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工艺 41概述 营养元素的危害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 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NO3和NO2可被转化为亚硝胺——种“三致”物 质:③水中NO3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 Bluebaby”: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N和P(尤其是P) (1)定义: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 养物质足以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养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 溶解氧很可能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 a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b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c消耗水体的溶解氧 d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e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f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控制污染源,降低废水中的N、P含量: 对城市废水,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N的去除率只有40%左右,对磷的去除率只有20-30%。 脱氮的物化法 1)氨氮的吹脱法 进水 调节pH值 沉淀池 出水 石灰或 石灰乳 排泥 吹脱法脱氨处理流程 NH3+H2O分NH4+OH 2)折点加氯法去除氨氮 NHA +HOC/>NH, Cl+H"+H,O 2NH, CI+HOCI-N,+3C/+H,0+3H 每mgNH4-N被氧化为氮气,至少需要75mg的氯 余氯脱除:A、二氧化硫脱余氯:SO2+HC1+HO=HC1+H2SO4 B、活性炭床过滤脱除余氯 沸石离 子交 再生液况熟 污水过泛 或氨溶液 泳水折点氨反应油 占一再生液回 折点加氯法脱氮处理工艺流程 出水 离子交换法脱氮处理工艺流程 3)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氮 采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 除磷的物化法(混凝沉淀法) 1)铝盐除磷 A3++PO3→APO 一般用A2(SO4)3,聚氯化铝(PAC)和铝酸钠(NaAO2) 2)铁盐除磷:FePO4Fe(OH)3 一般用FeCl2、FeSO4或 FeCl Fe2(SO4) 3)石灰混凝除磷
第四章: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工艺 4-1 概述 一、 营养元素的危害 ⚫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 它生物有毒害作用:①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NO3 -和 NO2 -可被转化为亚硝胺——一种“三致”物 质;③水中 NO3 -高,可导致婴儿患变性血色蛋白症——“Bluebaby”;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 ——所谓“富营养化”就是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而引起水质恶化,其主要因子是 N 和 P(尤其是 P); (1)定义: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 养物质足以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养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 溶解氧很可能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 (2)危害: a 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b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c 消耗水体的溶解氧; d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e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f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控制污染源,降低废水中的 N、P 含量; ——对城市废水,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对 N 的去除率只有 40%左右,对磷的去除率只有 20~30%。 二、 脱氮的物化法 1)氨氮的吹脱法: + − NH3 + H2O NH4 + OH 2)折点加氯法去除氨氮: NH4 + HOCl → NH2Cl + H + H2O + + − + 2NH2Cl + HOCl → N2 + 3Cl + H2O + 3H 每 mgNH4 + --N 被氧化为氮气,至少需要 7.5mg 的氯。 余氯脱除:A、二氧化硫脱余氯:SO2 + HOCl + H2O = HCl + H2SO4 B、活性炭床过滤脱除余氯; 3)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氮: 采用斜发沸石作为除氨的离子交换体。 三、除磷的物化法(混凝沉淀法) 1)铝盐除磷 4 3 4 3 Al + PO → AlPO + + 一般用 Al2(SO4)3,聚氯化铝(PAC)和铝酸钠(NaAlO2) 2)铁盐除磷:FePO4 Fe(OH)3 一般用 FeCl2、FeSO4 或 FeCl3 Fe2(SO4)3 3)石灰混凝除磷 调节 pH 值 沉淀池 出水 排泥 进水 石灰或 石灰乳 吹脱法脱氨处理流程
5Ca+40H+3HP04 )Ca,(OH)(PO4)3+3H,O 向含P污水投加石灰,由于形成OH,污水的p值上升,P与Ca2反应,生成羟磷灰石 4-2生物脱氮技术 4-1-1生物脱氮原理 ①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异养微生物氧化分解为氨氮一一氨化:②由自养型的硝化菌 将氨氮转化为NO2和NO3—一硝化:③再由反硝化菌将NO2和NO3还原转化为N2反硝化 反,反 异养型细菌 亚硝酸细+O2硝化细菌 有机氮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硝化反应( Nitrification) 度减少 碱度增大 一分为两步:①N→NO:区。好氧成厌氧条件 好氧条件 由两组自养型硝化菌分步完成: 都是革兰氏染色阴性、不生芽孢 生物脱氮过程示意图 以氧化无机含氮化合物获得能量,以无机L(U毁且U3)小噘源;化肥目生;生长度,世代 时间长 (1)硝化反应过程及反应方程式: ①亚硝化反应:MH+1502→MO2+H2O+2H 加上合成,则:55VH+7602+1091C0→C,H,O2N+54N05+57H20+104H2CO3 亚硝酸盐细菌的产率是:0.146g/gNH4N(113/5514) 氧化1mgNH4N为NO2-N,需氧3.16mg(76×32/55/4) 氧化1mgNH4N为NO2-N,需消耗708mg碱度(以CaCO3计)(109×5055/4) ②硝化反应 NO2+0.502→>NO3 加上合成,则:400+NH+4H2CO+BCO5+19502→CH,O2N+3H12O+4000 硝酸盐细菌的产率是:0.02g/gNO2-N(113/400/14) 氧化1mgNO2-N为NON,需氧1.11mg(195*32/400/14) 几乎不消耗碱度 ③总反应:NH+202→NO+H2O+2H+ 加 则 NH4+1.86O2+1.98HCO3→(0.0181+0.0025CH2O2N+104H2O+0.98NO3+1.88H2CO3 总的细菌产率是:0.02g/gNO2-N(113/40014 氧化1mgNH-N为NO-N,需氧427mg(1.86*3214 氧化1mgNH-N为NO-N,需消耗碱度707mg(以CaCO3计) 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碱度,否则硝化反应会导致pH值下降,使反应速率减缓或停滞 一如果不考虑合成,则:氧化1mgNH4N为NO3N,需氧457mg,其中亚硝化反应343mg,硝化反 应1.14mg,需消耗碱度714mg(以CaCO3计) (2)硝化反应动力学: 八亚响驗的比速率d 亚硝酸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d Kx亚硝酸菌氧化氨氮的饱和常数mg/L N 浓度mg/L 硝化反应过程中的决速步骤:亚硝化反应 A、亚硝化反应的 Monod方程 B、氨氮氧化反应速率方程
Ca OH HPO Ca5 OH PO4 3 H2O 2 4 2 5 + 4 + 3 → ( )( ) + 3 + − − 向含 P 污水投加石灰,由于形成 OH-,污水的 pH 值上升,P 与 Ca2+反应,生成羟磷灰石。 4-2 生物脱氮技术 4-1-1 生物脱氮原理 一、定义: ①污水中的含氮有机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异养微生物氧化分解为氨氮——氨化;②由自养型的硝化菌 将氨氮转化为 NO2 -和 NO3 -——硝化;③再由反硝化菌将 NO2 -和 NO3 -还原转化为 N2——反硝化。 二、硝化反应(Nitrification) ——分为两步:① + → − NH4 NO2 ; ② − → − NO2 NO3 ——由两组自养型硝化菌分步完成: ①亚硝酸盐细菌(Nitrosomonas);②硝酸盐细菌(Nitrobacter) ⚫ 都是革兰氏染色阴性、不生芽孢的短杆菌和球菌;强烈好氧,不能在酸性条件下生长;无需有机物, 以氧化无机含氮化合物获得能量,以无机 C(CO2或 HCO3 -)为碳源;化能自养型;生长缓慢,世代 时间长。 (1)硝化反应过程及反应方程式: ①亚硝化反应: + − + NH4 +1.5O2 → NO2 + H2O + 2H 加上合成,则: 55NH4 + 76O2 +109HCO3 → C5H7O2N + 54NO2 + 57H2O +104H2CO3 + − − ⚫ 亚硝酸盐细菌的产率是:0.146g/g NH4 + -N(113/55/14); ⚫ 氧化 1mg NH4 + -N 为 NO2 - -N,需氧 3.16mg(7632/55/14); ⚫ 氧化 1mg NH4 + -N 为 NO2 - -N,需消耗 7.08mg 碱度(以 CaCO3计)(10950/55/14) ②硝化反应: − → − 2 + 5 2 3 NO 0. O NO 加上合成,则: − + − − 400NO2 + NH4 + 4H2CO3 + HCO3 +195O2 → C5H7O2N + 3H2O + 400NO3 ⚫ 硝酸盐细菌的产率是:0.02g/gNO2 - --N(113/400/14) ⚫ 氧化 1mg NO2 - -N 为 NO3 —N,需氧 1.11mg(195*32/400/14) ⚫ 几乎不消耗碱度 ③总反应: + − + NH4 + 2O2 → NO3 + H2O + 2H 加 上 合 成 , 则 : 4 2 3 5 7 2 2 3 88 2 3 NH +1.86O +1.98HCO → (0.0181+ 0.0025)C H O N +1.04H O + 0.98NO +1. H CO + − − ⚫ 总的细菌产率是: 0.02g/gNO2 - --N(113/400/14); ⚫ 氧化 1mg NH − N + 4 为 NO − N − 3 ,需氧 4.27mg(1.86*32/14); ⚫ 氧化 1 mg NH − N + 4 为 NO − N − 3 ,需消耗碱度 7.07mg(以 CaCO3计); ——污水中必须有足够的碱度,否则硝化反应会导致 pH 值下降,使反应速率减缓或停滞; ——如果不考虑合成,则:氧化 1 mg NH4 + -N 为 NO3 —N,需氧 4.57mg,其中亚硝化反应 3.43mg,硝化反 应 1.14mg,需消耗碱度 7.14mg(以 CaCO3 计) (2)硝化反应动力学: 硝化反应过程中的决速步骤:亚硝化反应 A、亚硝化反应的 Monod 方程 B、氨氮氧化反应速率方程: K N N N N + = max ____ , / . ___ , / ; __ , ; __ , ; : 4 1 max 1 N NH N mg L K mg L d d N N 浓度 亚硝酸菌氧化氨氮的饱和常数 亚硝酸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 亚硝酸菌的比增长速率 式中 − + − − K N N q q N N + = max
qxNH-N的氧化速率,gNH4-N/(gSS·d) qmNH4-N最大氧化速率,gNH:-N/ gvSs.d) 式中 的排长速率 b硝化菌内源代谢分解速率d- C、污泥龄与微生物增长速率的关系: (3)硝化反应的环境条件 硝化菌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①好氧条件(DO不小于Img/),并能保持一定的碱度以维持稳定的pH 值适宜的pH为80~8.4):②进水中的有机物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要求BOD在15-20mg以下:③硝化 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0C,15°C以下时,硝化反应的速率下降,小于5C时,完全停止:④硝化菌在反 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即污泥龄,必须大于其最小的世代时间(一般为3~10天):⑤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或 硝酸盐、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都对硝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I 氨离子NH 硝酰基NOH +Il +Ill 亚硝酸盐NO 二、反硝化反应 (1)反硝化反应过程及反硝化菌 反硝化反应是指硝酸盐或亚硝 亚硝酸酉 硝酸菌 )的过程 反硝化菌属异养型兼性厌氧菌 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如 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土壤微生物中有50%是这一类具有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 -反硝化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以MO5-N或MO-N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而将氮还原 在反硝化菌的代谢活动下,NO5-N或NO-N中的N可以有两种转化途径:①同化反硝化,即最终 产物是有机氮化合物,是菌体的组成部分:②异化反硝化,即最终产物为的氮气 (同化反硝化) 2HNO3-2H, O 2HNO-2H,0(2HNO1 (2)反球0+13C1OH→N反化反迹和淘比友睛比!异化反的化) (异化反硝化) NO2+1/2CH3OH→12N2+1/2C02+1/2H2O+OH 综合反应 MO3+5/6CH3OH→12N2+5/6C02+6/7H2O+OH NO3+1.08CH3OH+0.24H2CO3 0056CH1O2N+0.47N2↑+168H2O+HCO3 NO2+0.67CH,OH+0.53H,C0,-) 0.04C3H2O2N+0.48N2T+1.23H2O+HCO3 A、不考虑细菌合成及水中碳酸情况 B、考虑细菌合成及水中碳酸情况:
C、污泥龄与微生物增长速率的关系: :(3)硝化反应的环境条件: ——硝化菌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①好氧条件(DO 不小于 1mg/l),并能保持一定的碱度以维持稳定的 pH 值(适宜的 pH 为 8.0~8.4);②进水中的有机物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要求 BOD5在 15~20mg/l 以下;③硝化 反应的适宜温度是 20~30C,15C 以下时,硝化反应的速率下降,小于 5C 时,完全停止;④硝化菌在反 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即污泥龄,必须大于其最小的世代时间(一般为 3~10 天);⑤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或 硝酸盐、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都对硝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二、反硝化反应 (1)反硝化反应过程及反硝化菌 ——反硝化反应是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气态氮(N2)的过程; ——反硝化菌属异养型兼性厌氧菌,并不是一类专门的细菌,它们大量存在于土壤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如 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土壤微生物中有 50%是这一类具有还原硝酸盐能力的细菌; ——反硝化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以 NO − N − 2 或 NO − N − 3 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而将氮还原; ——在反硝化菌的代谢活动下, NO − N − 2 或 NO − N − 3 中的 N 可以有两种转化途径:①同化反硝化,即最终 产物是有机氮化合物,是菌体的组成部分;②异化反硝化,即最终产物为 的氮气。 (2)反硝化主要反应及计算 A、不考虑细菌合成及水中碳酸情况: B、考虑细菌合成及水中碳酸情况: __ , /( ); __ , /( ); :max 4 4 4 4 q NH N gNH N gVSS d qN NH N gNH N gVSS d − − − − + + + + 最大氧化速率 的氧化速率 式中 N N c = − b 1 __ , ; __ , ; : 1 1 − − b d d N N 硝化菌内源代谢分解速率 硝化菌净比增长速率 式中 − − − − − − + → + + + + → + + + + → + + NO CH OH N CO H O OH NO CH OH N CO H O OH NO CH OH NO CO H O 3 3 2 2 2 2 3 2 2 2 3 3 2 2 2 5/ 6 1/ 2 5/ 6 6 / 7 : 1/ 2 1/ 2 1/ 2 1/ 2 1/ 3 1/ 3 2 / 3 综合反应 − − − − + + + + + → + + + + + → 5 7 2 2 2 3 2 3 2 3 5 7 2 2 2 3 3 3 2 3 0.04 0.48 1.23 0.67 0.53 0.056 0.47 1.68 1.08 0.24 C H O N N H O HCO NO CH OH H CO C H O N N H O HCO NO CH OH H CO
还原1gNO2N需要:0.67×32/4=1.53g甲醇; O2+0.93CH3OH+0.056NO 0.056CH1O2N+1.64H2O+0.59H2CO3+0.056HCO 还原lgNO3N需要:1.08×32/14-247g甲醇 当水中有溶解氧存在时,氧消耗甲醇的反应式为: C=247[NO3-N]+1.53NO2-N]+087D0 C、反硝化过程中甲醇的总用量Ca为 (247=1.08×32/41.53=0.67×32/40.87=093-0.056×1.08 Cb=0.45{NO3-N]+0.3202-N]+0.19D0 D、反硝化过程中得细胞产量Cb为: (045=0.056×113/140.32=0.04×113/140.19=0.056×113/32) 式中 A_反德化幽的比增长速离yx2 Hm_反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d; K。相对于NO-N饱和常数,mg/L DNO2-N浓度,mg/L (3)反硝化反应动力学: A、反硝化菌增长速率和硝酸盐浓度的关系: D qD=qDmax 式中 q⊥NO5-N去除速率gNO5-N/ gvss.d qm⊥NO-N最大氧化速率NO-N/gISd =1 式中 Y_反硝化菌的表观产率系数gs/gNO3-N b。反硝化菌内源代谢分解速率,d B、硝酸盐的去除速率与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关系 C、污泥龄与硝酸盐的去除速率关系: (3)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碳源:一是原废水中的有机物,当废水的 BOD/TKN大于3~5时,可认为碳源充足:二是外加碳源 多采用甲醇 适宜的pH值是6.5-7.5,pH值高于8或低于6,反硝化速率将大大下降; 反硝化菌适于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但另一方面,其某些酶系统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合成 所以反硝化反应宜于在缺氧、好氧交替的条件下进行,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以下 最适宜温度为20~40°C,低于15°C其反应速率将大为降低 m氨氮NH(供细胞合成用 异化反硝化一 同化反磷化 硝艘氯NG 反開化反应过程中的转化
还原 1g NO- 2 —N 需要: 0.67×32/14=1.53g 甲醇; 还原 1g NO- 3 —N 需要: 1.08×32/14=2.47g 甲醇; 当水中有溶解氧存在时,氧消耗甲醇的反应式为: C、反硝化过程中甲醇的总用量 Ca 为: (2.47=1.08×32/14 1.53=0.67×32/14 0.87=0.93-0.056×1.08) D、反硝化过程中得细胞产量 Cb为: (0.45=0.056×113/14 0.32=0.04×113/14 0.19=0.056×113/32) (3)反硝化反应动力学: A、反硝化菌增长速率和硝酸盐浓度的关系: B、硝酸盐的去除速率与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关系: C、污泥龄与硝酸盐的去除速率关系: (3)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碳源:一是原废水中的有机物,当废水的 BOD5/TKN 大于 3~5 时,可认为碳源充足;二是外加碳源, 多采用甲醇; ⚫ 适宜的 pH 值是 6.5~7.5,pH 值高于 8 或低于 6,反硝化速率将大大下降; ⚫ 反硝化菌适于在缺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但另一方面,其某些酶系统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合成, 所以反硝化反应宜于在缺氧、好氧交替的条件下进行,溶解氧应控制在 0.5mg/l 以下; ⚫ 最适宜温度为 20~40C,低于 15C 其反应速率将大为降低。 K D D D D D + = max ____ , / . ___ , / ; __ , ; __ , ; : 3 3 1 max 1 D NO N mg L K NO N mg L d d D D 浓度 相对于 饱和常数 反硝化菌的最大比增长速率 反硝化菌的比增长速率 式中 − − = − − − K D D q q D D D + = max __ , /( ); __ , /( ); :max 3 3 3 3 q NO N gNO N gVSS d q NO N gNO N gVSS d D D − − − − − − − − 最大氧化速率 去除速率 式中 D D D c = Y q − b 1 __ , ; __ , / ; : 1 3 − − − b d Y gVSS gNO N D D 反硝化菌内源代谢分解速率 反硝化菌的表观产率系数 式中 − − + + + + + → 5 7 2 2 2 3 3 2 3 3 0.056 1.64 0.59 0.056 0.93 0.056 C H O N H O H CO HCO O CH OH NO Ca = 2.47[NO3 − N]+1.53[NO2 − N]+ 0.87DO − − Cb = 0.45[NO3 − N]+ 0.32[NO2 − N]+ 0.19DO − −
表生物脱氮反应过程中各项生化反应特征 生化反应类 去除有机物 硝化 反硝化 亚硝化 硝化 微生物 好氧菌及兼性菌 Nitrosomonas自养| Nitrobacter自养型兼性菌 型菌 菌 异养型菌 能源 有机物 化能 化能 有机物 氧源(电子受O NO2、NO 溶解氧 1~2mg以上 2mg/以上 2mgn以上 碱度 无变化 氧化1 mgNH4'--N无变化 还原 ImiNo3-N或 需要714mg碱度 生成 耗氧 分解1mg有机物氧化 I miNH-N|氧化 Img NO2-N分解lmg有机物 (BOD)需氧2mg需氧343mg 需氧1.14mg (COD)需NO2-N 0.58mg NO3-NO.35mg所提 供的化合态氧 最适pH值6-8 7~8.5 6~75 最适水温 15~25°C 30°C 30°C 34~37°C 增殖速度|12~3.5 0.21~1.08 0.28~144 子氧分解的 分解速度 7mgNH4 -N 2-8mg NO3--N BOD/gMLSS.h/gMLSS.h eMSS. h 脱氮工艺 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 Barth开创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CH,OH 度「唾气迪 处理水 污泥回流 回流 ●第一组 剩余污 剩余污泥 机氮转化为氨氮:第二级是硝 化曝 为外加碳源或引入原废水 其优点 图3-20-4活性污泥法传统氮厂艺 缺点是 (三级话性污泥法流程) (2)两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CHOH y 沉淀池 回流污泥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 图3-0-5两级话性氵泥法脱刻系统 注:嚇线为可能实施的另一方案原废水部分注入反硝化反应器以代替外加碳派甲醇:二沉淀池可考呓不设
表 生物脱氮反应过程中各项生化反应特征 生化反应类 型 去除有机物 硝化 反硝化 亚硝化 硝化 微生物 好氧菌及兼性菌 Nitrosomonas 自养 型菌 Nitrobacter 自养型 菌 兼性菌 异养型菌 能源 有机物 化能 化能 有机物 氧源(电子受 体) O2 O2 O2 NO2 - 、NO3 - 溶解氧 1~2mg/l 以上 2mg/l 以上 2mg/l 以上 0~0.5mg/l 碱度 无变化 氧 化 1mgNH4 + --N 需要 7.14mg/l 碱度 无变化 还原1mgNO3 - --N 或 NO2 - --N 生 成 3.57mg 碱度 耗氧 分 解 1mg 有机物 (BOD5)需氧 2mg 氧 化 1mgNH4 + --N 需氧 3.43mg 氧化 1mg NO2 - --N 需氧 1.14mg 分 解 1mg 有机物 (COD) 需 NO2 - --N 0.58mg , NO3 - --N0.35mg 所提 供的化合态氧 最适 pH 值 6~8 7~8.5 6~7.5 6~8 最适水温 15~25C 30C 30C 34~37C 增殖速度 (d-1 ) 1.2~3.5 0.21~1.08 0.28~1.44 好氧分解的 1/2~1/2.5 分解速度 70~870 mgBOD/gMLSS.h 7mgNH4 + --N /gMLSS.h 2~8mg NO3 - --N /gMLSS.h 产率 4-2-2 生物脱氮工艺 一、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Barth 开创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 第一级曝气池的功能:①碳化——去除 BOD5、COD;②氨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第二级是硝 化曝气池,投碱以维持 pH 值;第三级为反硝化反应器,可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或引入原废水。 ——其优点是氨化、硝化、反硝化是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快且较彻底; ——缺点是处理设备多,造价高,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2)两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