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V) R 100c R 750c 2 3ks ABC VT 2 R R 3609 3kQ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2.工作原理 (1)输入端A、B、C中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的情况。当输 入端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时,VT的发射结正向导通,其基 极电位UB=V。要使VT1集电结以及VT2和VT5发射结导通, 必须使3个N结正偏,即VT1的基极电位UB=2V,现在 UB仅为1V,故VT2、VT5截止,它的集电极电位约等于电 源电压5V,因此ⅥT3、VT4构成的复合三极管必然导通, VT4的输出端Y电位UOH=507-07=3.6V,即输出高电平 (3.6V)
2.工作原理 (1)输入端A、B、C中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的情况。当输 入端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时,VT1的发射结正向导通,其基 极电位UB=1V。要使VT1集电结以及VT2和VT5发射结导通, 必须使3个PN结正偏,即VT1的基极电位UB=2.1V, 现在 UB仅为1V,故VT2、VT5截止,它的集电极电位约等于电 源电压5V,因此VT3、VT4构成的复合三极管必然导通, VT4的输出端Y的电位UOH=5-0.7-0.7=3.6V,即输出高电平 (3.6V)
(2)输入端A、B、C全为高电平(36V)的情况。 当输入端全部接高电平(3.6V)时,VT1的基极电位UB最高 也不超过21V,因为此时VT1集电结以及VT2、VT5发射结把 VTⅠ基极电位限制在2.1V,故ⅤT1发射结反偏截止。而VT2、 VT5基极有电流就饱和,所以VT5的输出端Y的电位UoL=0.3V, 即输出低电平。 下表列出了在输入不同的情况下TIL与非门各管的状态 输入 VT 2 3 VT 4 VT 输出 至少一个低电平 深度饱和 截止微饱和导通 截止 高电平 全为高电平 倒置运用 饱和 微导通截止 饱和 低电平 注意:倒置运用时晶体管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电流放大倍数只有 0.05左右
(2)输入端A、B、C全为高电平(3.6V)的情况。 当输入端全部接高电平(3.6V)时,VT1的基极电位UB最高 也不超过2.1V,因为此时VT1集电结以及VT2、VT5发射结把 VT1基极电位限制在2.1V,故VT1发射结反偏截止。而VT2、 VT5基极有电流就饱和,所以VT5的输出端Y的电位UOL=0.3V, 即输出低电平。 下表列出了在输入不同的情况下TTL与非门各管的状态。 输入 VT1 VT2 VT3 VT4 VT5 输出 至少一个低电平 深度饱和 截止 微饱和 导通 截止 高电平 全为高电平 倒置运用 饱和 微导通 截止 饱和 低电平 注意:倒置运用时晶体管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电流放大倍数只有 0.05左右
数字电路中规定电压值大于2.7V为高电平,即通常所认为的 此可将上表中输入输出情况列出真值表如下所。据 “13;电压值小于0.5V为低电平,即通常所认为的“03 与非门的逻辑真值表 C A0000 B0011
数字电路中规定电压值大于2.7V为高电平,即通常所认为的 “1”;电压值小于0.5V为低电平,即通常所认为的“0”。据 此可将上表中输入输出情况列出真值表如下所示。 与非门的逻辑真值表 A B C Y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0
根据真值表可以得到与非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Y= ABC (3)输入端悬空时的情况。输入端全部悬空或某一输入端悬 空的效果同输入端接入逻辑高电平1相同,即悬空相当于1 实际电路中,虽然输入端悬空相当于逻辑1,但易引入干扰, 较好的办法是将悬空端直接接电源VC或把多余端与其他端并 联使用
根据真值表可以得到与非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Y ABC = (3)输入端悬空时的情况。输入端全部悬空或某一输入端悬 空的效果同输入端接入逻辑高电平1相同,即悬空相当于1。 实际电路中,虽然输入端悬空相当于逻辑1,但易引入干扰, 较好的办法是将悬空端直接接电源VCC或把多余端与其他端并 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