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形态特征 ¾ 成虫: 前胸背板及两侧均有不规 则的皱纹,两侧较圆。 前翅周缘有细黑边 ¾ 卵: 圆柱形 ,白色
3. 形态特征 ¾ 成虫: 前胸背板及两侧均有不规 则的皱纹,两侧较圆。 前翅周缘有细黑边 ¾ 卵: 圆柱形 ,白色
3. 形态特征 ¾ 幼虫: 乳黄色。体躯肥壮 头部和前胸背板骨化,呈黄白色或黄褐色。前胸 宽大,背面近方形,其上有两个“凹”字形纹。 胸足细小,腹足退化 ¾ 蛹: 裸蛹,乳白色至深褐色
3. 形态特征 ¾ 幼虫: 乳黄色。体躯肥壮 头部和前胸背板骨化,呈黄白色或黄褐色。前胸 宽大,背面近方形,其上有两个“凹”字形纹。 胸足细小,腹足退化 ¾ 蛹: 裸蛹,乳白色至深褐色
4.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栗天牛(在河南省)2年发生1代 越冬 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部越冬 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化蛹(蛹期经过21-25天),6月初羽化,出 孔(高峰期在6月在中下旬),卵于6月中旬出现(半个月时间),7 月上旬开始孵化,蛀食直至11月份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 动,10月下旬老熟并移至根部作蛹室在内越冬。 ¾ 生活史
4. 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栗天牛(在河南省)2年发生1代 越冬 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部越冬 越冬幼虫于翌年5月化蛹(蛹期经过21-25天),6月初羽化,出 孔(高峰期在6月在中下旬),卵于6月中旬出现(半个月时间),7 月上旬开始孵化,蛀食直至11月份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 动,10月下旬老熟并移至根部作蛹室在内越冬。 ¾ 生活史
¾ 生活习性 羽化、出孔 产卵 蛀食危害 羽化后,需一静伏期(约10天)才从羽化孔钻出,傍晚 后,成虫开始活动,交尾,产卵(午夜活动最盛); 成虫有趋光性,喜食树汁液; 卵产在树干茎部或根部的树皮裂缝内,1-2 粒/次,分泌白 色胶状物将卵覆盖,凝固后变为黄褐色; 初孵化的幼虫先蛀入皮层韧皮部为害,再逐渐深入木质部;越 冬幼虫第二年4月份 危害最重
¾ 生活习性 羽化、出孔 产卵 蛀食危害 羽化后,需一静伏期(约10天)才从羽化孔钻出,傍晚 后,成虫开始活动,交尾,产卵(午夜活动最盛); 成虫有趋光性,喜食树汁液; 卵产在树干茎部或根部的树皮裂缝内,1-2 粒/次,分泌白 色胶状物将卵覆盖,凝固后变为黄褐色; 初孵化的幼虫先蛀入皮层韧皮部为害,再逐渐深入木质部;越 冬幼虫第二年4月份 危害最重
柞树受害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