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的获得 获得低温的两种方式: ◆液化循环 以生产低温液体为目的。(第3章) 氧、氩、氮(空分)及氖、氢、氦液体产品的获得。 人·小型低温制冷机 以创造低温环境为目的。(第5章) 返回
1.2 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的获得 获得低温的两种方式: 液化循环 – 以生产低温液体为目的。(第3章) – 氧、氩、氮(空分)及 氖、氢、氦液体产品的获得。 小型低温制冷机 – 以创造低温环境为目的。(第5章) 返回
12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液化气体的贮运 ◆绝热技术 低温液体与环境温度间存在很大的温差,若不绝 热,则很快会蒸发汽化,若需长期保存,则需要 有良好的绝热技术。 五种绝热方法及相互比较。(第7章) 低温容器 贮运设备综述、设备设计要点和低温容器。(第7章) 真空技术 绝热技术离不开真空技术 真空能有效地降低导热和对流换热的漏热。 真空的获得、测量与检漏。(第8章) 返回
1.2 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液化气体的贮运 绝热技术 – 低温液体与环境温度间存在很大的温差,若不绝 热,则很快会蒸发汽化,若需长期保存,则需要 有良好的绝热技术。 – 五种绝热方法及相互比较。(第7章) 低温容器 – 贮运设备综述、设备设计要点和低温容器。(第7章) 真空技术 – 绝热技术离不开真空技术 – 真空能有效地降低导热和对流换热的漏热。 – 真空的获得、测量与检漏。(第8章) 返回
1.2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测量及实验技术 ◆低温测量及实验技术:温度T,压力P, 流量F、液位等的测量。 ◆非电量电测的方法。 温度、流量和液位的测量。(第6章) 返回
低温测量及实验技术:温度T,压力P, 流量F、液位等的测量。 非电量电测的方法。 温度、流量和液位的测量。(第6章) 1.2 低温研究的内容-低温测量及实验技术 返回
1.3本课程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章:低温系统导论 11引言 12低温技术发展史 13低温工程的研究应用领域 ◆第二章:工程材料的低温性能 24低温液体的性质 ◆第三章:气体液化系统(目的是生成低温液体) 31基本概念 32低温的产生(J-T效应、绝热膨胀、绝热放气、) 33氖、氢、氦除外的气体液化系统(节流液化系统) 34氖、氢、氦气体液化系统(单靠节流不能液化的低温工 质)(复叠回热) 3.5液化系统的关键部件(热交换器、压缩机、膨胀机
1.3 本课程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章:低温系统导论 – 1.1 引言 – 1.2 低温技术发展史 – 1.3 低温工程的研究应用领域 第二章:工程材料的低温性能 – 2.4 低温液体的性质 第三章:气体液化系统(目的是生成低温液体) – 3.1 基本概念 – 3.2 低温的产生(J-T效应、绝热膨胀、绝热放气、) – 3.3 氖、氢、氦除外的气体液化系统(节流液化系统) – 3.4 氖、氢、氦气体液化系统(单靠节流不能液化的低温工 质)(复叠回热) – 3.5 液化系统的关键部件(热交换器、压缩机、膨胀机)
1.3本课程主要讲解内容 ◆第五章:低温制冷系统(目的是提供冷量实 现制冷的目的,重点介绍低温制冷机) 51概述 5.2斯特林制冷机(57节) 5.3脉冲管制冷机(5.12节) ◆第六章:低温测量系统 6.1概述 62温度测量 6.3流量测量 64液位测量
第五章:低温制冷系统(目的是提供冷量实 现制冷的目的,重点介绍低温制冷机) – 5.1 概述 – 5.2 斯特林制冷机(5.7节) – 5.3 脉冲管制冷机(5.12节) 第六章:低温测量系统 – 6.1 概述 – 6.2 温度测量 – 6.3 流量测量 – 6.4 液位测量 1.3 本课程主要讲解内容