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8-2019学年 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文是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简称《办法》)和《中 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要求,由 中国传媒大学编制的2018-2019学年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内 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信息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 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 作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等部分。本报告电子版可在中国传媒大 学网站Chttp://www.xxgk.cuc.edu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 问,请联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010-65783203)。 概述 2018-2019学年,中国传媒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 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要求,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不 断健全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内容、丰富信息公开形式 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依法依规答复信息公开申请,不断提升信息公开 实效,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
1 中国传媒大学 2018—2019 学年 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文是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简称《办法》)和《中 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要求,由 中国传媒大学编制的 2018—2019 学年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内 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信息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对信 息公开的评议情况,因信息公开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信息公开工 作主要经验、问题和改进措施等部分。本报告电子版可在中国传媒大 学网站(http://www.xxgk.cuc.edu.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 问,请联系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010-65783203)。 一、 概述 2018-2019 学年,中国传媒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 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要求,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不 断健全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内容、丰富信息公开形式、 加大主动公开力度,依法依规答复信息公开申请,不断提升信息公开 实效,切实保障社会公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推进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
(一)保障运行,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2018-2019学年,我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 原则,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公开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同时认真接 受信息公开申请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办理,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工作 机制。明确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职责,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事 项清单》逐条分解工作任务,一对一确立负责单位、负责人员,明晰 工作责任。坚持规范、及时、准确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同时加强 对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监督和保障等方面进行及时调整, 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载体,畅通多种信息公开途径 2018-2019学年,学校不断完善各类媒体信息公开平台。一是通 过不断升级完善校内服务网络“数字中传”的电脑端和手机端,全面 公开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和以学校党政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所有规范 性文件(涉密、敏感类文件除外),方便广大师生随时查询和使用学 校文件。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校刊、宣传栏、《中国传媒大 学年鉴》、广播台、电视台、书记校长信箱以及热点问题专栏、举报 (监督)电话等多种途径主动向校内和社会公开信息及适宜公开的相 关统计数据;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形式,及时发布相 关信息,不断畅通信息公开途径,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使师生员工和 社会公众获取学校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便捷。三是学校还通过春 季、秋季工作会议、教代会、校情通报会、民主党派座谈会以及校领 导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公开信息,涉及办学思想、重大决策、发展规划
2 (一)保障运行,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 2018-2019 学年,我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 原则,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公开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同时认真接 受信息公开申请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办理,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工作 机制。明确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职责,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事 项清单》逐条分解工作任务,一对一确立负责单位、负责人员,明晰 工作责任。坚持规范、及时、准确的原则,严格工作程序,同时加强 对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工作机制、监督和保障等方面进行及时调整, 确保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载体,畅通多种信息公开途径 2018-2019 学年,学校不断完善各类媒体信息公开平台。一是通 过不断升级完善校内服务网络“数字中传”的电脑端和手机端,全面 公开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和以学校党政办公室名义制发的所有规范 性文件(涉密、敏感类文件除外),方便广大师生随时查询和使用学 校文件。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校刊、宣传栏、《中国传媒大 学年鉴》、广播台、电视台、书记校长信箱以及热点问题专栏、举报 (监督)电话等多种途径主动向校内和社会公开信息及适宜公开的相 关统计数据;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形式,及时发布相 关信息,不断畅通信息公开途径,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使师生员工和 社会公众获取学校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便捷。三是学校还通过春 季、秋季工作会议、教代会、校情通报会、民主党派座谈会以及校领 导接待日等多种形式公开信息,涉及办学思想、重大决策、发展规划
等重大事项以及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工作。四是除教育部规定的公开 清单,我校鼓励各部门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 围,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以现有信息公开媒介为基础,加强移动端新 媒体建设,丰富信息公开载体,畅通多种信息公开途径,让全校师生 以及社会公众更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 (三)强化意识,推进重点公开领域信息公开 2018-2019学年,我校进一步规范招生、财务、人事、基建招投 标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主动公开学 校预算、决算财务信息。严格执行职称评审、干部任命、招聘等人事 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严格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及时 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布各种招投标信息。 (四)坚持做好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密审查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中 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试行)》,严格按照“涉密不上 网,上网不涉密”的保密要求,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流程及责任人, 做到工作责任明确,管理人员明确,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我校按照《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办法》,“以公开为 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学校信息。 (一)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1.通过校园网公开信息情况
3 等重大事项以及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工作。四是除教育部规定的公开 清单,我校鼓励各部门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 围,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以现有信息公开媒介为基础,加强移动端新 媒体建设,丰富信息公开载体,畅通多种信息公开途径,让全校师生 以及社会公众更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 (三)强化意识,推进重点公开领域信息公开 2018-2019 学年,我校进一步规范招生、财务、人事、基建招投 标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主动公开学 校预算、决算财务信息。严格执行职称评审、干部任命、招聘等人事 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严格重大项目招投标制度,及时 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布各种招投标信息。 (四)坚持做好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密审查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中 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试行)》,严格按照“涉密不上 网,上网不涉密”的保密要求,明确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流程及责任人, 做到工作责任明确,管理人员明确,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 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我校按照《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公开工作实施办法》,“以公开为 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学校信息。 (一) 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1.通过校园网公开信息情况
信息公开网是我校信息公开最为重要的网络载体。信息公开领导 小组办公室实施定期自查,对过时的和不规范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清单中各公开事项的责任部门也在部门网站建设相应的信息公开专 栏,与学校信息公开网实现衔接和同步更新,从而在整体上加强了信 息的处理能力。 2.通过“数字中传”公开信息情况 自2016年起,学校全面启动数字校园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 教学改革,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数字办公平台现已成为校内信息公开 的主要平台。2018-2019学年,学校通过数字办公平台发布各类通知 公告、公示信息582条。此外,学校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 处、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也通过数字办公平台进行信息公开 3.通过校报校刊公开信息情况 2018-2019学年,学校继续通过《中国传媒大学统计公报》《中 国传媒大学年鉴》《中国传媒大学日志》等信息刊物及校报、校刊 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公开信息。本学年,我校印发了《中国传 媒大学统计公报(2018)》,共编发《中国传媒大学校报》18期, 《中国传媒大学日志》36期。各类信息刊物和校内媒体全方位、立 体化地向全校师生、社会公众发布和公开信息。 3.通过专题会议、座谈会、新闻发布会、书记校长信箱等公开信 息情况 2018-2019学年,我校继续通过举办专题会议、座谈会、新闻发 布会等各类会议,发布重大教育政策,宣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4 信息公开网是我校信息公开最为重要的网络载体。信息公开领导 小组办公室实施定期自查,对过时的和不规范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 清单中各公开事项的责任部门也在部门网站建设相应的信息公开专 栏,与学校信息公开网实现衔接和同步更新,从而在整体上加强了信 息的处理能力。 2.通过“数字中传”公开信息情况 自 2016 年起,学校全面启动数字校园建设,以信息化推动教育 教学改革,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数字办公平台现已成为校内信息公开 的主要平台。2018-2019 学年,学校通过数字办公平台发布各类通知、 公告、公示信息 582 条。此外,学校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财务 处、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也通过数字办公平台进行信息公开。 3. 通过校报校刊公开信息情况 2018-2019 学年,学校继续通过《中国传媒大学统计公报》《中 国传媒大学年鉴》《中国传媒大学日志》等信息刊物及校报、校刊、 广播台、电视台等校内媒体公开信息。本学年,我校印发了《中国传 媒大学统计公报(2018)》,共编发《中国传媒大学校报》18 期, 《中国传媒大学日志》36 期。各类信息刊物和校内媒体全方位、立 体化地向全校师生、社会公众发布和公开信息。 3.通过专题会议、座谈会、新闻发布会、书记校长信箱等公开信 息情况 2018-2019 学年,我校继续通过举办专题会议、座谈会、新闻发 布会等各类会议,发布重大教育政策,宣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部署年度重要工作,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教职工对学校各 项工作的关切。书记校长信箱收到来信近300封,涉及校园建设、学 生就餐、学生住宿等在内的关系师生生活、工作的各类实际问题,其 中绝大部分已经得到妥善解答、解决。 4.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白杨网、招生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多家单位利用微 博、微信平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多个单位、部门还注册了微信 公众号,“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号成为借助微信平台“展示中传 形象,传播中传声音”的主力军;“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与校园网 信息相衔接,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和社会公众互动沟通。2018-2019 学年,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共发布信息3009条,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共 发布信息361期。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招生方面的信息公开情况和特色做法 我校严格贯彻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同时强化信息发布更新 时效、加大招生政策解读力度、畅通考生家长沟通渠道。利用招生网 微信、微博、热线电话、网络直播、教师学生宣传队伍等多种途径加 强信息公开工作,构建了高效、透明的招生服务和信息公开体系 (1)进一步提高招生信息公开力度 本学年,我校在招生工作中,始终贯彻落实“阳光工程”,通过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招生 办官方微信等向社会公布本年度招生章程以及各类招生简章等,以新
5 部署年度重要工作,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教职工对学校各 项工作的关切。书记校长信箱收到来信近 300 封,涉及校园建设、学 生就餐、学生住宿等在内的关系师生生活、工作的各类实际问题,其 中绝大部分已经得到妥善解答、解决。 4.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白杨网、招生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多家单位利用微 博、微信平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学校多个单位、部门还注册了微信 公众号,“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号成为借助微信平台“展示中传 形象,传播中传声音”的主力军; “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与校园网 信息相衔接,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消息和社会公众互动沟通。2018-2019 学年,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共发布信息 3009 条,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共 发布信息 361 期。 (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 招生方面的信息公开情况和特色做法 我校严格贯彻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同时强化信息发布更新 时效、加大招生政策解读力度、畅通考生家长沟通渠道。利用招生网、 微信、微博、热线电话、网络直播、教师学生宣传队伍等多种途径加 强信息公开工作,构建了高效、透明的招生服务和信息公开体系。 (1)进一步提高招生信息公开力度 本学年,我校在招生工作中,始终贯彻落实“阳光工程”,通过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招生 办官方微信等向社会公布本年度招生章程以及各类招生简章等,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