部进水装置、卵石垫层、滤料层、清水层、出水槽 B、作用过程:废水自下而上向上流过滤料,在高流速(60-70m/h)下,滤料 成悬浮状态,中和时生成的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被高速水流带出池外,同 时由于滤料互相碰撞摩擦,有助于表面更新。此外,由于采用小粒径滤 料(0.5-3mm),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所以这种滤池中和效果较好,在实 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C、设计参数 ①、底部配水装置,当采用大阻力穿孔管布水系统时,孔径为9~12mm,孔 距及孔数根据计算确定 ②、卵石承托层厚为0.15-0.2m,粒径为20-40mm。 ③、滤料粒径一般采用0.5-3mm。 ④、滤层厚度在运转初期采用lm,每班加料2-4次,最终换料时一般不小于 2m。滤料膨胀率采用50%,顶部清水层一般为0.5m 滤柱总高3m左右,直径不大于2m,至少应设1个备用柱以备倒床换料。 恒速滤柱的滤速为60~70m/h,变速滤柱下部滤速130-150m/h,上
3、滤料: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 4、类型:普通中和滤池、升流式膨胀中和滤池、滚筒中和滤池。 (1)普通中和滤池 A、类型: 普通中和滤池为固定床形式。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和竖流式两种。目前较常 用的为竖流式,它又可分为升流式和降流式两种,见图 3-31。 图 3-13 普通中和滤池 B、设计参数 普通中和滤池的滤料粒径一般为 30-50mm,过滤速度一般不大于 5m/h, 接触时间不小于 10min,滤床厚度一般为 1-1.5m。 (2)升流式膨胀滤池(见图 3-14) 图 3-14 升流式膨胀滤池 A、 组成部分:底部进水装置、卵石垫层、滤料层、清水层、出水槽。 B、作用过程:废水自下而上向上流过滤料,在高流速(60-70m/h)下,滤料 成悬浮状态,中和时生成的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被高速水流带出池外,同 时由于滤料互相碰撞摩擦,有助于表面更新。此外,由于采用小粒径滤 料(0.5-3mm),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所以这种滤池中和效果较好,在实 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C、设计参数 ①、底部配水装置,当采用大阻力穿孔管布水系统时,孔径为 9~12mm,孔 距及孔数根据计算确定。 ②、卵石承托层厚为 0.15-0.2m,粒径为 20-40mm。 ③、滤料粒径一般采用 0.5-3mm。 ④、滤层厚度在运转初期采用 lm,每班加料 2-4 次,最终换料时一般不小于 2m。滤料膨胀率采用 50%,顶部清水层一般为 0.5m。 ⑤、滤柱总高 3m 左右,直径不大于 2m,至少应设 1 个备用柱以备倒床换料。 ⑥、恒速滤柱的滤速为 60~70m/h,变速滤柱下部滤速 130~150m/h,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